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孕期相关因素研究及干预策略

2017-02-22 09:26吴汉霞
护理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保健危险新生儿

吴汉霞,周 琴

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孕期相关因素研究及干预策略

吴汉霞,周 琴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孕期相关因素及干预策略。[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进行新生儿出生缺陷孕期相关因素的研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新生儿出生缺陷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呕吐是否影响生活、孕期是否用药、孕期睡眠情况OR 值分别为4.811,2.982, 2.630,说明呕吐较严重、孕期合并疾病、孕期睡眠每日小于6 h为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结论]重视婚前检查和孕期保健,抓住胎儿致畸敏感期,积极补充微量元素,营造良好的孕期环境,减少有害气体的污染和毒物的接触是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重要因素。

围产儿;新生儿出生缺陷;孕妇;危险因素

新生儿出生缺陷是指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两者共同作用于孕前或孕期,引起胚胎或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发生的解剖学结构和(或)功能上的异常[1]。新生儿出生缺陷是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的核心问题,是导致早产、死胎、死产和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先天性发育缺陷高发的国家之一[2],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11%,且呈逐年上升趋势[3]。本研究根据前期调查研究的结果,即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孕期相关因素调查研究[4],提出了相应的科学干预措施和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调查对象200例。病例组为产前诊断筛查出的先天缺陷胎儿100例,对照组为同期产前诊断无异常者100例。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4方面:①家庭情况;②孕早期情况;③异常生育史;④丈夫情况。所有收集的病例组新生儿出生缺陷均经医生明确诊断,对调查期间可疑病例由上级医生进一步确诊。所有调查问卷均采用双录入方法保证录入质量。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本情况 病例组围产儿母亲年龄18岁~42岁,平均年龄 26.39岁;初中及以下学历占49%,高中及专科占31%,本科及以上占20%。对照组围产儿母亲年龄20岁~40岁,平均年龄 27.45岁;初中及以下学历占38%,高中及专科占36%,本科及以上占26%。两组围产儿母亲年龄和学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新生儿出生缺陷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见表1~表3)。

表1 新生儿出生缺陷危险因素分析—卡方检验结果 例

表2 新生儿出生缺陷危险因素分析—t检验结果

表3 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分析—等级资料秩和检验结果 例

2.3 出生缺陷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以上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一步分析。以有无出生缺陷为应变量,将呕吐是否影响生活、孕期是否偏食、孕期有无合并疾病、孕期是否用药、孕期做B超次数、孕中期做B超次数、孕期是否坐过飞机、是否知道孕前检查和准备、家庭被动吸烟、孕期喝牛奶、孕期睡眠、丈夫是否患有糖尿病、是否婚前检查、孕期是否接受美容护理共15个自变量引入模型,其中孕期喝牛奶、孕期是否接受美容护理转换成哑变量。将各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该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为78.7%,模型的总体检验P<0.001。其中,孕期没有合并疾病为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保护性因素,而呕吐较严重、孕期用药、孕期每日小于6 h睡眠3个因素为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最后保留在方程中的变量结果见表4。

表4 儿童出生缺陷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据国内外多项研究报道:新生儿出生缺陷是遗传、环境、社会、行为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5]。本研究从母孕期相关因素出发探讨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可控因素,新生儿出生缺陷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呕吐是否影响生活、孕期是否用药、孕期睡眠情况的OR值分别为4.811,2.982,2.630,说明呕吐较严重、孕期合并疾病、孕期睡眠每日小于6 h为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我们希望通过对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影响因素分析,能将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危险因素降至更低水平,减少部分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建议如下:

3.1 重视育龄妇女优生知识的普及 建议采取多种健康教育形式,加强社会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墙报专栏、文图宣传品、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宣传倡导,向社会公众普及优生知识,包括优生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宣传做好出生缺陷防治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宜创新健康教育的方式和载体,针对育龄夫妇,充分利用互联网以及微博、微信等移动媒体传播出生缺陷防治知识,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组织咨询义诊和关爱救助,充分发挥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县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用,组织专家和医务人员深入乡村、社区,开展新生儿出生缺陷防治咨询服务和义诊,让更多群众受益。国内有多项研究表明:针对各种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原因或危险因素,若是在孕前以及孕期采取有效的、有针对性的防御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和控制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3.2 重视婚前保健工作的落实 由于当前国家政策因素对婚前检查的调整,相关民政机构对婚前检查的态度是采取结婚双方自愿接受婚检的原则,因此造成部分新婚夫妇对婚前检查的忽视。若从优生的角度而言,婚前保健应是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的第一道防线,婚前医学检查、卫生咨询和孕前卫生指导可以为新婚夫妇增长婚育知识,避免一些对孕妇和胎儿发育有影响的危险因素,为育龄夫妇筑起防御新生儿出生缺陷的第一道防线。所以,认为有必要加强对婚前检查的重视程度,开展婚前及孕前咨询,引导育龄夫妇选择最佳的受孕或生育时机,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准备怀孕前根据自身情况咨询有经验的产科医生后可选择性注射风疹、流感等疫苗,服用叶酸及微量元素等并在孕前期和孕早期适时接受健康指导。

3.3 做好孕期保健,营造良好的孕期环境 准备怀孕的妇女以及孕母要切实重视保健工作,在怀孕前采取戒烟、戒酒以及加强体质锻炼、补充叶酸、均衡营养等相应措施;准备做父亲的也应避免在孕前与有害环境因素接触,以利于精子的健康。妇女怀孕后应及时进行产检,做好各项孕期保健工作。孕期保健内容主要有:避免接触放射线,避免接触高温、噪音等环境,合理营养,预防感染,谨慎用药等。一般胚胎发育的第2周~第8周是致畸的高度敏感期[6],在此期间孕母无意或间接接触到的一些药物、病毒感染或放射线等均可通过干扰母亲的生理状况而对胎儿产生毒害。其中流感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是明确的致畸因子,孕早期感染这些病毒的孕妇其后代发生出生缺陷的比例明显增高[7]。也有报道孕妇暴露于流感、发热、抗生素及解热镇痛药物后对胎儿可能发生神经管畸形的影响[7]。孕妇妊娠反应较重者可导致孕期相关营养素摄入和吸收不足而影响胎儿发育[8],分析原因可能由于蛋白质及某些微量元素等对胎儿发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故各级妇幼保健人员认真地落实好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特别是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产前筛查,对早孕者引导其自觉、主动接受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干预,对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防治意义重大。

总之,新生儿出生缺陷一直是孕产妇保健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雾霾的发生,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新生儿出生缺陷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刚结束的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雷冬竹建议[9]:我国应增加婚前、孕前筛查项目,将产前诊断纳入医保体系,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家庭悲剧的出现。另外,将新生儿出生缺陷的诊断及治疗纳入医保范畴,各级政府应依托当地产前诊断中心,建立“婚检-孕前咨询-孕期保健-产前筛查诊断-新生儿筛查与诊断-儿童康复及随访管理”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只有从多方面共同干预,才能有效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患儿的发生,真正落实优生优育,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的素质。因此,抓住胎儿致畸敏感期,积极补充微量元素,营造良好的孕期环境,减少有害气体的污染和毒物的接触亦是本研究所提议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重要因素。

[1] 刘艳,刘启兰,胡娅莉,等.江苏省部分地区出生缺陷病患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18(9):81.

[2] 修晓燕,张荣莲,陈起燕.出生缺陷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7,18(5):400-402.

[3] 冉隆蓉,李春荣,巫霞.成都市2004~2006年出生缺陷监测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5):639.

[4] 吴汉霞,周琴.出生缺陷儿的孕期相关因素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11A):3494-3496.

[5] 陈英,任爱国,叶荣伟,等.强制婚检取消前后不良妊娠结局及其危险因素暴露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2):3147.

[6] 戚其玮,万加华,常云飞,等.青岛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12(171):726-729.

[7] 周华,徐耀初,喻荣彬,等.常州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2):1572-1573.

[8] 韩德岗.围生儿出生缺陷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5):111-112.

[9] 周楠.建议将产前诊断纳入医保体系[N].医院管理论坛报,2016-12-27(2-3).

(本文编辑孙玉梅)

Pregnancy-related factors of neonatal birth defects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Wu Hanxia,Zhou Qin
(Tongji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bei 430030 China)

湖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科研立项课题,编号:JS-2010011。

吴汉霞,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周琴(通讯作者)单位: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R473.71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04.036

1009-6493(2017)04-0503-03

2016-03-27;

2017-01-09)

引用信息 吴汉霞,周琴.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孕期相关因素研究及干预策略[J].护理研究,2017,31(4):503-505.

猜你喜欢
保健危险新生儿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喝水也会有危险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拥挤的危险(三)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