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业情绪与心理韧性、学习成绩的关系*

2017-02-23 11:18姜召彩徐兆军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学业成绩消极韧性

姜召彩徐兆军

①中国.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烟台) 264025 E-mail:jiangzhaocai456@163.com ②山东省烟台三中政教处

中学生学业情绪与心理韧性、学习成绩的关系*

姜召彩①徐兆军②

①中国.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烟台) 264025 E-mail:jiangzhaocai456@163.com ②山东省烟台三中政教处

目的:探讨中学生学业情绪与心理韧性、学习成绩的关系。方法:选取山东省3所中学初一至高二年级69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分别对中学生学业情绪与心理韧性进行测量。结果:与女生相比,男生体验到更多的积极低唤醒和更少的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积极低唤醒:t=2.77,P<0.01;消极高唤醒:t=-4.14,P<0.001);除了消极高唤醒(F=0.79,P>0.05),中学生的积极高唤醒(F=5.04,P<0.001)、积极低唤醒(F=10.46,P<0.001)及消极低唤醒(F=15.06,P<0.001)学业情绪均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不同学业成绩中学生在4种学业情绪上均差异显著(积极高唤醒:F=6.47,P<0.001;积极低唤醒:F=37.33,P<0.001;消极高唤醒:F=6.26,P<0.001;消极低唤醒:F=18.52,P<0.001)。学业成绩、心理韧性对积极学业情绪有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学业情绪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学业情绪关系密切,是影响学业情绪的重要变量。学习落后生的学业情绪应该引起更多关注。

学业情绪;心理韧性;学业成绩;中学生

学业情绪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的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高兴、厌倦、失望、焦虑、气愤等。它不仅仅指学生在获悉学业成功或失败后所体验到的各种情绪,也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日常做作业过程中以及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等[1]。已有研究发现,学业情绪不仅影响中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业成就等学习过程[2],还影响其自我概念、心理健康等[3]。中学时期是学习任务相对比较繁重的特殊时期。因此,了解中学生的学业情绪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心理韧性一直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课题。它指的是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4]。尽管研究者们对心理韧性的结构一直存在争议,但基本能达成共识的是影响心理韧性的主要因素包含个人能力与人格特质、家庭支持系统以及社会支持系统3个方面[5]。研究表明,心理韧性能增强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促进其主观幸福感,并有利于提升学业成就[6-7]。

Pekrun提出的社会—认知模型认为,学业情绪受到个体的认知评价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该模型假设社会环境、认知评价和学业情绪之间并不是单向关系,而是互为因果,认知评价可以影响学业情绪,学业情绪也可以反过来影响认知评价[8]。尽管前人的研究发现个体的自我认知、成就目标、认知能力等是影响学业情绪的重要因素[9],目前尚没有研究关注个体在面临逆境或挫折时的适应能力—即心理韧性与学业情绪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心理韧性怎样影响学业情绪?对学业情绪的影响有多大?本研究将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调查当代中学生学业情绪的现状,并探讨心理韧性与学业情绪之间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山东省3所中学初一-高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法,共发放问卷720份,回收有效问卷694份(96.40%)。其中初一119人,初二141人,初三130人,高一146人,高二158人;男生305人,女生389人;城镇551人,农村143人。

1.2 方法

1.2.1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采用胡月琴等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4]。该量表分为个人力和支持力两个因素,其中前者包含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3个因子,后者包含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2个因子。该量表共27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法,个别题目反向计分后,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弹性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支持维度的α信度系数分别是0.72、0.75、0.73、0.80和0.82,总量表的α信度系数为0.8。

1.2.2 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 采用董妍等编制的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1]。此问卷按照愉悦度与唤醒度将学业情绪分为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4个分问卷,共72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分数越高,表明体验到该情绪强度越高。在本研究中,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4个分问卷的α信度系数分别是0.83、0.85、0.83和0.90。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6.0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学业情绪及心理韧性的性别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级、不同学业水平中学生学业情绪及心理韧性的差异以及不同心理韧性水平中学生学业情绪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心理韧性与学业情绪的相关。采用分层回归检验性别、年级、学业成绩及心理韧性对学业情绪的预测作用。

2 结 果

2.1 不同被试特征中学生学业情绪及心理韧性的比较

表1所示,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男女生在心理韧性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积极低唤醒、消极高唤醒2种学业情绪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积极低唤醒情绪显著高于女生,而消极高唤醒情绪显著低于女生。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级中学生在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消极低唤醒3种学业情绪上存在显著差异(见表2)。不同学习成绩中学生在4种学业情绪及心理韧性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事后比较发现,中学生年级越低,成绩越好,越容易体验到更多的积极学业情绪和更少的消极学业情绪。

表1 学业情绪和心理韧性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s)

表1 学业情绪和心理韧性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s)

注:*P<0.05,**P<0.01,***P<0.001,下同

?

表2 学业情绪和心理韧性各维度在年级上的差异(±s)

表2 学业情绪和心理韧性各维度在年级上的差异(±s)

变 量1初一2初二3初三4高一5高二F事后检验积极高唤醒65.63±8.8 65.28±8.3 64.06±9.6 62.13±8.4 62.10±8.7 5.04***1>5,2>5积极低唤醒46.64±10.4 44.48±9.7 44.52±9.2 42.58±7.8 40.44±8.1 10.46***1>4,1>5,2>5,3>5消极高唤醒54.52±12.9 55.55±10.0 56.62±12.2 54.78±10.0 54.69±10.8 0.79消极低唤醒58.50±17.2 63.54±16.0 64.72±16.3 71.09±15.4 70.81±14.5 15.06***1<3,1<4,1<5,2<4,2<5,3<5个人力53.23±8.2 51.1±37.3 53.14±7.5 50.06±8.1 51.04±7.6 0.90支持力39.80±11.2 40.67±9.7 40.20±9.4 42.08±9.4 40.41±8.4 0.89

表3 不同学习成绩中学生学业情绪和心理韧性的比较(±s)

表3 不同学习成绩中学生学业情绪和心理韧性的比较(±s)

注:“事后比较”栏下面1、2、3、4、5分别表示1~10名、11~20名、21~30名、31~40名、41名及以后

变 量1~10 11~20 21~30 31~40 41及以后F事后检验积极高唤醒66.10±8.8 65.01±8.4 63.27±9.3 62.18±7.8 61.25±9.2 6.47***1>4,1>5,2>5积极低唤醒49.71±9.6 45.07±9.8 42.53±7.9 39.82±7.0 38.10±6.6 37.33***1>2,1>3,1>4,1>5,2>4,2>5,3>5消极高唤醒51.59±11.7 54.67±11.2 56.10±10.9 56.21±10.4 58.18±11.1 6.26***1<3,1<4,1<5消极低唤醒58.97±17.2 63.43±16.7 65.81±15.3 71.40±13.6 73.96±14.5 18.52***1<3,1<4,1<5,2<4,2<5,3<5个人力54.04±7.9 51.70±8.4 51.02±7.8 49.84±7.5 49.06±6.7 7.77***1>3,1>4,1>5支持力42.50±39.2 41.13±10.6 40.48±9.4 39.35±8.7 38.59±8.8 3.30*1>5

表4 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学业情绪的相关(r)

2.2 中学生心理韧性和学业情绪的相关

对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学业情绪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见表4。结果表明,心理韧性各维度与积极学业情绪(高唤醒、低唤醒)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学业情绪(低唤醒、高唤醒)显著负相关。

2.3 中学生心理韧性对学业情绪的影响分析

按照总分最低和最高27%的原则,将中学生心理韧性总分分为高分组(总分>102)和低分组(总分<83),以心理韧性水平的3种组别为被试间变量,对学业情绪各因子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心理韧性水平的中学生在学业情绪4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见表5。

表5 不同心理韧性水平中学生学业情绪的比较

表6 性别、年级、学业成绩及心理韧性对学业情绪的回归分析

2.4 中学生性别、年级、学业成绩及心理韧性对学业情绪的回归分析

以性别、年级、学业成绩及心理韧性为预测变量,以学业情绪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分层回归分析。第一层中依次纳入性别、年级、学业成绩,第二层中依次纳入个人力与支持力。由表6可见,性别对积极低唤醒和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有显著预测作用,年级对除消极高唤醒以外的3种学业情绪有显著预测作用。学业成绩、个人力、支持力对积极学业情绪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学业情绪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3 讨 论

本研究对694名初一至高二年级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男生的积极低唤醒情绪显著高于女生,而消极高唤醒情绪显著低于女生。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与男生相比,女生更容易受到消极学业情绪的困扰。并且本研究没有发现性别在心理韧性与归因灵活性上的差异,所以,学业情绪的差异更可能与男女在情绪体验与调控上的差异有关。与男生相比,女生情绪细腻敏感,对消极情绪更加关注[10],更容易体验到焦虑、羞愧等情绪[11],更容易使用自我责难、灾难化等情绪调节策略[12]。所以,未来研究应该更加关注女生的消极学业情绪,帮助女生学会使用有效的情绪调节方式。与先前的研究一致[1],我们发现除消极高唤醒情绪外,另外3种学业情绪在年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年级越高,体验到的积极学业情绪越少,尤其是高二学生。随着年级和年龄的增长,中学生感受到的学习压力增大,也更易察觉出父母对其学习上的要求与期望。所以对高年级学生的消极学习情绪疏导应该成为学校心理辅导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与大学生一致[13],我们发现中学生学业成绩越好,越容易体验到更多的积极学业情绪和更少的消极学业情绪。学习成绩对积极学业情绪有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学业情绪有负向预测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学业情绪可以预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消极学业情绪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负相关[14]。学业是中学生几乎每天都要面对的任务,所以,学业落后生的学业情绪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应该引起更多重视。

相关分析中,本研究发现中学生心理韧性的两个维度与积极学业情绪呈正相关,与消极学业情绪负相关。不同心理韧性水平的中学生在4种学业情绪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表明中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影响学业情绪。回归分析发现心理韧性对积极学业情绪有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学业情绪有负向预测作用。这一结果表明,心理韧性水平较低的学生,在面对学习困难或逆境时不能展现出良好的情绪控制,没有有意义的人际关系获取帮助或宣泄情绪,很难有效应对生活或学生中遇到的困难,更容易受到焦虑、羞愧、恼火等消极学业情绪的困扰。心理韧性包括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支持5个维度,分别表示青少年在逆境情境中的认知、情绪、行为以及所处环境帮助其抵御逆境、获得良好适应的有效性[4]。所以,研究者们可以从以上角度训练中学生的心理韧性,改善消极学业情绪,提高学习效率。目前,对心理韧性的训练主要集中在留守初中生、流动儿童等特殊群体[15-17],未来研究应该更多在普通青少年群体展开心理韧性训练。

本研究样本仅来自于3所中学,大部分为城镇中学生,所以研究结果对农村中学生群体的推广意义有限,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对农村中学生进行取样分析。另外,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被试对自身心理状态或学业成绩的报告都可能有主观偏倚。本研究采用横断研究设计仅揭示了心理韧性、学业成绩与学业情绪之间的相关关系,未来需要更多追踪研究确定这些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1]董妍,俞国良.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的编制及应用[J].心理学报, 2007,39(5):852-860

[2]孙芳萍,陈传锋.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10,33(1):204-206

[3]董文婷,熊俊梅,王艳红.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中国高中生实证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1):88-91

[4]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40(8):902-912

[5]Olsson C A,Bond L,Burn J M,et al.Adolescent resilience:A concept analysis[J].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3,26(1):1-11

[6]赵燕,张翔,杜建政,等.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抑郁及孤独的关系:心理韧性的调节和中介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 (3):512-521

[7]胡婷婷.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学业成就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1):1729-1731

[8]Pekrun R.A social-cognitive,control-value theory of achievement emotions[J].Motivational Psych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2000:143-163

[9]徐先彩,龚少英.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 2009,17(1):92-97

[10]Wiggert N,Wilhelm F H,Derntl B,et al.Gender differences in experiential and facial reactivity to approval and disapproval during emotional social interactions[J].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5,6(1372):1372-1381

[11]Kring A M,Gordon A H.Sex differences in emotion:Expression,experience,and physiolog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74(3):686-703

[12]肖晶,黄任之,凌宇,等.高中生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的性别差异[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9):670-676

[13]赵淑媛,蔡太生,陈志坚.大学生学业情绪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3):398-400

[14]刘影,刘佳佳,张扩滕,等.初中生学业归因方式、学业情绪与心理健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5):760-763

[15]童欢欢.心理弹性视角下留守初中生学业情绪的干预研究[D].合肥:安徽师范大学,2013

[16]张丽敏,田浩.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4,21(10):14-19

[17]郭磊,皮凤丽.团体咨询对提高大学生心理韧性的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4):602-606

The Relationship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Academic Emotions,Resilience and School-work Achievement

JIANG Zhaocai,XU Zhaojun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of Ludong University,Yantai264025,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middle school students’academic emotions,resilience and school-work achievement.Methods:This study investigated 694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hree middle schools in Shandong by using the Academic Emotions Questionnaire and the Resilience Scale to measure academic emotions and resilience respectively.Results: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The male students reported more positive achievement emotions and less negative achievement emotions than that of female studen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chievement emotions among grades.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also found among students of different school-work achievement.The resilience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positive academic emotions, and negatively with negative academic emotions.School-work achievement and resilience predicted positive academic emotions positively,and negative academic emotions negatively.Conclusion: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 between middle school students’academic emotions and resilience.Attribution flexibility is an intermediary factor between resilience and negative-high arousal academic emotion.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academic emotions of students with lower school-work achievements.

Academic emotions;Resilience;School-work achievement;Middle school students

R395.6,B844.2

A

1005-1252(2017)02-0290-04

10.13342/j.cnki.cjhp.2017.02.034

2016-11-11)

http://www.cjhp.com.cn/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编号:15DJYJ01);鲁东大学校级课题(编号:LY2015039)

猜你喜欢
学业成绩消极韧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基于回归分析模型的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研究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分析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高职生成就目标定向、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养方式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