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对话:高中英语课本剧教学实施原则与策略

2017-02-26 07:44何雪莲
教师博览 2017年2期
关键词:课本剧师生文本

何雪莲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衢州324000)

多元对话:高中英语课本剧教学实施原则与策略

何雪莲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衢州324000)

在教学策略上,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加强对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以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准确自如地运用语言。对话式教学强调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主体,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对话式高中英语课本剧教学可以让学生真正以教学主体的身份参与课堂,与课文文本、教师、同学之间展开多元对话,在编演剧本的轻松环境中实践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对话式教学;课本剧;策略

外语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活”就是要把抽象的英语语言文字转化成具象的有声有色的交际工具,学习者可以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把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应用于实际。“动”是指要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动感的肢体语言和言语交际活动,更有效地去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由此,英语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和开展多元对话的过程。这对传统的以应付高考为目的的灌输式高中英语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以对话式教学为特征的英语课本剧教学,在某种意义上真正满足了这种需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改编剧本,通过角色分工和小组合作把故事的情节生动形象地表演出来,进而建设一种“充满洋味”的课堂文化。

一、对话式教学内涵与特征

(一)对话式教学的内涵

对话式教学是在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逐渐兴起的一种教学新理念和新方式。最早由被称为“拉丁美洲的杜威”的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中提出。他极力提倡“对话式教学”,批判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认为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最主要任务是听教师讲,把教师讲授的内容储存起来,是一种“银行储蓄式”教育。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应该是对话式的,教学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1]在“对话式教学”中,师生双方共为教学主体,师生进行平等、民主、积极、真实的相互交流,反映了弗莱雷的“解放教育观”。

(二)对话的实质

弗莱雷认为,作为人类现象的对话,由行动和思维两个基本要素构成。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关联,不能截然分开。对话是一种对世界进行改造的创造行为,说话是所有人的权利,而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的特权。说话是人们对世界“表态”、发表“意见”,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种行为表现,任何人都没有只对他人说话而剥夺他人说话的权利。[2]对话,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它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弗莱雷认为,对话的产生需要以下基础和条件:(1)平等;(2)爱;(3)谦恭;(4)信任。具备了这些条件,对话才是一种双方的平行关系,被压迫者只有夺回和拥有话语权,才能平等地展开对话。[3]由此,对于教师而言,如果不爱生活、不爱世界、不爱学生,师生之间的对话就难以进行。如果教师缺少一定的谦恭之心,而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俯视学生,学生就没有和教师一样的平等话语权,师生之间就会缺少彼此的信任,对话就不能平等地进行。

(三)对话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对话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对话是平行的双向交流;(2)对话的关键是提问;(3)对话需要合作。弗莱雷认为,在教学中,师生间需要对话,对话是教育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

首先,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是师生间的双向交流。这种对话是平行、民主、平等、真实和积极的交流,是一种交互活动。师生双方互为教学主体,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参与交流,为了共同的目标进行互动、共同成长。

其次,对话是教育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而提问则是使对话富有成效的关键。教师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问题的提出者,是学生思维的启发者。弗莱雷认为师生对话的目的是形成批判意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符合一些要求:提出的问题能够激起思考;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励学生;通过提问,学生不仅会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对答案提出疑问。[4]

再次,教学中的对话需要师生之间的合作。在对话式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对话双方都是教学的主体,共同去揭示、改造世界。这个过程是师生双方合作的过程,是师生双向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教学过程是生成的而不是预制的。对话式教学的核心理念是教育的人文关怀,从奴化的教育走向自主的教育,对学生的教育功能是平等、自主、包容、共享、多元、创新。

二、对话式教学理论在高中英语课本剧教学中的体现

(一)课本剧体现了“对话式教学”的教学理念——师生主体

英语课本剧,是立足于教材,结合英语教学的课堂内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集“教、学、编、演”为一体的教学活动。它突出了英语学科的实践性特点,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突出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理解、编排和表演剧本。开展英语课本剧教学对于巧用教材、活化课堂、激发兴趣、创设语境、提升语用、紧密关系都有潜在的优势。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表达能力,能够就某一主题用英语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课本剧的编排和表演,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亲自去感知和体验语言。英语课本剧的解读、编排和表演过程正是师生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互为教学主体,共同改造课本,完成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对话式教学”中师生都是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课本剧凸显了“对话式教学”的价值核心——人文关怀

在“解放教育观”的指导下,“对话式教学”是一种旨在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唤醒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塑造学生创新品格、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形成学生创新能力和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思想,其核心理念是人文关怀。[5]轻松愉悦的环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习潜能。英语课本剧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又具有安全感的语言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是学习的组织者、协调者、创造者。他们创作自己的剧本,表演自己的设想,在编演中寻找知识、创造意境、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表演是一种自由、自如的学习体验,减少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敢开口表达的紧张与焦虑,舒缓了心理压力,让他们在表演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尝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积极参与教学,使教学回归到“以生为本”,实现教育的人文关怀。

(三)课本剧突出了“对话式教学”的基本特征——交流合作

英语学科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英语教学的强交际性特点,但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高中英语教学往往以“讲授式教学”为主要表征,学生以应试为目的,以做题为手段,欠缺英语语言交际环境。英语课本剧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多方位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促进学生与剧本人物、与教师、与同伴之间的沟通和心灵交流。为了编演剧本,学生要细读剧本,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语言文字,与剧本进行交流;还要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解读剧本中人物的对话原意,展开想象,融进自己的情感和个性化语言,用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配合英语言语进行表演。在这个变“死的课本知识”为“活的演出语言”的交际实践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发挥想象、相互协调、培植情感,与剧本、教师、同伴开展多元对话与合作式交流,发挥创造才能,根据各自的英语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个性所长,互补有无,攻克难关,合作发展。

三、对话式高中英语课本剧教学的基本原则

英语课本剧是学生实践英语知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习自主性和审美情趣的载体。在英语课本剧的编演过程中,学生要用正确和恰当的语言改写课文、为故事的发展构建合理的情节、设计动态的肢体语言和优美的舞台背景,无处不体现学生的自主创造和对课文的独特阐释。课本剧教学由此具有“形式活泼新颖”“内容丰富时效”“表现多样生动”等特点。[6]因此,在进行高中英语课本剧教学时,要遵循过程性、自主性、多样性、创新性等基本原则。

(一)过程性

英语课本剧教学强调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语言、学习语言、使用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以认识和心理体验课文剧本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内容为语言输出对象,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得以表现,具有很强的过程性特征。在理解课文、用英语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真实具体的英语语境中检验其语言表达能力、情感展示能力和表演能力,是学生实践和运用英语知识的很好途径。因此,教师在英语剧本的教学设计上,要注意难度上的循序渐进;在教学实施上,注重表演内容的完整性和英语语言交际功能的达成程度,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少纠结于个别语言词汇的运用;在教学评价上,要以过程为导向,综合考虑学生的不同英语水平和能力,以保护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自主性

课本剧编排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个体积极参与,具有学生参与教学的自主性特点。在进行课本剧教学时,教师要尊重学生对课文剧本的理解,让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要充分考虑和挖掘高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对剧中人物的自我见解,独辟蹊径,建构个性化新剧本,展现个性,突出学生主体性。教师在学生遇到文本理解和编排困难时,给予适当帮助与指导,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一起理解课文、编排台词、参与课本剧的创作。

(三)多样性

英语课本剧教学的自主性会造成不同学生、不同学习小组对课文理解和改编的多样性。因此,教师充分认识高中学生思维方式从稚嫩逐渐走向成熟的特点,不管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对学生的不同理解方式和表现形式都要加以肯定和表扬,而不要求千篇一律。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多方位、多角度挖掘人物形象、赋予人物情感、复活人物生命,鼓励多样化编演课本剧,达到“以演促读、以演促学”的学用结合的语言教学目的。

(四)创新性

英语课本剧来源于教材,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教材内容。在高中英语课本剧教学中,教师要不拘泥于教材,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教材的基础上选取和组织材料进行创新改编,增强课文的趣味性,让一百个学生有一百个《百万英镑》剧本,一千个学生创造出一千个哈姆雷特。让学生在他们自己创设的轻松语言环境中、在剧本表演过程中轻松地学习英语,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内在潜能,诱发创造欲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对话式教学”在高中英语课本剧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开展多元对话式阅读,理解课文主题

“对话式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又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在英语课本剧教学中,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的主体,课文文本是客体。阅读理解课文的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多元对话过程。

1.师本对话

教师在备课时,要与文本内容进行对话,把握文本中的语言和结构难点,解读文本中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差异;还要与文本作者展开对话,了解文本的写作背景、作者的语言风格和写作意图。只有与文本开展了充分的对话,教师才能够帮助学生疏通词汇、分析语篇结构、把握文本精神,做到课堂上的游刃有余。

2.生本对话

在进行剧本编演之前,学生首先要解决语言困难、深刻理解文本、完成对文本的知识建构。高中学生一般都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解决词汇方面的障碍,可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寻、看课文注解、借阅相关小说等途径了解作品的故事梗概、背景知识和作者写作风格。

3.师生对话

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对文本中生词新句的掌握程度和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对文本中的重点词汇进行疏通,帮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词汇。教师还可以找出相关剧本的影视作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不同的角色活动,细细品味影片中的精华部分,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在欣赏影片的同时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仿影片中的精彩对话及台词,学习掌握影片中的有用交际语言,为编演作好准备。

4.生生对话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相对开始成熟,因其性格、经历和已有知识储备的不同,对文本的见解也会有所不同。不同的见解会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度思考,找到对文本理解的不同突破点。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活动,解读文本,阐释角色。在这个小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的自我对话会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去思考文本中的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特征,在语言和主题上完成对文本的认知加工。

(二)搭建对话式合作平台,改编教材剧本

课本剧表演不能全然照搬书本或一字不落地背书。对剧本的成功改编需要理解剧本,也就是说要理解课文中的每个人物的性格以及他们的语言风格,更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深切体会作者塑造该形象的目的,甚至还要洞察每一个故事情节中作者如此设置的意图。为了能够成功改编教材,学生必须准确把握课文主旨,深入理解文章大意,具备编演的知识储备能力。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搭建对话式合作学习平台,在文本解读阶段就成立学习小组,让学生共同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合作中产生信任、磨合角色。

以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Unit3 TheMillion Pound Bank Note”的阅读课为例,学生可根据剧中的第一幕的第三场和第四场进行编演。教师可以按不同英语水平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由4—6名成员组成,成员必须是ABBC模式,即A优秀生,B中等生,C潜能生。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和个性特点选择合适的表演角色。程度好的同学承担较难的任务,程度弱的同学承担较易的角色,让每个学生在准备过程中都有用武之地,发挥各自所长,互帮互助,相互学习。在改编剧本前,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学生找出文中的人物,对其对话部分进行改编,提醒学生在改编时不要忘记加入旁白的台词和必要的舞台说明。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要求每个小组分头合作提供“TheMillion Pound Band Note”的剧本文稿,提醒学生积极准备各种道具,如饭馆招牌、啤酒、食物、服装、道具纸币等,同时尤其要注意那些胆怯害羞和英语成绩较弱的学生不被冷落,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这个活动中尽量发挥出特长。

(三)共享对话式主体体验,展示表演才能

高中英语新课标把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强调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主动实践”。[7]英语课本剧教学让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自主地去探究课文,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小组剧本表演。在“The Million Pound Band Note”的课本剧表演阶段,课文经过学生加工进入表演,学生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课文的独特体会与理解相结合,围绕剧情的发展和表演的推进,学生的个性在动作、表情、对话中得到体现,英语水平也在表演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表演时根据表演场景的需要,对道具进行精心准备,如桌椅的摆放、造型如何布局、啤酒就以饮料来代替、百万英镑用精美的卡纸制作等等。还可以在饭店吃饭时配上优美的轻音乐,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快速进入最佳表演状态。因为每个小组的表演不同,各小组之间就有了比较,产生相互学习的愿望,共享对文本的不同解读,在尝试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究。

(四)进行对话式效果评价,渗透批判意识

在编演英语课本剧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把课文内容揣摩透彻,通过阅读、质疑和研讨把握课文主旨,然后再改编课文剧本,设计舞台背景和表演动作,用表演的形式把课文内容表现出来。整个编演过程是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主动参与过程和多元对话过程。因此,在评价课本剧的教学效果时,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各小组的“编、演”状态和程度上,而要关注每个环节中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对学生参与编演中的情感、行为适时点评,进行积极评价。表演结束后,教师可对各个小组进行评奖与颁奖,评委可由各小组代表、教师和所有观众学生组成,用投票方式决定结果。评奖旨在鼓励所有参与这一活动的学生,最后由评委学生代表选出“最佳表演奖”“最佳小组奖”,还可以设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等,对全体获奖者给予一定的奖励,获奖者还需发表获奖感言。活动结束后,在班级“英语角”栏内贴上学生表演的照片,并附上他们自己的感言,以此经常激励学生继续努力。这种让学生自己参与的对话式评价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进行评价的模式。在评价对象上,更注重对学生参与过程中的“知、情、意”的评价;在评价形式上,更重视形成性的过程评价;在评价主体和方法上,教师和学生共为主体,重视多样性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反思、在合作中质疑,培养批判性思维。

五、结语

对话式英语课本剧教学让学生把抽象的英语语言文字转化成形象的身体表情与课堂师生活动,让平等、对话、民主成为课堂的关键词,符合我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对教学理念、设计思路和教学目标提出的新要求。它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教材课文的深层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整体英语语言和文学素养,提升跨文化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内驱力。实施英语课本剧教学并非想象的那么困难和遥远,只要教师能够以对话的心态对待学生和课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智慧与创造欲望,师生都可以从这种教学实践中感受快乐、体验成功,为高中英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快乐新元素”,为学生创设一个实践语言、表现自我、超越自我的活动空间和展示平台,提高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跳动的舞台。

[1][2]Freire Paulo.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M].New York:Seabury Press,1970:97-107.

[3]刘天娥.试论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及其现实意义[J].教育探索,2008,(03):140-141.

[4]黄志成,王俊.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01,(06):57-60.

[5]王红菊.弗莱雷“对话式教学”的核心理念及实施策略[J].泰山学院学报,2004,(01):110-112.

[6]毛慧.从以内容为依托教学模式看课本剧在基础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2013,(12):152-154.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范 蓝光喜

何雪莲(1976—),女,浙江衢州人,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课本剧师生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