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结合时间疗法干预胃癌疼痛的效果评价

2017-02-22 09:26陈毓雯杨丽华
护理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癌性癌痛耳穴

陈毓雯,徐 静,杨丽华

耳穴贴压结合时间疗法干预胃癌疼痛的效果评价

陈毓雯,徐 静,杨丽华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结合时间疗法治疗胃癌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恶性肿瘤伴癌性疼痛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三阶梯药物止痛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耳穴贴压,治疗组则在三阶梯镇痛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耳穴贴压结合时间疗法,疗程均为7 d。观察治疗前和疗程结束时病人静止和运动状态下的疼痛数字评分(NRS)、疼痛缓解度、镇痛疗效满意度、镇痛药物起效和持续时间、记录生活质量卡氏评分标准表(KPS)。[结果]两组治疗后NRS及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两组疼痛缓解程度和镇痛疗效满意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镇痛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结合时间疗法可有效缓解胃癌疼痛。

癌性疼痛;胃癌;耳穴贴压;时间疗法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全身恶性肿瘤之首[1],致死率亦高居榜首[2]。而癌痛是胃癌自觉症状中发生率最高,也最令病人痛苦的症状,可出现在整个病程的不同时期。据统计,新诊断

为恶性肿瘤的病人中约1/4伴有疼痛,治疗过程中约1/3伴疼痛,进展期约3/4伴有疼痛,晚期癌症病人绝大部分伴有癌痛[3]。胃癌疼痛给病人带来躯体痛苦的同时,也严重影响着其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世界卫生组织虽然已推荐了三阶梯止痛方案,但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天花板效应”和胃肠道不良反应、阿片类药物的成瘾性都制约着镇痛药物的长期使用[4]。相比西药和相关辅助治疗,中医药控制癌性疼痛基本无成瘾性问题,副反应极小,且治疗手段丰富。本研究在以往应用耳穴贴压干预胃癌疼痛的基础上,借助子午流注理论,根据胃肠开穴时间点进行耳穴埋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苏省中医院肿瘤内科2013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60例胃恶性肿瘤伴癌痛病人。入选标准:①符合国际抗癌联盟的肿瘤诊断标准,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或影像学结合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诊断为胃恶性肿瘤的住院病人[3];②伴有疼痛的病人,并且疼痛的病因诊断为直接由肿瘤导致的疼痛;③年龄18岁~70岁;④意识清晰,对自身疼痛有判断能力,有合作评价疼痛者;⑤无药物滥用和过敏史;⑥愿意参加本次研究,获得知情同意书过程应符合药物临床试验(GCP)规定;⑦既往接受过放疗、化疗治疗者需经过4周的药物清洗期;⑧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周岱翰主编《临床中医肿瘤学》辨证为气滞血瘀型和血气亏虚型[5]。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或对本药过敏者;②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器质性疾病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病人;③排除其他非癌性疼痛因素引起疼痛者;④治疗过程中接受放疗、化疗和(或)双磷酸盐治疗的病人。将60例病人按首次就诊的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61.34±3.67)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63.14±2.98)岁。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均按照三阶梯药物止痛法[6]使用镇痛药物进行基础治疗,药品名、批号(准字号)、剂量、次数、方法相同,剂量按照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成人癌痛指南[7]。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耳穴贴压,取胃穴、脾穴、神门、交感、皮质下穴。耳穴定位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3734—92耳穴名称与部位》。具体操作方法:嘱病人取坐位或平卧位,采用75%乙醇常规消毒后,将0.5 cm×0.5 cm粘王不留行籽的胶布准确固定于耳穴。交代病人每日自行按压3次或4次,每次每穴按压30 s。根据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按压方法,实证病人对压,虚证病人揉按。对压时手法由轻到重,使之产生酸、麻、胀、痛感;揉按时仅食指指腹轻轻带动皮肤旋转,使之产生轻微刺痛或酸胀感。王不留行籽每周更换2次,连用7 d,如有脱落或移位,及时更换。治疗组则在三阶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结合时间疗法,除各耳穴按压时间点不同外,其余均同对照组。其按压时点为:根据子午流注法[8],交代病人分别于胃肠开穴时间点(07:00~09:00、09:00~11:00)以及疼痛发作时予以对压或揉按。

1.3 观察指标 每天记录病人静止和运动状态下的疼痛数字(NRS)评分[4]、主诉疼痛程度、疼痛时间、镇痛疗效满意度。记录生活质量卡氏评分标准(KPS)[4]各项条目,评估疼痛缓解度,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轻度缓解(MR)和无效(NC)4个级别。数据收集后,比较治疗开始前与疗程结束的NRS评分提高值、KPS评分提高值、疼痛缓解程度、镇痛疗效满意程度、镇痛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病人NRS、KPS评分变化 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病人NRS评分提高值,评估病人疼痛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RS评分和KPS评分提高值比较

2.2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提高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疼痛缓解程度比较(见表2) 治疗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CR+PR)为80.33%,对照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CR+PR)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疼痛缓解率比较

2.4 镇痛疗效满意程度评估(见表3)

表3 镇痛疗效满意度

2.5 镇痛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比较(见表4)

表4 镇痛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

3 讨论

目前,西医对于癌痛的治疗主要通过WHO癌症三阶梯治疗,除此之外还包括放射治疗、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双磷酸盐等治疗方法。虽然控制效果尚可,但也不能完全控制疼痛。中医技术“简、便、效、廉”的优势在癌性疼痛控制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中医治疗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中药止痛疗效确切,但一般作用缓慢,个体差异大,可重复性差。针灸疗法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以其安全、无镇痛药物的成瘾性及毒副作用等优势,在癌痛治疗中日益发挥其重要作用,但其相对而言比较复杂,技术要求高,护士难以自行操作[9]。随着疼痛研究的发展,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探讨一种适合护士完成的中医护理技术来缓解癌性疼痛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医外治疗法之一耳穴贴压,已证实对术后疼痛、原发性痛经、腰痛等均具有较好的缓解疼痛的效果[10-11]。但在癌痛干预方面,疗效差异率较大。本研究根据生物全息理论,结合子午流注法,采用耳穴贴压干预胃癌疼痛,结果表明:与常规耳穴疗法相比,耳穴贴压结合时间疗法可更有效地缓解胃癌疼痛,降低胃癌疼痛病人NRS评分,提高生活质量,缩短镇痛药物起效时间并延长镇痛药物持续时间。

3.1 耳穴贴压疗法的理论基础 《灵枢·素问》篇曰:“耳为宗脉之所聚”。人体各脏腑器官在耳郭上皆有相应的代表区,并有规律地分布在诸耳穴上,耳穴即成为脏腑有病时耳郭上的反应点,由于内脏疾病所产生的冲动可增加脊髓的敏感性,该脊髓过敏区所支配的皮肤区会产生皮肤痛觉过敏带,故内脏有病能牵涉耳穴发生过敏、疼痛、立毛肌收缩等反应。中医认为癌痛的主要病机为经脉壅塞,即经络气血的病变(不通、不荣)是疼痛产生的基础[12-13]。因此,刺激耳相应部位,就可调整机体机能及阴阳平衡,通行气血,激发经气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3.2 耳穴贴压结合时间疗法可有效缓解胃癌疼痛 子午流注,即中国传统时间医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宝库中最具特色的文化科学资源,主要根据人体气血脏腑经络的开穴规律,配合天干、地支、阴阳、五行、五腧穴联合组成的一种逐日按时开穴治病的方法。根据子午流注理论,人体气血盛衰因时制宜,其在经络中的循行环流不息,似潮水涨退般,随着自然界气候变化而相应地产生变化。《医宗金鉴》中首次阐述子午流注歌诀曰:“每日寅时从肺起,卯时流入大肠经,辰胃巳脾午心火等”,由此可知,每日辰时(07:00—09:00)、巳时(09:00—11:00)正值人体气血行至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选择此时点按压耳部胃穴、脾穴可充分发挥两穴作用,起到明显的疏通经气、活血止痛之功[8]。另外,脾穴和胃穴与胃脏存在对应性的内在联系,当胃部发生病变时,在相当于胃穴处常常出现压痛敏感点,按摩这一区域,能通过疏通经络气血,以缓解胃平滑肌痉挛、肿胀,改善胃部的血流循环,调节胃的内环境的失衡、营养供给,达到较好的止痛效果[14]。综合以上观点,结合临床经验及疾病所属部位原则[15],本研究将脾穴、胃穴这两个耳穴点作为首选穴。

根据中医学理论及现代医学观点,神门穴有安神、镇静、止痛之功,属镇痛要穴,可调节自主神经,针刺或敷压此穴所引起的神经冲动,可影响迷走神经核等脑神经核发生反射,通过各脑神经调节头面、颈部器官和胸腹内脏的机能,从而缓解疼痛和治愈疾病[16]。依据西医学理论命名的交感穴,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和血管舒缩功能而止痛[16]。皮质下穴是调节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关键穴,对镇痛有较好作用[16]。故神门、交感和皮质下这3个耳穴作为本研究的选择主要配穴。本研究在三阶梯止痛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耳穴埋籽法在子午流注开穴时对胃癌疼痛进行治疗,能起到疏通经络止痛的功效,减轻病人疼痛的程度,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对癌性疼痛控制的满意度。

3.3 本研究的局限性 由于研究病例偏少,今后还要进一步开展基础研究和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明确耳穴埋籽法控制癌痛的疗效和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癌性疼痛提供新方法、新途径。

[1] 程庆华.老年胃癌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7):768-769.

[2] 张发宏,陈顾委,红照.手术治疗老年胃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学,2011,18(3):353-354.

[3] 张天泽,徐光炜.肿瘤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725-2730.

[4] 汤钊酞.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大出版社,1993:191-210.

[5] 周岱翰.临床中医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7-148.

[6] Zech DF,Grond S,Lynch J,etal.Validation o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uidelines for cancer pain relief:a 10-year prospective Study[J].Pain,1995,63:65-76.

[7] Ferrante FF,Bedder M,Caplan R,etal.Practice guidelines for cancer pain management.A report by the American Soe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Task Force on Pain Management Cancer Pain Section[J].Anesthesiology,1996,84(5):1243-1257.

[8] 胡皓.子午流注法耳针止痛[J].中国针灸,2006,26(7):502.

[9] 苏玉茜,王文萍.中医治疗癌痛不同给药途径的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6):17-18.

[10] 甘海红.耳穴贴压解除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J].当代护士,2010(8):56-57.

[11] 周恩妹,汤勇.耳穴埋针治疗肛门病术后疼痛6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5,14(2):51.

[12]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173.

[13] 明·戴原礼.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8.

[14] 姚立群,葛莉.耳穴预防化疗致消化道反应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4):580-582.

[15] 曹峰.从经络谈疼痛病机[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7(2):3-4.

[16] 黄丽春.耳穴诊断学[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4:74.

(本文编辑孙玉梅)

Effect evaluation on auricular plaster therapy combined with time therapy for gastric cancer pain

Chen Yuwen,Xu Jing,Yang Lihua(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of TCM,Jiangsu 210029 China)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编号:JDZX2015090;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编号:YSHL0201-29。

陈毓雯,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210029,江苏省中医院;徐静、杨丽华单位:210029,江苏省中医院。

R473.73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04.024

1009-6493(2017)04-0471-03

2016-03-21;

2016-11-16)

引用信息 陈毓雯,徐静,杨丽华.耳穴贴压结合时间疗法干预胃癌疼痛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7,31(4):471-473.

猜你喜欢
癌性癌痛耳穴
不同的护理合作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癌痛药物管理政策亟待优化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
麝蟾镇痛膏治疗150例癌性疼痛的系统评价
老年癌痛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消癥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38例
中医护理干预控制癌性疼痛的应用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