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镜头下的玲珑塔

2017-02-27 17:01谢其章
出版人 2017年1期
关键词:林西摄影集城门

谢其章

二十年前搬家到玲珑塔畔的时候,尚非自由之身,早九晚五,忙忙碌碌,无暇瞻仰只有一箭之遥的玲珑塔。几年后,闲赋于家,晚饭后常常散步往玲珑塔,1994年塔周遭围了墙,铺了路,植了树,挂了牌,成为了公园。一开始居然还收两毛钱的门票,我去的时候已经不收票了。公园很小,比一般的街心公园大不了多少,无山无水无亭无榭,若无一塔孤耸,简直不配叫公园。与玲珑公园一墙之隔的南面是一条小路及一片破烂的民房,如山的垃圾堆在南墙下。塔东是一座豪华的别墅小区,开发商当然不会放过这天赐美景,巨幅售楼广告牌上矗立着玲珑塔的身影,借景卖楼,棋高一招。有那么好些年,古老的塔,华美的别墅,掩鼻而过的垃圾山,就这么时空交错的相安无事。

我并不满足于公园门口立着的简要的“公园介绍”,我想多了解玲珑塔的前世今生,比较便捷的方法当然是求助于网络,我归纳了几条网络信息之后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合了一下:“玲珑塔是老百姓给起的名字,因塔檐悬挂有三千只铁风铃,迎风作响,故得此名,正名是‘永安万寿塔,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据说是万历皇帝为庆贺母亲六十寿辰而建造。”玲珑塔还有个名字叫“八里庄塔”,八里庄距阜成门八里,所以叫八里庄。2013年玲珑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下厉害了,正式的塔名“慈寿寺塔”,老百姓不习惯还是以玲珑塔相称,同年此地通地铁,站名“慈寿寺站”。

与当地老住户聊天,他们原是村民,周边不是农田便是菜地,如今楼房林立,马路纵横,他们会指着一棵老树说这位置原来就是他家的院子,这片是他家的菜园,我听着多少有点“白头宫女在,闲话说玄宗”的况味。可是问到玲珑塔,老住户便知之甚少了。今年恰逢玲珑塔建塔440周年,我却从两本洋人的摄影集里,找到了几张照片,部分地解决了我的疑问。

这两本书是林西莉《另一个世界——中国记忆 1961—1962》(中华书局,2016年9月出版)、《约翰·詹布鲁恩镜头下的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前者解决了一个小问题,后者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林西莉(1932—),瑞典名字塞西莉亚·林德奎斯特,1961和1962两年在北京学习汉语和古琴,这本摄影集便是林西莉以她的视角记录的北京的景像、平民、风俗等等。林西莉与专业摄影家及专业记者的取景大相径庭,简言之,林西莉接地气,不然的话,她也程序化地拍一张玲珑塔的标准照,于我何干?——玲珑塔不缺标准相,我见过十数张,追求的全是摄影美。

惟独林西莉不拍塔,她拍塔下的农村小孩子,她拍了两张,于书中是分开的,我却看出了端倪。前面一张,塔基只露出一点点,不熟悉玲珑塔的人根本看不出画面里有个塔。照片的中心是六七个孩子,木然地望着洋镜头,请注意里面高个子的女孩,手里攥着个瓶子。隔了十几页,第二张照片,还是这些个孩子全跑到塔基那边去玩了,攥瓶子的女孩这时把瓶子夹到胳膊肘里了,可见,林西莉是追着这群孩子抓拍的,也许她还拍有玲珑塔周遭的照片,可惜书中只收了这两张。也许我本可以在这里的原住户那里找一些老照片,也许里面会有玲珑塔的旧影,可是跟他们没那么熟,一直没动这个念头,到底让洋人抢了先。上世纪六十年代就算是城里人,照相机也是奢侈品,我随便想到农村人也有闲情逸致拍什么塔,太超前了吧。五十几年前的这些孩子今天也不过六十来岁,也许仍居住于此,如果见到林西莉的照片,能认出自己呢。

很久以前,无意中买到一本书,书里有一段日记,日记本不是什么新奇之物,可是记这个日记的是一位日本文官,这个文官1940年派驻北京,日记记的是在北京的日子里他的所见所闻,令我惊奇的是下面这则日记里关于玲珑塔的记载,日本文官称塔的东面还有个“八里庄城门”。

一九四二年八月二十七日(星期四):

九点,应约于阜成门内集合,随身携带之物包括照相机及采访手册。同行者有多田、直江两位先生。

月坛如今已成为警官教练所,故不能随意进去参观。经出示名片后,始由一名警官带领我们至月坛,礼堂参观。

沿着北露泽园向北走,至上义学校内参观多名教士之墓,如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郎世宁。一行三人循着高梁茂密的田间小道至八里庄,在城门前的茶店吃午餐。这天于看过摩诃庵的壁画,三十六体篆书及慈寿寺塔之外,始搭上洋车返回西四牌楼。

除了这位日本文官提到“八里庄城门”,还有周肇祥(1880-1954)《琉璃厂杂记》中也提到过“出阜成门望西山烟霭中,崔嵬摩空者,永安万寿塔也。悬心目二年矣。休沐偕森玉骑驴访之。白堆子村以西多贵人豪家冢。……抵八里庄,有门状城堡。慈寿寺在道北,明万历丙子慈圣太后建,清乾隆二十二年敕修,今尽毁,惟照墙与塔存。”

我一直在尋找传说中的“八里庄城门”或“有门状城堡”,没想到在约翰·詹布鲁恩(1875-1949)的镜头里见到了物证,兴奋极了。这张名为《穿过八里庄寨门的小贩》的照片,摄于一百年前,尺寸为10.6×8.1cm,“其门洞远处是著名的慈寿寺塔”,也从侧面验证了周肇祥所言“慈寿寺在道北”的城门位置。约翰·詹布鲁恩摄影集不乏宏大历史记录,如“袁世凯纪念辛亥革命一周年阅兵”、“袁世凯祭祀孔子仪式”等,亲见过袁大总统的摄影家,忽然荡开一笔,镜头转向旧时代的废城孤塔,无意间却趁了我无图无真相的愿。

猜你喜欢
林西摄影集城门
手机装裱师,年入300万
夜阑听雨
城门城门几丈高
虞山城门
东汉城门校尉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