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成长记录表,搭建“心”之桥,巧医“行”之病

2017-02-13 15:39谭艳李燕梅
师道·教研 2016年10期
关键词:记录表同伴学困生

谭艳+李燕梅

教育始终应始于“心”,方能施于“行”,为学习困难的孩子们建立《成长记录表》,全方位关注孩子的表现,搭建孩子、家长、老师三方沟通的心桥,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树立孩子行为准则的标杆,促进学困生的转化,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一、学困生的特征及形成原因

(一)特征

1. 自我概念消极。学困生的自尊心往往被自卑感所掩盖,他们或自暴自弃、放任自流,或对自己信心不足、踌躇不前。使得他们不再愿意改变自己,不再愿意更努力学习。

2. 情绪调节障碍。学困生普遍表现为消极的情绪占上风,情绪易于外露,反复无常,不善于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宣泄。

3. 意志力薄弱。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困生多数都表现出意志力薄弱的症状:缺乏独立性、判断力、缺少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和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自我控制力差,易受干扰,学习倦怠情绪严重。

(二)成因

1. 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有着重要作用,有的学生家庭不和睦,对子女缺乏耐心的教育、引导,斥责、打骂多于鼓励,不尊重子女的自尊心和人格。

2. 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不密切、不融合,教师不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与教师形成对立,不愿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3. 同伴关系:儿童从同伴中学习如何对他人行为作肯定或否定评价,并用这些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当孩子与同伴关系建立不成功时,必然会影响学困生的进步。

二、学困生的教育转化方法与途径

为了让学困生取得进步,我校开展了“学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课题研究活动。“成长记录表”是本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评价方法。下面谈谈“成长记录表”评价方式在转化学困生中运用的过程和体会。

1. 评价实施的目标、内容

“成长记录表”就是记录下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让学生自己能看到自己发展的轨迹,产生改进与发展的意识,树立自我发展的信心,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成长记录表”内容的记录由学生、同伴、家长和教师一起完成。

2. 评价实施的过程、方法

①制定成长记录表、收集材料。以学生肖某为例,根据他的情况和预期发展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制定评价标准。

认识自我,提出目标。师生进行谈话交流,完成问卷调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并且积极探寻自己暂时落后的深层次的原因。引导孩子根据他的情况,写下对自己的期望。

具体操作,及时记录。这张成长记录表每周进行记录,以“星级”方式进行评价。另外,将好的作业收进成长记录表,并将课堂上的特殊表现写成文字材料收进成长记录表。

②阶段性小结,指导行为。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要和学生一起翻看成长记录表,认真阅读“成长记录表”中的评价资料,让学生了解本段时间的发展轨迹,感受成长过程、发现进步认识不足。在阶段性小结时,应该抓住以下两方面进行:

肯定进步,表扬激励。老师指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是阶段性小结时的首要工作。因为,只有让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才能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树立发展自己的信心。

指出缺点,指导行为。在传统评价中,学生得到的只是简单“否定”,对于自己的不足没有充分、具体的认识。在“成长记录表”中,缺点被具体地呈现出来,老师要认真细致地和学生一起分析学生当前的不足,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激发起他改错的勇气。

③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学困生的进步,应该分阶段,逐步提高,各阶段的目标应根据学生当前的发展情况制定。

3. 评价实施的体会、感悟

“成长记录表”让学困生重新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平时传统的评价只是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而“成长记录表”则将学生的发展过程记录下来。尤其对于暂时落后的学困生,这种对自我的全面认识,特别是对自己优点与长处的发现,能够激发起他们自求发展的信心与勇气。

同时,“成长记录表”为教师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有关学生与发展的重要信息,有助于教师形成对学生的准确预期,方便教师检查学生的发展过程和结果。在这过程中,评价不是最终目的,而真正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责任编辑 韦英哲

猜你喜欢
记录表同伴学困生
2022.04.21~2022.05.20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2022.1.21~2022.2.20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2021.01.21~2021.02.20 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2020.7.21~2020.8.20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