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条标准衡量有病无病

2017-02-26 18:38王荣华
益寿宝典 2017年11期
关键词:健康人润泽灵枢

文/王荣华

十四条标准衡量有病无病

文/王荣华

预防疾病,除重视养生外,还要经常根据健康人生理特征来预测是否有了病患,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把疾病消除于萌芽状态。健康人生理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眼睛要有神。所谓有神,是指目光明亮,视物清楚,眼睛转动灵活,人们常常用“水汪汪”来形容。目光炯炯有神,说明人体视觉器官与大脑皮质生理功能良好。俗话说:“眼是心灵的窗户。”即中医所谓“神藏于心,外候在目”。祖国医学认为,眼与人体五脏六腑功能皆有关,因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这说明眼睛是脏腑精气汇集之地,脏腑虚衰,必影响于眼;相反,眼睛有病,也反映了脏腑病变。如《灵枢·论疾诊尺篇》里说:“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意思是,目眦赤为心火,白睛赤为肺火,黄为中焦湿热,目珠肿为肝火,眼睑红肿或湿烂是脾胃湿热,全目赤肿是肝经风热,目色暗晦为肾虚。

二是面色宜红润。《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意思为面色是人体五脏气血外荣,气血旺盛,则面色荣润:若气血衰减,则色泽枯槁。也正因为病色出现是内在脏腑病变反映,因而它和病因、证候联系起来,可以观察多种病变。《灵柩·五色篇》总结力“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这是古人通过临床体验出的结论,具有实际意义。中医学还认为,面部青色,主风,主寒,主惊风;面部黄色主湿;面部白色主虚。鉴别面色是否正常,主要应依据面部是否失去润泽光彩而枯槁;肤色深度是否较平素明显变化而暴露。《素问·五脏生成论》说:“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

三是呼吸应微徐。微徐指人的呼吸从容不迫,不疾不徐。《难经》认为:“呼出心与肺,吸入肝与肾。”这说明呼吸与人体五脏六腑功能密切相关,为健康重要标志。现代医学认为,呼吸困难常见于肥胖、贫血、各种肺疾患者及心脏病患者。当老年人患心脏病,特别左心衰竭时,对呼吸困难往往习以为常,然而这确乎是个重要症状,特别夜间突发呼吸困难,常需紧急处理。

四是语音要洪亮。《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说明肺主气,而声由气发,故声音洪亮,反映肺功能良好。若语言低微,气短,说明肺气不足。若发不出音来,称为“失音”,有虚实之分。见于外感风寒、风热或感邪后又伤于饮食等,多属实证;见于内伤,肺肾阴虚,津液不能上承,多属虚证。

五是情绪常稳定。情绪稳定指七情和调又酬和喜怒。《灵枢·本神篇》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和喜怒而安居处,如是则……长生久视。”久视,久活也。命能长久,首要一条是和喜怒,这是因为情绪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及预防起着重要作用,对外界情志刺激和蛊惑,要善于通过调节感情,如和喜怒、去忧悲、节思虑、防惊恐等排除杂念,消除或减少不良情绪对心理和生理影响。

六是腰腿灵便。俗话说,人老腿先老,未老腰先病。腰腿灵便,步履从容,则证明筋肉经络、四肢关节皆很强壮,有独立生活能力,有利于抗老防病。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惫矣”,即是若肾气充足,则筋骨健壮、腰腿灵便、活动自如;若肾虚者,腰酸腿痛、步履艰难,严重者,可致弯腰驼背。

七是二便正常。亦有人云:“前门松,后门紧。”前门松指小便正常而通畅,没有阻碍,控泌有常,说明泌尿系统正常;后门紧指肛门括约肌紧张度良好,肠道无特殊性疾病。《素问·五脏别论》说:“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魄门即肛门,大便由此扫出。五脏使是说魄门生理功能与五脏之间有密切关系,为五脏所使役。具体说,魄门启闭要依赖心神主宰,肝气条达,脾气升提,肺气宣降,肾气固摄,方能不失其常度。水谷不得久藏,是说经过肠胃消化吸收后剩下糟粕既不能不藏又不能藏得太久,不藏是指大便泻泄,久藏是指大便秘结,无论大便秘结还是泻泄,均反映了脏腑功能失常。

八是牙齿竖固。齿为骨之余,而肾主骨,所以牙齿坚固,反映肾气、肾精充足。若肾精虚衰,则牙齿脱落或枯槁不荣;若属血虚,则齿色白而不泽;若阳明热盛而津液受伤,则齿干燥如石。

九要不胖不瘦。中医学认为,胖人多气虚,多痰湿,易患中风、消渴病;瘦人多火,易患劳嗽。现代医学认为,过胖可增加肌体负担,大量脂肪在腹腔沉积,使横膈抬高,使心脏和肺脏活动范围受限。过瘦者可因肌体营养不足,或消耗太大,储存太少,过瘦常为某些疾病后果,如糖尿病等。

十是脉象缓匀。缓,和缓;匀,均匀。此指人的脉象要从容和缓,不疾不徐。因为气血在脉道内运行,所以脉象正常与否,能反映气血运行。《素问·调经论》指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可见,通过评脉能发现是病者还是健康人。

十一是头发润泽。中医学认为,“发为血之余”,而肝藏血,所以头发是否润泽,反映肝的藏血功能,头发好坏又赖肾的精气盛衰,如《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其华在发”。因此,头发生长、脱落、黑白润泽又反映了肾气状况。

十二是双耳聪敏。《灵枢·脉度篇》说“肾气通于耳”,说明听觉与肾有内在联系。《灵柩·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这说明入体各部病变时,皆能通过经络而反映于耳部,耳与全身组织器官有密切关系。

十三是记忆良好。《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髓海充盈,则精力充沛,记忆力强与分析理解力好。反之,肾气虚弱,髓海不足,则记忆力减退,分析判断力差,为衰老之象。

十四是食欲正常。因“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所以饮食多少直接关系脾胃盛衰,食欲正常则为健康;食欲减退,新病多为伤食或外感发热,久病多属脾胃虚弱或肾阳不足:若食欲亢进,消谷善饥,属胃火亢盛;饥而不食,多为胃阴不足;病中能食,是胃气未伤,预后较好。

上述十四条为健康人必须具备,也可说这是健康人生理特征,可根据这十四条标准来衡量有病无病,若有一条或几条不好,则应及时调理,或找医生诊治。

猜你喜欢
健康人润泽灵枢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基于16S rRNA测序比较探讨气虚证患者与健康人的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
倾心之吻
An Interesting Class:贾润泽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与健康人粪菌群的对比
郑润泽作品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智慧简约,人文润泽——我的教育教学追求
采采卷耳
化学位移MRI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人胰腺脂肪含量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