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粮食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7-02-11 21:57杨帅唐彦李旭
中国粮食经济 2017年5期
关键词:粮油龙头企业产业化

文/杨帅 唐彦 李旭

贵州省粮食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文/杨帅 唐彦 李旭

长期以来,受种粮风险大、收益低、机会成本高等因素影响,“农户兼业化”、“劳动力弱质化”、“生产非粮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导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难以提高,进而危及国家粮食安全。粮食产业化是扭转粮食生产弱质低效局面的根本出路。贵州省作为粮食产需紧平衡的省份,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对确保贵州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创新粮食流通方式、搞活粮食企业经营等,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粮食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托粮食加工龙头企业,把粮食的产、加、销等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粮食生产经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是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延长粮食产业链条、提高粮食附加值和经济效益的一种新型的粮食经营方式。

粮食产业化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

贵州省粮食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贵州省粮食自给压力不断增大,粮食安全面临挑战。粮食产业化发展是提高粮食生产比较收益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贵州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工作,深化拓展粮食产业化体系,制定和落实扶持性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粮食产业化进程。目前贵州省粮油加工龙头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壮大,龙头企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粮油生产基地及订单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优质粮油订单从2003年10万亩发展到2015年的600万亩。贵州省通过实施粮油名牌战略,加强政策资金扶持,着力打造优质粮油品牌,培育了一批知名度高、有影响力的贵州粮油品牌,企业品牌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同时,全省各地围绕当地资源禀赋及经济发展规划,积极争取将特色粮油产业列为地方农业发展主导产业,显著提高了农业比较收益,如兴仁县的薏仁米产业和仁怀市的有机红高粱产业等。此外,随着人们健康意识逐渐增强,绿色有机食品日益受到市场青睐,贵州生态环境好、工业污染小、农产品质量高,消费方式的转变为贵州粮食产业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贵州省粮食产业化发展具备较大的优势和潜力。但是,贵州省粮食产业化起步晚、规模小,与粮食产业化发展先进省份相比,无论是产业发展水平还是建设规模都存在较大差距,其在产业化进程中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粮源不足,对外依赖性强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们对粮食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强,贵州省下辖9个市(州),粮食消费人口在3500万人以上,常年粮食产量在1100万吨左右,产消缺口已达450万吨左右,对外依存度在25%以上,“输入型平衡”特征明显。粮源是实现粮食产业化的支柱和基础。贵州省由于粮食自给率较低, 粮源不足, 部分粮食要依赖向产粮区购进,这在客观上制约了贵州省的粮食产业化经营。

(二)粮食生产基础条件较差,总量小

贵州省的人均耕地不足0.8亩,土多田少而且分散,农民生产粮食的主要目的是自食自用, 商品生产意识不强,生产粮食品种繁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而订单种植是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前提和基础,粮食产业化经营要求订单种植环节生产专业化和布局区域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原料的规模和品质统一。

(三)龙头企业综合实力有限,带动能力弱

龙头企业是经营一体化的核心,贵州省缺少一批产业化程度高,产品科技含量高,具有品牌竞争优势的骨干龙头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全省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虽有88个,有63个企业荣获了国家、省、市、县龙头企业称号,但是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实力的企业不多。贵州省国家级龙头企业只有茅贡、康星2家,省级龙头企业只有5家。龙头企业的小、散、弱直接影响了粮食的规模化生产经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四)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不够紧密,容易受到市场冲击

目前订单种植中“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尚未健全。大多数企业与农户间没有形成稳固的“企业化利益”和“股份式合作”联接方式,企业与农户双方虽签订有一定的契约,但只是一般的合同购销关系,容易受市场行情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企业与农户间形成不了利益共同体,履约率较低,致使企业无法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农户也难以保证自己稳定的收入,粮食产业化经营也就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

(五)横向联合不到位,发展没有形成综合合力

目前贵州省的订单种植大多是企业根据经营发展自主实施,虽说在这个过程中,有党委政府的倡导,也有部门的支持,但政策资金投入不够,具体措施不多,如部门职责、绩效考核、贷款融资等等。在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中大多还没有形成健全的工作体系和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机制,部门优势没有完全形成综合合力,这些都是制约贵州省粮食产业化发展的机制性障碍。

(六)产业链条不长,竞争能力有限

粮食作为一个多领域的大产业,涉及生产、收储、加工、流通、循环利用等多个环节。目前贵州省粮食产业链存在脱节现象,省内大量的粮油加工业仍然停留在原粮加工的初级阶段,产业链各环节没有形成紧密的一体化组织体系,导致产业链无法形成合力,各个环节的效率受到影响,从而造成了整个粮食产业链的低效率运营,离打造从“田间到厨房”的全产业链还有一定距离,致使产业竞争力不强。

贵州省粮食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着力推进粮油种植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化发展基础

粮油种植基地建设是粮食产业化的源头、基础,是粮食松散型“订单”种植的拓展和升华,是粮食流通企业服务“三农”的纽带和抓手。发展粮油种植基地建设对促进粮食行业化发展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和作用:一是通过直接建立基地,做好粮油种植品种的选育和优化,促进粮食生产结构调整,为粮油加工提供稳定、可靠和质量合格的粮油原料,有利于打造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的放心粮油产业链条,保障粮油食品安全,推进产业化基础的发展;二是通过与农业、科技等相关部门合作,实现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提高粮油种植的科技含量,改善粮油原料的品质结构,有利于打造贵州的知名粮油名牌和实施振兴贵州的粮食产业化战略;三是通过由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组织以及千家万户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引导分散小规模农户组成专业生产联合体,进行大规模的粮油生产种植,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促进土地流转,为实现粮食行业化发展创造了积极的条件。进一步加快全省粮油种植基地建设步伐,有利于开创贵州省粮食产业化发展新局面。

(二)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化示范效应

通过招商引资、企业重组、扩建新建等方式,加强项目建设,形成一批规模较大、特色鲜明、装备先进、技术领先、竞争力强、带动力大的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整合品种、种植、加工、技术、品牌、市场等资源,加大技改、扩建、兼并力度,组建区域内或跨区域企业集团,进一步扩大加工产能、提升经营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引导企业进驻食品工业园区或经济开发区,并集聚其他中小企业为其配套,进行上下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和物流配送,形成上下游配套的企业集群,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循环发展、高效发展。加强对骨干龙头企业的联系、扶持和服务,实行动态管理,通过积极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带动粮食产业化经营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巩固产业化发展机制

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以效益为核心、以发展为目标,重点解决农户与企业的利益联结,通过产业发展真正实现双赢。一是鼓励企业让利于农民,在与农户签订购销协议时,将一部分利润奖励返还给生产大户。二是规范企业与农民的产销合同,完善双方的主体地位和相应的权力义务,密切粮农的经济联系,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三是建立各种新型的合作组织,企业可以吸收农户以资金、产品或土地入股,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形成生死共存的利益联结体,这既可以缓解企业筹集资金难的压力,同时也让粮农有了分享合作利润的机会,务农又经商,增收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四)建立政府横向推动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粮食产业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进过程中应建立良好的政府推动机制,充分发挥有关行业和部门的优势,形成综合合力。目前,政府仍然是动员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最有效的主体。因此,在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中,需要建立良好的政府推动机制,形成政府搭台推动、部门全力配合、企业农户唱戏、市场机制运作、规范健康有序的良好发展环境。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把粮食产业化发展工作放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中认真谋划,要克服各种不利于工作开展的因素,主动沟通协调,积极寻求理解支持,努力营造粮食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创新推进粮食产业化,积极探索纵深发展

在新科技革命渐行渐近、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时代,创新具有前所未有的价值和意义。粮食行业封闭保守,领域大而不强、大而不优,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粮食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市场运行呈现多种矛盾交织、新老问题叠加等困境,发展已经难以持续。只有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创新第一动力的作用,努力实现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在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来一次根本性转变,冲出困境,走向行业发展新蓝海。要力争在重大项目、重点方向率先突破,抓紧推进项目建设,大力实施“特色粮食”工程。要深入研究和解决行业发展重大问题,围绕建设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粮食流通服务等方面需求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要推进粮食大数据,发展共享经济,打破“信息孤岛”,以新技术、新模式引领行业发展。

(六)大力发展特色粮油,凸显粮食产业化水平

充分利用贵州得天独厚的山青、天蓝、水清、地洁等地域优势,坚定不移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有别于西部粮食行业发展的道路。以贵州省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战略抉择为契机,大力发展特色粮油产业。抓好订单粮食,扩大全省粮食订单面积,为发展粮油产业奠定坚实基础。推进主食产业化发展,加快开发具有保健养生功能的荞麦面(粉)、薏仁面(粉)、山药面(粉)、茯苓面(粉)等产品,加大宣传推广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放心米粉、放心馒头等主食品,以及学生营养午餐、旅游快餐、家庭早餐等主食经营品种,不断满足民生需求。积极创建品牌,继续指导企业申请创建“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贵州省名牌产品”等,提升企业影响力。继续创建省级放心粮油示范店,发挥“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放心粮油店服务功能。继续举办贵州粮油精品展示交易会,推介贵州粮油精品,深化交流合作,让行业朋友共同分享贵州粮食发展机遇。

(作者单位:贵州省粮食局信息中心)

猜你喜欢
粮油龙头企业产业化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农业农村部举行定点扶贫地区龙头企业对接活动
推广优质稻 种出“好粮油”
再生资源行业持续整合 龙头企业强者恒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