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例川崎病合并关节炎患儿的治疗及预后分析

2017-02-26 15:22郭爱红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川崎急性期国药准字

郭爱红

(西平县人民医院 儿科 河南 驻马店 463900)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也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node syndrome,MCLS),是一种多发于小儿的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多表现出淋巴结肿大、皮肤黏膜出疹、多发性动脉炎等主要症状,对患儿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均可造成不利影响[1-2]。据统计,1/3的KD患儿于发病后10 d内出现关节痛、关节炎等症状,其中肩、髋、膝等大关节均可受累[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62例川崎病合并关节炎患儿的治疗及预后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6年5月西平县人民医院治疗的62例KD合并关节炎患儿临床资料,其中女29例,男33例;年龄5个月~11岁,平均(5.98±2.23)岁。临床表现:发热62例、眼结膜炎59例、口唇皲裂及杨梅舌56例、颈淋巴结肿大30例、腹泻/腹痛4例、肝脏肿大36例、窦性心律不齐7例、关节积液7例;入选患者均表现出大关节损伤,主要包括踝、腕、膝、髋、肩等关节。经心脏彩超检查亚急性期、急性期冠脉损伤各有3例、8例,其中急性期冠脉损伤中合并冠脉瘤1例,经实验室检测可见血支原体抗体阳性者15例。

1.2入选标准

1.2.1纳入标准 依据日本MCLS研究委员会提出的相关标准,其中典型KD诊断标准:患儿发热>5 d,并伴有下列任何4项症状则可确诊为KD:①急性期掌跖红斑,并可于手足部位见硬性水肿,恢复期则可见指趾端膜状脱皮;②非化脓性眼结合膜充血;③舌乳头可见草莓舌样,唇皲裂充血,口腔黏膜可见充血现象;④多形性红斑;⑤颈部淋巴结肿大。不完全KD诊断依据: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冠状动脉改变且伴有上述任意3项或4项症状即可确诊。不完全、典型KD患者在亚急性、急性期可见单个、多个关节肿胀、疼痛症状、关节腔积液等则可诊断为KD合并关节。

1.2.2排除标准 ①临床诊治、随访资料不齐全者;②严重肝肾功能损伤、恶性肿瘤疾病者。

1.3治疗方法入选患儿中59例均于发病后7~10 d内实施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S10970081)静脉注射,总剂量为2 g/kg,同时给予50 mg/(kg·d)阿司匹林(沈阳澳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305)口服治疗,每8 h服用1次,于退热后35 d时对炎症指标进行复查,若指标下降则改成2次口服,待体温稳定14 d维持治疗2个月,剂量3~5 mg/(kg·d),针对冠脉损伤者则继续应用,以恢复冠脉正常水平为宜。其中3例经阿司匹林干预后退热,但未接受丙球冲击治疗。针对PLT升高者加以5 mg/kg潘生丁(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225)口服治疗,2次/d。其中3例患儿经IVIG治疗无效,并于其拒绝再接受IVIG治疗后给予2 mg/(kg·次)甲强龙(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319)治疗,2次/d,连续治疗3 d后换为1 mg/kg强的松(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207)治疗,2次/d,待体温稳定14 d给予0.5 kg/mg维持治疗,持续治疗14 d。针对肝损伤、心肌损伤者行护肝、营养心肌治疗,针对支原体、细菌、衣原体感染者行抗病毒治疗,给予关节损伤者制动处理,避免负重。

2 结果

患儿关节活动障碍、关节肿胀均于治疗14 d后消失,且关节积液改善,急性期冠脉损伤患儿均好转,亚急性冠脉损伤患儿恢复正常,冠脉瘤患儿其冠脉扩张减轻。

3 讨论

KD为一种发热出疹性疾病,多伴有四肢变化、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等主要症状,其中少数患儿可出现关节炎、腹痛腹泻等症状,并可多累及冠状动脉,更为严重者将形成冠状动脉瘤,威胁患儿生命健康[4]。近年来KD临床患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威胁小儿身心健康的多发病,目前KD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研究证实其与多种血管活性因子、免疫失调等所致的血管炎症损伤间具有密切关联,如白介素-10、白介素-17等[5]。

本研究针对62例KD合并关节炎患儿的治疗及预后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中可见支原体感染者较多,且在关节积液、血液中支原体抗体检测均呈现出阳性,提示支原体感染参与KD的发生发展。针对KD合并关节炎患儿仅实施潘生丁、阿司匹林、IVIG等相关药物进行治疗,并进行免疫抑制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药物干预,患儿关节不适症状均改善,说明关节炎为KD病程中的短暂症状。但需要指出的是,应对儿童类风湿关节炎与KD所致的关节损伤进行区分,KD患儿多可合并口唇干裂、眼结膜充血、手足红肿、杨梅舌、恢复期间可见指趾端膜状脱皮等症状,并可极易造成冠状动脉损伤等,而儿童类风湿关节炎则不具备上述症状表现;KD合并关节炎使用阿司匹林、IVIG等治疗即可有效对关节炎症状进行缓解,但儿童类风湿关节炎则需实施免疫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物等进行干预。

综上所述,KD合并关节炎患儿多可见大关节损伤,为KD病程中的短暂症状,实施常规KD治疗方案即可获得良好预后。

[1] 曹阳.儿童川崎病与关节炎关系的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6,43(8):611-613.

[2] 花旺,龚方戚.不完全型川崎病临床特征[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7,32(8):572-575.

[3] 闫辉,陈永红,张清友,等.英夫利昔单抗治疗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2例并文献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5):365-369.

[4] 王颖,郭莉,卢美萍.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与川崎病炎症指标的比较[J].浙江医学,2016,38(9):630-632.

[5] 邹丽霞,卢美萍,郭莉,等.托珠单抗治疗不完全川崎病合并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一例[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6):715-716.

猜你喜欢
川崎急性期国药准字
更正声明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更 正
miRNA-145和miRNA-143在川崎病患儿血浆中的表达及意义
CRP和NT-proBNP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意义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