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稻Y两优886的选育和应用

2017-02-03 22:56李俊周陈震杜彦修孙红正彭廷赵全志
中国稻米 2017年2期
关键词:两系豫南稻区

李俊周 陈震 杜彦修 孙红正 彭廷 赵全志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水稻河南省工程实验室,郑州450002;第一作者:lijunzhou199899@126.com;*通讯作者)

两系杂交稻Y两优886的选育和应用

李俊周 陈震 杜彦修 孙红正 彭廷 赵全志*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水稻河南省工程实验室,郑州450002;第一作者:lijunzhou199899@126.com;*通讯作者)

Y两优886是河南农业大学以光温敏不育系Y88S作母本,恢复系益恢66作父本组配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抗病性强、稳产性好、米质优良,2016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杂交稻;Y两优886;选育;高产栽培技术

Y两优886系河南农业大学用自育不育系Y88S作母本,与自育恢复系益恢66作父本组配育成的中籼迟熟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6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16006)。多年田间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Y两优886在一般肥力田块种植稻谷产量在9.50 t/hm2左右,具有抗性强、稳产性好、稻米品质优良等优点,适宜在河南省南部稻区及生态条件相近的中籼稻区种植。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亲本来源

亲本不育系Y88S是以Y58S为母本[1],与中间材料长02杂交,经5年8代系统选育而来。多年测配发现,Y88S与扬稻6号、蜀恢527、镇恢084等测交的组合综合表现优异。恢复系益恢66是以扬稻6号为母本[2],与恢复系R988杂交,结合诱变和多年的后代系统选育而来。益恢66株叶形态好、配合力强、抗倒力好、农艺性状整齐一致。

1.2 选育过程

2009年冬季和2010年夏季在海南和河南分别用Y88S、Y58S、广占63-4S与9311、益恢66、R18(益恢18)等进行测配并制种。2009年Y88S/益恢66参加本单位中籼稻品试,产量居10个参试品种第2位,平均单产622.4 kg/667 m2,比对照Y两优1号增产3.65%,达显著水平。2010年参加本单位优质中籼稻品试,产量居6个参试品种第1位,平均单产625.5 kg/667 m2,比对照II优838增产4.15%,达极显著水平。2011年该组合参加潢川县农科所中籼稻品试,产量居12个参试品种第2位,平均单产631.5 kg/667 m2,比对照II优838增产6.27%,达极显著水平。通过3年多点的试验观察,Y88S/益恢66表现出优势强、结实性好、产量高、米质优、抗逆性强等特点,命名为Y两优886。

2012年参加河南豫南稻区预备试验,2013-2014年参加河南豫南稻区区域试验,2015年参加河南豫南稻区生产试验,同时进行大面积示范种植。2016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Y两优886属中籼迟熟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豫南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48 d。株型紧凑,株高122.7 cm,茎秆粗壮,分蘖力强;主茎叶片数17.5片,叶色浓绿,叶片内卷;穗长26.0 cm,有效穗数17.4万/667 m2,每穗总粒数185.5粒,结实率82.1%,千粒重26.7 g。

2.2 产量表现

2013年参加河南省豫南稻区中籼稻区域试验,平均单产603.5 kg/667 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10.3%;2014年续试,平均单产606.5 kg/667 m2。2015年参加河南省豫南稻区中籼稻生产试验,平均单产669.3 kg/ 667 m2,比对照丰两优4号增产5.25%。

2.3 稻米品质

2013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Y两优886出糙率79.3%,精米率69.8%,整精米率56.9%,粒长6.8 mm,长宽比3.2,垩白粒率48%,垩白度7.2%,直链淀粉含量13.7%,胶稠度78 mm,碱消值5级,透明度2级,水分含量11.9%。2014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武汉),Y两优886出糙率79.6%,精米率71.9%,整精米率66.0%,粒长6.7 mm,长宽比3.1,垩白粒率33%,垩白度8.6%,直链淀粉含量14.3%,胶稠度84 mm,碱消值6.5级,透明度1级,水分含量12.0%。

2.4 抗病性

2012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对稻瘟病苗瘟代表菌株ZB29、ZC15、ZD1、ZE3、ZF和ZG1表现为免疫(0级);穗颈瘟人工鉴定为中抗(2级)、田间鉴定为抗(2级);对水稻白叶枯病代表菌株浙173、PX079、JS-49-6、KS-6-6均表现为中抗(3级);对纹枯病中等致病力菌株RH-2表现感病(S)。

3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3.1 播期和播量

在河南省豫南稻区作中稻种植,4月中下旬播种育秧,秧田播量7.5~10.0 kg/667 m2,秧龄30~35 d。建议播种前用咪鲜胺溶液浸种,苗期喷施多效唑,培育多蘖壮秧。

3.2 合理栽插

一般中等肥力田块栽插规格16.7 cm×26.6 cm、栽插密度1.5万丛/667 m2,高肥力田块栽插规格16.7 cm×33.3 cm、栽插密度1.2万丛/667 m2,每丛2粒谷苗。移栽前3 d施“送嫁肥”及喷施“送嫁药”。

3.3 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氮、磷、钾配合施用。每667 m2施复合肥40 kg作基肥;插秧后5~7 d追分蘖肥,每667 m2施用尿素6~8 kg;抽穗前15 d根据群体长势长相每667 m2施尿素5~7 kg和氯化钾5 kg。科学灌水,做到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分蘖后期及时晒田;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期采取干干湿湿交替灌溉,收获前5~7 d断水。根据病虫测报,及时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及纹枯病等病虫害。移栽前主要是加强对稻蓟马的防治,做到带药下田。高肥水条件下注意水稻孕穗后期破口前5~7 d预防稻曲病。

[1] 邓启云.广适性水稻光温敏不育系Y58S的选育 [J].杂交水稻,2005,20(2):15-18.

[2]徐卯林,张洪熙,黄年生,等.优质高产抗病中籼新品种扬稻6号的选育及利用[J].中国稻米,2001(1):24-26.

Breeding and Application of Two-line Hybrid Rice Y Liangyou 886

LI Junzhou,CHEN Zhen,DU Yanxiu,SUN Hongzhen,PENG Ting,ZHAO Quanzhi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na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Grain Crops/Henan Key Laboratory of Rice Biology/Henan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Rice,Zhengzhou 450002,China)

Y Liangyou 886,a new two-line hybrid rice,derived from the cross of Y88 S and Yihui 66,was approved by the Crop Variety Appraisal Committee of Henan Province in 2016.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disease resistance,stable yield and good grain quality.

hybrid rice;Y liangyou 886;breeding;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S511.2+1

B

1006-8082(2017)02-0093-02

2016-11-02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141100110600);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项目(16HASTIT016);郑州市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112PYFZX185)

猜你喜欢
两系豫南稻区
神农传人
——农民邓祚荣曾绘的水稻“两系”育种神话图谱
来安县两系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
2018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
——稻(二)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张睿、郑家鑫陶艺石雕作品
豫南春茶
基于旅游产业导向的美丽乡村发展规划研究
2015年全国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2014年全国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水稻籽粒充实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