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机化人才培训情况调研报告

2017-02-01 02:30曲文涛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7年11期
关键词:农机化辽宁省职业技能

曲文涛

(辽宁省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站,沈阳 110034)

近年来,辽宁省通过实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扶贫开发农机实用技能(农机维修)培训等项目,积极开展农机化人才培养工作,培养了一批农机化实用人才,对促进农机技能鉴定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体制、资金等因素制约,全省农机化人才培训工作仍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1 辽宁农机化人才培训机构及体系建设情况

目前,辽宁已建立市级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站14个、县级鉴定站4个,国家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10个;13人获得职业技能督导员资质,183人获得职业技能考评员资质,从事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及考评工作的人员达600余人,有力保证了农机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

近年来,辽宁省充分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阳光工程培训项目、扶贫开发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项目资金,通过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学时模块、政企联动、校企合作等模式,采取集中统一授课、实用技能操作训练、现场演示会、农机技能竞赛等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农机化实用人才技能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全省累计组织50余万人参加各类农机化人才培训,其中3.6万余人参加农机职业技能鉴定,2.5万余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有76%的人员取得农机职业技能初级资格证书;20%的人员取得农机职业技能中级资格证书;4%的人员取得农机职业技能高级资格证书。

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支持市县购置拖拉机驾驶培训考试仪器设备,开展拖拉机驾驶培训的规范化建设。但受培训项目资金有限,农机化人才培训规模偏小,培训内容较为单一,主要开展农机维修和农机驾驶操作2个方向的技能培训,导致实施效果不够明显。

2 辽宁省农机化人才培训发展环境

2.1 有利条件

2.1.1 农民对农业机械化培训需求迫切 农业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农机培训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在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技术应用及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辽宁省严重缺乏实用复合型人才。只有通过开展农机相关知识、技能培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对农机新技术的需求。

2.1.2 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加大 顺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国家对“三农”的支持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扶持教育培训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安排大量农民培训补助资金,实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工程,促进了农机化人才培训事业的发展。

2.2 制约因素

2.2.1 教育培训机构发展不平衡 全省共有农机化技术学校48所、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79个,这些教育培训机构建设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培训规模等方面。经济发达的市、县整体上发展得好一些,经济薄弱地区相对滞后。

2.2.2 公益性服务功能薄弱 教育培训公共服务体系长期投入不足,教学设备相对落后,培训经费筹措困难,制约培训工作向更高层次推进。全省农机化技术学校中仍有相当部分自收自支,事业经费严重不足,大部分靠收费来筹措资金,尤其是拖拉机驾驶员的培训,只有少部分学校免费,严重影响农机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3 辽宁省农机化人才培训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辽宁省不断加大农机化人才培训力度,但由于基础较薄,农机化人才培训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农机化教育培训基础设施简陋、工作手段落后、师资队伍素质不高等因素,严重制约全省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

1)缺少专项资金扶持。农机化培训机构的培训训练场所较为筒陋,教学设备、教练车辆等教学装备购置不足,影响农机化新技术系统培训和新机具操作技能培训,阻碍了农机化培训工作的开展。

2)缺少高素质专业师资人才。现有的教师队伍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知识陈旧,对新技术新机具新知识的了解有限,教学培训缺乏系统性、时效性、趣味性,难于激发学员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兴趣,农民主动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3)教学培训基本沿用传统模式。个别地方没有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开展培训,培训时间和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导致总体培训效果不佳。

4 辽宁省农机化人才培训发展建议

近年来,辽宁省各级农机化培训机构积极响应各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号召,深入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培养了一大批农机化实用人才,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推动辽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农机化人才培养层次上,重点抓好农机实用人才实用技能培训,加强农机化管理人才队伍、农机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农村农机实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1)加大对农机化教育培训的投入,切实加强农机化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农机化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培训基地的有力支撑,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切实加强农机化教育培训基地的软硬件建设。

2)加强农机化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农机化人才培养质量。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全省农机化专业技术教师配备严重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培训机构的经费紧张,教师参加相关进修培训的机会较少,陈旧的知识体系难以满足广大农民学习农机化新技术、新知识的要求。必须加强农机化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农机化教育培训质量,努力满足广大农民机手的新需求。

3)进一步加强对农机化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全省各市县农机管理部门均设有农机校等农机培训机构,并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教职员工,但是这些农机校及其教职员工并没有享受到中等职业学校相应的的待遇,严重影响农机化教师队伍的稳定,阻碍农机培训工作的开展。建议将这些市县农机校(农机培训机构)参照中等职业学校统一管理,妥善处理好市县级农机校教职员工的身份问题,让教师们安心投入农机化教育培训事业。

4)进一步创新培训模式与运行机制,增强农机化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生源不足、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等,导致农民接受培训的意识淡薄。建议各级农机化管理部门和农机化教育培训机构转变现有培训模式,突出农机实用技能培训这个重点,加大实用技能培训力度。积极探索广大农民机手易于接受的培训模式,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合理设置一些实用型、综合型实验,使学员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加强与生产企业、科研推广等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广泛开辟农机化教育培训新渠道。

[1]梁炯波.当前农机化人才培训的探讨[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6(3):39-40.

[2]王倬卓.湖南农业机械化实用人才培养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4.

[3]刘志凤,侯会晶,赵振芳,等.农机教育培训对农机发展的重要作用[J].时代农机,2017,44(6):174.

[4]邹春秀.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5(10):76-78.

猜你喜欢
农机化辽宁省职业技能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关于举办“太阳能利用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