信息时代下对人异化的探析

2017-01-31 20:56周奕锋
山西青年 2017年16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异化工人

周奕锋

信息时代下对人异化的探析

周奕锋*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 430000

二十一世纪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人们开始变得不受控制,甚至被自己创造的东西反过来控制,人逐渐异化了。马克思通过异化概念来说明人与劳动的关系,从而逐步揭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本文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概念为基础,着重讨论在信息时代下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进而分析人与人相异化,并对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有所裨益。

信息时代;异化;异化劳动

一、“异化”概念及其特征

异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概念,它从提出到成熟经历了一个过程。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异化被赋予了不同的定义:卢梭认为“异化”就是权力的让渡;黑格尔把“异化”理解为主体从事活动的结果反而成为制约你的东西;费尔巴哈则认为“异化”是把人的本质异化为上帝。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主要是指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把哲学的“异化”概念与经济学的“劳动”概念合并起来,构成“异化劳动”的概念。他认为“异化”是人与其劳动产品之间的一种相异的关系。即人的劳动产物,不随人意志的改变而改变,成为一种与自身相异的东西。

根据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内容,异化劳动理论有四个方面的规定:劳动者的劳动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同他的劳动相异化;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1]

(一)劳动者的劳动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18世纪60年代兴起的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给人类物质文明带来了极大发展。但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并没有给工人带来幸福感,相反的,工人阶级陷入了前所未见的苦难。工人创造财富的同时被资本家剥削,他们住的条件差,往往地方狭小,阴冷潮湿,没有床,两张板凳、一个桌子是他们的生存常态。劳动产品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产品理当由劳动者占有。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创造出来的劳动产品不仅不由工人支配,独立于工人之外而存在,相反走向工人的反面,成为与工人相异的东西,最终变成与工人相对立的敌对力量。工人创造的财富越多,却遭受更严重的剥削,而变得更穷。工人们创造的价值与其理应获得的财富是不成正比的,相反是处于被剥削的境地。这种完全不对等的关系让工人们生活困顿。正如马克思所论述的:“凡是成为他的劳动的产品的东西,就不再是他自身的东西。因此,这个产品越多,他自身的东西就越少。”[2]工人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即劳动对象的异化。

(二)劳动者同他的劳动相异化

工业革命尽管带动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整个社会的进程极速向前,但工人对劳动的态度却发生巨变。随着现代工厂的出现,资本家找到了剥削工人阶级的场所,工人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摧残。社会化大生产给工人阶级带来了苦难。工人几乎成了机器的简单附属品,不仅被厂主、监工监视,而且被厂主进行各种罚款。劳动本该是人自觉自愿的行为,现在却变成了一种谋生手段,更不用说给工人带来幸福的感受了。工人一方面很想逃离工厂,逃离劳动,一方面又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劳动。在这种情形下,人与动物无异。人在劳动时,完全感受不到劳动带来的满足感。人们不再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价值的冲动。工人的劳动不再属于自己,而是被强制的行为。就像马克思描述的那样:“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3]工人的劳动不再是工人本人的意志,即工人与其劳动自身发生了异化。

(三)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

马克思强调,“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4]在现代社会,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使人的类本质失去在物质世界里。人们开始背离自己的本质生活,并且渐渐地迷失在自己的生活里。我们征服了自然,却臣服于自己所创造的机器。由于劳动本身发生异化,导致人类不能进行肯定自身、发展自身的劳动,人们失去了自身的类生活和类本质。人们不能开展有益于自身的劳动,即人与自身类本质发生异化。

(四)人同人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5]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三大工人运动在欧洲发展起来。法国里昂工人打出“不能劳动而生,就要战斗而死”的口号,起义情绪高涨;英国工人为推翻富人政权,争取民主共和国进行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要求取得普选权,参与国家管理而进行起义。工人阶级觉醒起来与资产阶级相抗争,就是人与人异化的结果。两大阶级的矛盾激化,人与人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敌视,即人与人相异化。

二、信息时代下的异化表现

信息时代下,人的异化又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信息时代下人与手机相异化

在信息时代,人们生存、生活的环境,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且发展日新月异,不可阻挡。这对人与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一次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甚至加快了人的新异化。尤其突出的是手机的影响。人们创造出手机的本意是为了更方便人们的交流,结果却导致现在人们离开手机简直不能生存,人们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更少了。人们变得更孤独了。人们渐渐成为了手机的奴隶,被手机役使。人逐渐与手机异化了。

(二)信息时代下人同他的劳动相异化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后,我们发现自己越来越依赖科技了,甚至于都忘记了自己的本能。现代的人家里都有洗衣机、洗碗机、微波炉等,有的还有扫地机器人,当这些东西全部派上用场之后,大抵就没我们人类什么事儿了。有些人变得好吃懒做,不仅仅表现在行为上,而且体现在对信息的摄取上。大多人只想着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不进行更多的编辑、思考,人们的思维模式受到了禁锢,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变得消极。我们在享受便捷生活的同时,似乎也逐步丧失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劳动。有的人或许会辩驳,科技的运用就是为了人们更好的生活,更好的享受生活。但是他们忘记了生命在于运动,我们的人生只有在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创造,不断地劳动中才能获得美好的、有价值的生活。

(三)信息时代下人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

现代文明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载体,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相对舒适的环境。人们却无法在劳动中找到自我。人们认为自己的劳动是生存的需要,而不是生产发展的需要,更不是发展自己的需要。人的类本质是追求自由自在,是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而现在,我们无法在劳动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无法在劳动中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不是进行有意识的、自由的活动,而是做着机械性的活动,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

(四)信息时代下人与人相异化

在信息时代,人们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功利了。精致的功利主义者、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数见不鲜。有些人就是可以做到为了一个出国机会要找教授签名而积极表现,在得到签名后立刻消失无踪。这种事情不是个案,折射出当前国人为人做事极强的目的性。在事业前程上心态急躁一些或许还勉强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连感情也套上利益的锁链,和利益捆绑在一起的话,就未免让人担心。男女之间的感情本是天然的,纯粹的。我们可以因为共同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或者一些其它的因素在一起,却不能因为条件适合而在一起。感情是不能用一堆指标去衡量的。男生都不再追女生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整日奔波于各种社交场所,进行着毫无真诚的对话,还自嘲到大家都一样。我们慢慢开始不再谈论感情了,仿佛那是一件可笑的事情,大家各取所需,人们的关系变得只剩下利益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被利益代替了。

三、信息时代下对人异化的解决措施

信息时代,人怎样才能消除异化或减轻异化?

(一)发掘自身兴趣

当人们沉醉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中时,人们会渐渐忽略周围的其他事情。当你成功培养出自己对某一项事情浓厚的兴趣时,手机依赖症就已经治愈了一半了。我们发掘自身的兴趣对我们忘掉一些东西有奇效。比如看一本好书,参加一项体育活动,学会烧一手好菜,接触一门乐器等。

(二)加强人与人的交流沟通

沟通交流对于人是必需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沟通技巧,有针对性的,自觉的与人多做交流。不要害怕与人交往,我们应该敞开心扉,去接纳外面的人和事,去接受、去感受和自己不一样的人。我们可以试着每天预留一段固定的时间跟家人说说话,并规定在这段时间内不受外界其它因素的干扰,尤其不能玩手机。我们可以多参加一些同学聚会之类的场合,可以增进感情。

(三)改变看待事物的角度眼光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明诚篇里有这样一句话,“成己的同时,一定要看到还要成人。”[6]这句话是说,我们不仅要实现个人的价值,也要努力实现社会价值,要做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因为在很多时候,成全自己就是以成全他人为前提的。我们应该学会做一个胸怀宽广的人,毕竟帮助他人是自身快乐的源泉。改变看待事物的眼光角度,我们可以收获更多的幸福,也能够达到更高的境界。

(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的异化其实表现为一种人的自我迷失,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怎样做的标准,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减轻人的异化有所帮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要求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如果朝着这个方向一起努力,那么人们之间的关系势必会改善,同时减轻人的异化也成为可能。

信息时代下人的异化是人性逐渐趋于功利所致。人们希望可以便捷的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希望可以快速的交到朋友。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情感的交流需要花费时间、需要花费精力更需要付出感情。我们不能正确的认知和对待现代科技所带给我们的东西,实质上是我们不能正确看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没有真正明白情感交流的意义。面对现代科技的冲击,我们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使科学技术真正造福人类。我们需要的是让科技融入我们的生活,而不是让科技代替我们生活。克服现代性异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积极意义。

[1]郑智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理论的具体规定[J].学理论,2013(31):50-5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57.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5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62.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63.

[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70-171.

周奕锋(1994-),女,汉族,湖北麻城人,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C

A

1006-0049-(2017)16-0071-01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异化工人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从异化看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设想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信息时代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