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市砂梨产业恢复性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2-26 00:09史少凤杨小平曹礼芹
湖北植保 2017年5期
关键词:枝江枝江市全市

史少凤 杨小平 曹礼芹

(湖北省枝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443200)

枝江市砂梨产业恢复性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史少凤 杨小平 曹礼芹

(湖北省枝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443200)

枝江市地处长江三峡之末,荆江之首,位于江汉平原北缘,气候土壤极适合砂梨生长,为长江流域砂梨优势区域县市,其主产区为百里洲镇。枝江“百里洲砂梨”先后获得全国工商总局、国家质监总局、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识认证和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枝江砂梨规模化生产2004年达到高峰,面积6666.7hm2,产量25万t,产值超6亿元。砂梨产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南方地区砂梨面积、产量的增加,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消费档次的提高,本地砂梨受品种、品质和市场因素的影响,种植比较优势逐年丧失,种植面积逐渐萎缩。2014年枝江提出恢复性发展砂梨产业,到2020年面积恢复到3333.3hm2。现笔者就枝江市砂梨恢复性发展中需解决的问题及对策与同仁们作如下探讨。

1 砂梨生产现状

1.1 生产规模逐年扩增

全市现有种植面积1 600hm2,砂梨种植户4 800户,从业人员14400人。主栽品种有“黄花”,占种植面积的50%,“湘南”占25%,“翠冠”、“圆黄”、“丰水”、“金水”占25%;2014年全市砂梨面积仅为933hm2,随着国家棉花种植政策的调整,砂梨种植比较效益提升,砂梨种植效益为棉花的2倍~3倍,农民种梨积极性提高,2014年~2016年栽植面积每年以200hm2的速度递增。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梨农“高接换优”热情高涨,2015年~2016年全市“黄花”高接换优面积233hm2,高接换优比例占63%,“湘南”高换面积133hm2,占72%,品种良种优化水平大幅提升。

1.2 生产效益日益突显

2017年全市砂梨年总产量4.5万t,年总产值1.8亿元,占全市种植业总收入10%。砂梨667m2平均产量2.5t,每hm2产值13.5万元、纯收入9万元。梨种植户,户平梨收入3.75万元,人平纯收入8750元。从2014年始百里洲每年举办“梨花节”,年接待游客6万人次,带动第三产业增收6 000万元。砂梨产业与旅游业的携手为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增进了新的活力。

1.3 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砂梨生产规模的增大,栽培技术的改进,梨树产业的水平不断提升,枝江砂梨在国内市场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梨农在政府部门引导下,营销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设窗口”的方式走向国内外市场。目前主销湖北、广东、福建、广西、江西等19个省市,年销量3.5万t,产品供不应求,据近3年统计分析,年缺口3万t左右。近几年来枝江市电商发展迅速,也为砂梨销售提供了新的平台,2016年全市电商售梨达到5 000t,市场前景广阔。

2 砂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主栽品种老化,良种率低

目前主栽品种仍为中熟“黄花”、“湘南”,占总面积75%,这两个品种虽然易管理,产量高,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果皮红褐色,果形圆锥形,外观欠佳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市场竞争力差。2008年始,在全市推广高接换种技术,由于梨农护树惜产,高接不改冠,接芽荫蔽不发或发而成枝率低,新品种难以形成树冠,良种比例难以提升。

2.2 熟期集中,产销矛盾突出

中熟品种占75%,早、晚熟品种比例低,品种结构不合理。丰产年份中熟品种产量可达到 4万 t以上。上市时每天平均要销售3 000t以上(按每车20t计算需150车),梨农迫于无奈提早采果上市以延长销售期,影响了果品质量,价格起不来,效益难提升。

2.3 新技术、新模式推广运用率低

2008年开展砂梨“高接换种”以优化品种结构,至2016年实施面积533hm2,平均每年66.7 hm2,而取得成效仅266.7hm2;2013年从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引进“棚架”栽培模式,实施面积仅33.3hm2,2014年实施湖北省“砂梨标准园建设项目”66.7hm2,辐射面积仅 166.7hm2,2015 年从河北农大引进“砂梨高效省力栽培模式”,建示范园6.7hm2,辐射面积不足66.7hm2。新技术新模式推广运用率不足30%。

2.4 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品牌影响力不大

“百里洲砂梨”虽然取得地理标识认证,但在高档梨市场品牌影响力较小,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品牌价值。在市场营销方面,缺少果品营销实体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微经营的农户,以生产为中心,产后寻销路,由于信息不灵,只能在本地区内封闭经营,有的独闯市场亏本销售,有的产地相互压价促销,影响梨果的销售和价格。

3 砂梨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加大品改力度,优化品种结构

对现在老梨园以新换老,实施高接换种。一是改种必需先改冠,疏除中心领导干,改疏散分层形为自然开心形,三大主枝每枝接芽3个~4个,株接芽9个~12个,不影响接芽的辅养枝保留,两年即可恢复产量。二是品种定向,自2000年开始从南方、日本引进早、中、晚熟品种8个,通过试验示范,2015年经省市有关专家论证,确定“丰水、黄金、圆黄和翠冠”为砂梨调整的定向品种,目前全市有70%的梨园需进行高接换优。通过高换,使我市早中晚熟比例达到30:40:30,优良品种普及率达90%以上。

3.2 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实现提质增效目标

一是加强砂梨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重点推广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等先进技术,改传统的经验施肥为配方施肥,严格坚持“以树定产,依产计肥,诊断补缺,促控结合,以有机肥为主”的原则,以确保优质丰产。病虫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农业防治技术,控制和减少病虫危害。疏花疏果是控制大小年结果,提升果品外观和品质的有效措施。套袋时必须严格把握先疏果,彻底防治病虫害、优选果袋、适时套袋等环节,力争两年内全市砂梨标准园达到666.7 hm2。二是新栽培模式的推广运用,“棚架式栽培”、“宽行密株栽培”等新模式具有成形快、光照好、管理方便、优质丰产和省力高效的优点,力争两年内推广面积达到333.3hm2。

3.3 加强营销体系建设,扩大枝江砂梨市场份额

一是健全信息网络,把握市场脉搏,分析产销动态,引导梨农生产、销售。二是充分发挥相关企业、合作社、经纪人、生产大户的作用,引导鼓励他们内引外联,设立窗口,走向国内外市场。三是做好产后处理,严把质量关,分级包装,提升档次,赢得消费者信赖。

3.4 加强品牌宣传,不断提升“百里洲砂梨”的影响力

“百里洲砂梨”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识认证和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本身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要加强宣传,积极组织市内外果品营销商、超市和媒体,召开枝江砂梨推介会,积极参加各种果品展销会、博览会。通过果品展示,与外地客商建立联系,不断扩大枝江砂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拓展销售市场,引导我市砂梨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661.2 文献识别码:A

1005-6114(2017)05-001-003

2017-06-07

史少风(1965-),女,农艺师,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1419018412@qq.com,Tel:18086241916。

猜你喜欢
枝江枝江市全市
枝江柔雅白酒风味成分剖析
枝江石油的一次远足
枝江市农村合作金融试点经验与不足
县域资源产出率核算体系研究
True Joys in Life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加强枝江市动物产地检疫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