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预习指导方案的分析

2017-02-18 08:42
教书育人 2017年31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学案知识点

胡 婧

高中生物预习指导方案的分析

胡 婧

高中生物学科以实验为基础,与生活相关联,而同时,该学科也存在着知识点较多而且各知识点间联系较紧密的情况,这些特点使得学生难以在课堂短暂的时间内跟上教师思路,导致对知识点的生疏,继而无法构建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因此,在指导学生接受高中生物知识时,要给其提供相应的预习指导方案,用以保证课堂的高效性。

一、预习导学案的赋予

高中生物预习指导方案若要得到落实,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是通过导学案预学的干预,对学生学习状况加以初步了解。可以说,科学导学案的编制形成,是前期极为关键的一步,会起到引领预习的积极作用。对于预习学案的编制,内容可以是整节的,也可以是针对某项重难点的,大致可以从述三个方面着手探讨:基础知识的有效梳理、对探究学习方法的明确、对本节课程知识结构的探索,教师可视情况需要给予恰当安排。无论针对哪种知识的预习指导,教师都应当使这部分知识有一个相对清晰的学习背景,而不是让学生凭空进入此项知识的学习。

二、合作预习的支持

在高中生预习生物学科知识时,可能会面临独立预习所无法解决的难题,此时可以要求大家共同完成相应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当独立预习完成之后,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提示之下实现合作预习,使之利用讨论完成相应的难点预习目标。此种合作一般以事先划定好的小组为单位。具体来说,教师需要提前下发预习导学案,并提示学生哪些内容需要合作预习,清晰的提示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均能尽快适应预习任务。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有部分难点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学生对其做出标记,留待课上注意教师的讲解。比如在接触到糖类物质鉴定有关内容时,学生需要提前预习糖类物质鉴定实验。预习时,学生大致可以了解到,若想对还原性糖加以鉴定,需要用到一种叫做斐林试剂的材料,斐林试剂来源于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然而对于为什么同样两种试剂,只是因为使用顺序有差别,就会形成另外一种材料,则不甚了解,此时,合作交流的预习方式则可以帮助学生解开这个疑惑。此种预习方式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可以很明显地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均体会到了生物学习尤其是预习过程的趣味性,相互之间的探讨也更加积极、更有深度了。

三、同步学案的策划

所谓同步预习学案,指的是和课堂教学具有紧密关系,且很大程度上与教学保持同步的学案,同原始意义上的预习导学案比较起来,同步学案更像是学生自主课堂的教案,其中完整地包括了学习目的、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探究任务、知识网络、随机训练及易错点解析等项内容。其中探究任务是每次同步预习学案所应包括的重点内容,其中应当包括典型例题、学习方法、规律总结等。在对同步预习学案进行编制时,应当了解到:因为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自主学习能力,因此任务安排不能过于繁琐,特别是学生已经了解的知识,不能再次频繁出现,那样反而不利于兴趣的激发。例如,我们在接触染色体属于遗传信息核心载体的知识内容时,可以给学生安排如下预习探究主题,其一,分别说明植物细胞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其二,了解染色体、染色单体以及姐妹染色单体等相关概念,并用相关图像表示。利用这种难度适当的探究主题,学生可以有机会深入钻研课堂知识,并保证钻研处在高效的状态之下。

四、科学评价的收尾

借助科学评价的预习收尾,可以使预习和正式学习更顺畅地衔接,激发起学生形成完善的主动预习意识。事实上,无论任何一种学习过程,均需要相应的评价与之相配合,评价水平如何,更可以说是生物预习指导成败的关键所在。因为我们强调了学生学案预习、协作预习、同步预习等几种指导方法,评价亦应与之相适应,既要关注到学生个体预习效果,亦要关注到小组预习的整体效果;既要关注到学生在预习期间的表现,亦要关注到预习和正式学习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尤其是要针对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情感、态度、表达方式等项内容给予综合化的评价。

预习是课堂延伸的一种方式,属于必要的课堂教学准备环节,将该环节的工作做好,既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也有助于学生独立思维习惯的养成。在高中生没能认识到预习重要性的时候,教师应当以有效手段进行干预,使学生明确意识,掌握方法,优化过程,将预习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中学)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学案知识点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乡愁导学案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