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课前预习刍议

2017-02-25 19:18江苏省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7年6期
关键词:钟表课前预习重难点

江苏省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 李 淼

低年级数学课前预习刍议

江苏省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 李 淼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讲课之前要先备课,学生上课之前也要先备学,这就是预习。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课前预习是常规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有效的数学课前预习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通过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学习内容,了解学习内容的重难点,发现不懂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有目的地听教师讲课,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正视预习作用,指导预习方法

1.多种方式,培养预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数一数》之前,可以布置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的预习作业,让学生观察课本中的主题图,看一看图上画了什么,说一说图意,画一画圆、三角等图形。在教学《认左右》之前,可以让学生回家先认一认“左右”两个字,再认识身体中的左右各部分。在教学《分类》这一课之前,可以布置学生和家长一起逛超市的预习任务,要求学生留心观察超市中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这样摆放有什么好处?还可以布置学生回家整理自己的衣柜、书柜或者书包,用学生身边的“情境”呈现教学内容,增加数学预习的趣味性,调动他们数学课前预习的积极性。这些课前预习任务不仅为第二天的新课学习作了铺垫,也让学生进行了初步的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2.明确要求,指明预习方向

低年级学生初学预习时不知从何下手,这时教师要设计好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明确的要求去预习,能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较强。如在教学《认识钟表》前,两位教师分别布置了课前预习任务,但预习的效果完全不同。

教师一:请小朋友们,回家多看看钟表,认认时间,有疑问的可以请教老师、同学和爸爸妈妈。

教师二:小朋友们,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钟表,你们注意过钟表吗?今天就请大家完成三项预习任务:(1)观察钟表上有什么?(2)它是怎么走的?(3)你能读出它的时间吗?有困难的可以请教家长、老师和同学。

3.提炼步骤,掌握预习本领

其实预习的方法有很多,但如果一味地跟学生讲预习的方法,他们既不容易理解,又不便操作、运用,因此,教师要提供一些具体、简明、合理的预习步骤和要求,将方法化解在其中,引导学生逐渐地学会预习。下面简单呈现我的数学预习步骤。

第一步:“读”——细读教材,了解主题图中的内容,了解书上主题图的图意及每个信息的意思,一边读一边用笔把重点的地方划出来,认真加以理解,遇到自己易错易混淆的地方或者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作好记号。

第二步:“思”——思考方法,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理解例题,抓住前后的联系,看能否用以前的知识弄通,结合现在的知识与方法去理解每一步是怎么得到的。

第三步:“做”——动手操作,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摸一摸、画一画,在操作中获得直观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第四步:“练”——训练习题,总结自己的方法,检测自己预习的效果。学生在预习完主题图后,可以用自己的理解方法去完成课本中的练习,这样能验证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加深对新知的理解。

第五步:“补”——查漏补缺,巩固已学的知识。在预习时发现与新知有联系的知识有些模糊或遗忘了,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问同学和老师,进一步巩固学过的知识。

读、思、做、练、补这五个步骤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相互促进、互相渗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将一些简单易懂、自己有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并有了困惑和疑问。学生带着这些困惑和疑问走进课堂,师生共同探讨,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听课也具有主动性,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及时掌握反馈,优化课堂教学

预习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一座桥梁,教师要鼓励学生完成预习作业时多提出问题,既可以是预习过程中自己不理解的问题,也可以是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自己不同的想法等等。那预习后的数学课应该怎么教,怎样教才高效?会不会出现课堂难以驾驭的现象?这是教师最担忧的。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因此,作为教师要重视预习作业的反馈,以便进一步地确定当堂课的重难点、课堂知识容量的教学进度,做到对症下药,切实把握教学的起点。

对学生的预习过程或是结果,教师可以采取课前三分钟提问、做模拟习题、小老师等形式检查预习成果,并及时给予评价激励。这样做既让学生展示了自己的预习成果,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可以掌握学生是否真“理解”了,“理解”了多少,还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对于学生完全理解的坚决不讲,学生基本理解的稍加点拨,学生完全不理解或大多数不理解的作重点突破。这样通过预习,拉近了学生之间的差距,节省了教学时间,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新课的重点和难点上。

如:在教学《认识时分》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写一写钟面上的数,并在钟面上拨一拨自己认识的整时,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通过及时反馈,我发现学生已经知道了钟面的基本构造,并且大多数学生已经认识了整时。因此课堂教学时,对于这方面的内容我只是请小朋友自己上来介绍了下,而对于学生较难理解的时针和分针的走动着重进行了教学,学生由于预习在课堂学习时直面难点,大大增加了难点教学的时间,使我们有更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在质疑、操作、实验、探索中获得新知、丰富体验、求得发展、深化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适当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预习是“渔”,预习是“网”。预习不但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还可以最大程度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重视预习,必将使孩子受用终身。

猜你喜欢
钟表课前预习重难点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新课标下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丽娜认钟表
钟表的认识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做好课前预习
藏起来的钟表
奇怪的钟表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