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节段与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弯疗效对比观察

2017-02-15 01:18毋崇岭陈文华
陕西医学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融合术退行性节段

毋崇岭,陈文华

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汉中723000)

△通讯作者

长节段与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弯疗效对比观察

毋崇岭,陈文华△

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汉中723000)

目的:比较长节段与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2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组与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组,每组各56例。术后对患者进行基本情况和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长节段固定融合组患者术中出血量(2040.33±102.19) ml明显多于短节段固定融合组(1235.49±65.35) ml(t=28.01,P<0.05)。短节段固定融合组侧凸及后凸Cobb角[侧凸(20.93±3.17),后凸(22.84±2.17)]大于长节段固定融合组[侧凸(16.94±3.76),后凸(14.67±2.88)],短节段固定融合组Cobb角矫正率[侧凸(58.25±6.10),后凸(42.25±7.24)]小于长节段固定融合组[侧凸(66.93±7.38),后凸(51.93±7.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对改善Cobb角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短节段固定融合术。

退行性脊柱侧弯是指成年后新出现的侧弯,排除由于脊柱椎体器质性病变如肿瘤、创伤骨折、结核等原因引起的侧弯。该病在人群中的患病情况仍不明确,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发病有明显上升趋势。该病持续进展可引起患者下肢痛、腰痛、间歇性跛行等[1]。手术治疗是对于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的最佳选择,但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仍存在很大争议。本研究对比了长节段与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112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确诊。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组与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组,每组各56例。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组男20例,女36例,平均年龄(61.7±3.9)岁,平均病程4.1年;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组男21例,女35例,平均年龄(62.2±4.1)岁,平均病程4.0年。所有患者均经过至少半年以上的保守治疗但症状未改善或进行性加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Cobb角及其他临床资料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论证通过,所有患者均同意参加该研究且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2 手术方法 ①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方法:患者接受全身麻醉,于胸腰背部后正中切口,将整个侧弯节段暴露,分别在上终椎、下终椎及顶椎双侧椎弓根置入2 枚椎弓根螺钉,再于凸侧和凹侧间隔选择1个椎体置入单枚椎弓根螺钉,随后行椎间盘狭窄或突出节段的半椎板或全椎板减压,摘除椎间盘,将软骨终板刮除,于减压的椎间隙填塞入咬除的椎板剔除软组织,再行椎间融合。将根据侧弯弧度预弯的连接杆安装在凸侧钉槽内,安放螺冒,通过连接杆的旋转对冠状位侧弯畸形进行矫正,在凹侧置入连接杆,并按照胸腰椎的生理弧度对矢状面畸形矫正。最后利用加压装置对凸侧进行加压,撑开凹侧,拧紧螺冒,并根据侧弯节段安放数量合适的横连接杆。将增生的关节突咬除,并为双侧椎板去皮质,将自体髂骨骨条或人工骨平铺在椎板及关节突处,然后行椎板融合。②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方法:手术麻醉与切口方式与长节段固定融合组相同,暴露后将4 枚椎弓根螺钉分别打入需要减压的最上、最下节段椎体,在于需要减压节段的椎体打入椎弓根螺钉,随后在狭窄或突出节段的半椎板或全椎板减压,摘除椎间盘,将软骨终板刮除,剔除咬除的椎板软组织备用,在狭窄的神经根管或侧隐窝处减压,平行移动神经根1 cm。将预先根据腰椎生理弧度预弯的连接杆置于钉槽内,首先矫正椎体矢状面移位,然后利用加压装置对凸侧进行适度加压,最后适当矫正旋转畸形,并拧紧螺冒。将备用的碎骨植入减压椎间隙,进行椎间植骨,最后安放横连接杆。

3 疗效评价 手术基本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临床疗效评定:采用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问卷(ODI)评定患者功能恢复情况,ODI指数=(所得分数/5×回答的问题数)×100%,ODI量表共包括10个问题,每个问题0~5分,分数越高功能越差;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患者腰痛进行评定。影像学评价: 分别于术后即刻、术后24个月测量患者的侧凸及后凸Cobb 角。采用Cobb 角矫正率和矫正丢失度进行评定,其中Cobb 角矫正率=(术前Cobb角-术后Cobb 角)/术前Cobb角×100%。

结 果

1 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比较 长节段固定融合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238.49±32.83) min明显长于短节段固定融合组(159.48±24.05) min(t=8.20,P<0.05);长节段固定融合组患者术中出血量(2040.33±102.19) ml明显多于短节段固定融合组(1235.49±65.35) ml(t=28.01,P<0.05)。

2 两组患者VAS及ODI比较 见表1。长节段固定融合组和短节段固定融合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年的VAS评分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年ODI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术前及术后VAS及ODI评分比较分)

3 两组患者影像学指标比较 见表2、表3。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侧凸及后凸Cobb角、Cobb角矫正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短节段固定融合组侧凸及后凸Cobb角大于长节段固定融合组,Cobb角矫正率小于长节段固定融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侧凸Cobb角比较

注:与长节段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后凸Cobb角比较

注:与长节段组比较,*P<0.05

讨 论

本研究对比了长节段与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两种手术方法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对改善Cobb角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短节段固定融合术。这与刘胄等[2]和王飞等[3]研究结果一致。虽然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具有优势,但有研究报道因长节段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对基础健康状况较差的患者风险较大,其短期并发症和长期并发症均高于短节段固定融合术,包括肠梗阻、肺栓塞、神经功能损伤等[4-5]。但本研究随访至24个月时未发现两组并发症有明显差异。但Nishimura 等[6]研究提示构建与骨盆入射角相适应的腰椎前突角等显著降低各种并发症。

尽管如此,短节段固定融合术仍有自身的优势,短节段固定融合术的治疗目的是对责任节段有效减压的基础上促使局部稳定。有研究显示,对于侧凸畸形较小的患者,减压及短节段固定融合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建议患者无明显冠状面及矢状面失衡时,可将固定节段局限于侧凸范围内,防止医源性脊柱不稳引起侧凸进展及失代偿[7]。此外,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多为老年人,因此在选择手术方式时也应考虑患者的健康状况,而短节段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对于基础状况特别差而又不得不进行手术的患者,短节段固定融合术不失为一种最佳选择。

手术的目的要兼顾缓解疼痛、纠正畸形和尽可能的减少并发症,因此,制定手术方案务必考虑到手术能给患者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安全性。本研究认为,在患者基础状况较好且存在中度及以上下腰痛时,优先选择长节段固定融合术,以达到较好的远期效果。但对于基础状况较差的患者,建议选择短节段固定融合术。

[1] 魏梅洋,贾连顺,李家顺. 退行性脊柱侧弯研究进展[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10(13):1331-1333.

[2] 刘 胄,赵庆华,吴兴洲,等. 短节段与长节段固定融合在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治疗的效果观察[J]. 中华医学杂志,2012,92(25): 1751-1755.

[3] 王 飞,单建林,文天林,等.长节段与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比较[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 7(12): 5279-5283.

[4] Cho KJ,Suk SI,Park SR,etal. Short fusion versus long fusion for 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J]. Eur Spine J,2008,17(5): 650-656.

[5] Yang YH,Zheng J,Lou SL.Causes and managements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fter degenerative scoliosis treatments with internal fixation[J]. Int J Clin Exp Med,2014,7(11):4300-4307.

[6] Nishimura Y,Hara M,Nakajima Y,etal.Outcomes and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posterior long lumbar fusions exceeding three levels[J]. Neurol Med Chir, 2014,54(9):707-715.

[7] Tribus CB. 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J]. J Am Acad Orthop Surg, 2003,11(3): 174-183.

(收稿:2016-07-19)

脊柱弯曲/外科学 脊柱融合术/方法 对比研究

R682.3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7.02.030

猜你喜欢
融合术退行性节段
顶进节段法最终接头底部滑行系统综合研究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衰老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退行性肩袖撕裂修补特点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关节融合术治疗Lisfranc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30例临床报道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预后因素分析
温针配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50例
桥梁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技术发展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