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习惯,影响牙齿健康

2017-02-26 09:24覃静,郑树国
父母必读 2017年9期
关键词:过长奶嘴安抚

喂养习惯,影响牙齿健康

喂养习惯和牙齿健康,看似不搭界的两件事,其实密切相关。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因为你的喂养习惯,导致孩子的牙齿出现龋齿或排列问题!

喂养习惯不当,殃及牙齿

让孩子躺着喝奶

让孩子自己拿奶瓶喝奶

孩子自己能拿着奶瓶喝奶了,爸爸妈妈会觉得这是孩子的一个大进步。其实,让孩子自己拿着奶瓶喝奶,会影响他的牙齿发育。因为孩子的力气没那么大,很容易使整个奶瓶的重量都压在上唇,上唇经常受到压迫,无法正常发育,就会长成“地包天”。

奶瓶、安抚奶嘴使用时间过长

孩子1岁以内都有吸吮的本能,他感到害怕、饿了、困了、缺乏安全感时,给他喂奶或用安抚奶嘴可以让他很快平静下来。但是,如果孩子使用奶瓶或安抚奶嘴的时间过长,会影响他牙齿及牙床的发育,有可能导致咬合不正。

喝夜奶时间过长

孩子出生后的前6个月,还不能睡整觉,这时孩子喝夜奶很正常。而且孩子通常6个月左右才长牙,所以患龋齿的风险并不大。但如果孩子6个月以后甚至1岁以后还喝夜奶,就会增加乳牙患龋的风险。

喝完奶后不喂白开水

二是适应消费需求变化抢抓新型供给。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呈现多层次、个性化、体验式等新特征,对安全环保、便利快捷、文化价值、精神享受需求扩张。要抓住机遇培育新动能,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新业态,在绿色农业、生物医药、海洋科技、人工智能、洁净能源、大数据科技、现代服务等未来型先导型产业进行产业链式精准布局,促进园区规模化生产。

每次孩子喝完奶之后,给他喂几口白开水,可以起到冲刷口腔、冲掉牙齿上的残留物的作用。这个简单的举动可以预防孩子患上龋齿。如果没有这个习惯,奶渣残留于牙齿上,会导致患龋的风险大大提高。

让孩子含着乳头、奶瓶入睡

哄孩子睡觉时,有的爸爸妈妈习惯让孩子含着乳头或奶瓶,喝着奶就睡着了。孩子含着乳头或奶瓶入睡后,唾液分泌减少,吞咽功能减弱,奶渣可能未吞咽而留在整个口腔中,使口内所有萌出的牙齿全部浸泡于奶渣中,时间久了,就会出现龋齿。

用甜水、饮料代替白开水

孩子不爱喝白开水怎么办?加点糖吧,或者干脆让他喝果汁、甜饮料。孩子长期喝这样的甜水,发生龋齿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不卫生的喂养习惯

有的家长,尤其是老人,喜欢直接用嘴吸一口奶嘴,试试奶或水的温度是否合适,或将大块的食物咬下一小块给孩子吃。这种喂养方式会将家长口内的致龋细菌及其他致病菌传播给孩子,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健康问题。

食物过于精细

现在多数家长为孩子准备的食物过于精细,偏向于软食和较黏腻的食物。过于精细的食物不需要咀嚼就能咽下去,孩子不咀嚼或咀嚼不用力,会减少牙齿啃咬这一生理功能的锻炼,影响颜面部骨骼的发育,有可能导致牙齿替换时新牙萌出而乳牙未掉或牙齿排列不齐。而且,粗纤维的食物在咀嚼过程中对牙齿有一定的清洁力,而软黏的食物更容易附着在牙齿表面,难以清洁,所以,给孩子经常吃又软又黏的食物还会增加牙齿患龋的风险。

用改变拯救牙齿

6个月以后:逐渐停掉夜奶。这个月龄的孩子渐渐能睡整觉了,这时再喂夜奶,会打断孩子的睡眠,不利于生长发育,因此,孩子6个月以后,可以慢慢停止喂夜奶了。

6个月以后:循序渐进加辅食。按时给孩子加辅食,而且要从细到粗,从稀到稠。长出磨牙后,要让他学习咀嚼,让牙齿得到锻炼,才会长得结实。

1 岁以后:●逐渐停止使用奶瓶。给孩子准备一个带吸管或者鸭嘴的杯子,让他用这样的杯子喝奶、喝水,不再使用奶瓶。●不吃手、不用安抚奶嘴。大多数孩子在6~9个月之间会自然地放弃安抚奶嘴,吃手也会大大减少。到了1岁以后,应该逐渐停止使用安抚奶嘴了。爸爸妈妈可以用其他有趣的事情分散他的注意力,给他找点儿事干,让他的小手忙着干别的事,就不会放进嘴里,也不会找安抚奶嘴了。

重点提醒

● 让孩子躺着喝奶,或孩子自己拿着奶瓶喝奶,牙齿容易长成“地包天”。

● 使用奶瓶或安抚奶嘴的时间过长,会影响他牙齿及牙床的发育,有可能导致咬合不正。

● 喝夜奶时间过长、喝完奶后不喂白开水、含着乳头、奶瓶入睡、经常喝甜饮料,都会导致龋齿的发生。

● 不卫生的喂养方式会将家长口内的致龋细菌及其他致病菌传播给孩子。

● 总是吃太软、太细的食物,有可能导致牙齿替换时新牙萌出而乳牙未掉或牙齿排列不齐。

猜你喜欢
过长奶嘴安抚
我和“奶嘴”的断舍离
奶嘴如何清洁消毒
睡眠安抚物需要戒除吗?
宝宝可以用安抚奶嘴吗
包皮过长早“环切”
怀乡
小赛和奶嘴
请不要不理我,好不好
包皮过长一定要手术切除吗?
娃又情绪失控了?试试这一招,瞬间安抚暴走的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