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几点做法

2017-02-06 02:34杨淑琴
甘肃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做法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杨淑琴

【关键词】 语文教学;传统文化;做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9—0094—01

首先,品读语言,领悟思想。这里专指文言诗词教学,读通读懂是基础,继而引导理解鉴赏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肯定和吸收真善美的东西。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是用怎样的语言表达的,反复品读、细嚼慢咽。品读的方法很多,可以从关键词语、句式、表达方式、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修辞方法、节奏等方面入手。比如学习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一文,先认识全篇大量排偶对比句,并以此为切入点来学习。文章一开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用比喻、对偶句提出问题,接着用“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等许多对比句来分析问题,赞扬了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苟且偷生、临难苟免的人;结尾是“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居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此之谓失其本性也”这一组排比句来解决问题,阐明了道理,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辩论的力量。经过这样的梳理指点,理清了层次,理解了主题“舍生取义,不失本性”,体会孟子文章气势宏大笔墨酣畅的风格,还有助学生快速背诵文章。在朗读和背诵时,就课文这一特点可将学生分组,上下两句对读,或提首句,背出后面的排比句。形式活泼、节奏感强的朗读背诵,能帮助体会文章气势恢宏,富于文采,论证严密的特点,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如此带动学生细细品味语言,学生喜欢上这样的语言,就会接受它承载的思想文化。

其次,创设情境,立足运用。在课堂上创设运用语言的情景,指导学生训练引用文言,尤其引用名句,使它们为自己的表达服务。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底蕴,使语言表达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厚实优雅,也能加深对其思想的深入领悟。引用文言词语或名句,看起来只是一种技术,其实不然。为什么选这句而不选那句,首先要有积累,要对它熟悉,理解其表层意思、引申义、比喻义等,更深一点地说,引用意味着对它的情感接受和价值观的认同,这不正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吗?德育正是依靠这样生动形象、精炼丰富的语言慢慢渗透到学生的心灵里,润物细无声。能恰当引用非朝夕之功,长期有目的积累、准确理解、训练,循序渐进。除了平时课堂上老师习惯引用耳濡目染之外,要精心设计反复训练,让学生和老师一样养成古为今用的习惯。比如学习陈寿的《隆中对》,诸葛亮谈天下形势,就曹操、孙权,荆州、益州,刘璋、张鲁各自优劣势分析,可用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来精炼概括,这样学以致用,也提高了兴趣。学习了辞情恳切感人肺腑的《出师表》,认识了诸葛亮的耿耿忠心,看到他对后主刘禅的几点建议,可联想刘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训诫。在感受其拳拳之心殷切希望的同时,体味不同身份的不同心理。

再次,是仿写改写。古人改写前人诗句出彩的的例子有许多,比如金元时期一家酒坊,在给自家的酒做广告时就改写了唐代诗人张白的诗,将“武陵城里崔家酒,地下应无天上有”改为“武陵城里崔家酒,天上应无地下有”,看似简单的语序调换,却没有了高高在上的姿态,使原诗的超脱煽情神乎变得实际世俗接地气。学生的练习可仿句子、仿段落、仿篇章结构、仿语言风格、仿意境,适当的文白夹杂别有味道。一开始先仿写改写对偶句,“先班级之忧而忧,后班级之乐而乐”“亲自然,远人为,此乡村之所以令人心往也”“亲人为,远自然,此城市之所以令人倦怠也”“亲诤友,远佞人,此智者所以智慧也;亲佞人,远诤友,此昏者所以昏愦也”,虽显幼稚,但循序渐进,由简单开始就会逐步领悟其魅力。继而仿写段落篇章,可以化用意境,再现古诗文的情景。

最后,是揣摩思维,汲取民族智慧。思维能力是写作的核心能力。思维能力也是学生理解文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否创新的能力。而借鉴古人的思维不失为一个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的办法。

编辑:刘於诚

猜你喜欢
做法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