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工作网络化视角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分析

2017-02-27 22:11安瑞平
科教导刊 2016年32期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网络教育思政工作

安瑞平

摘 要 有调查显示,我国多数大学生花费在网上的时间远比其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要多得多。然而,随着大学生与网络之间接触的不断加深,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出来,而这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网络道德等方面。而网络道德教育作为大学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成长与个人发展密不可分。因此,本文根据这一问题,在思政工作网络化视角下,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入手,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以期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造成一定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道德教育 网络教育 网络化 思政工作 大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11.030

1 大学生网络道德与网络行为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1.1 大学生自身对其网络行为缺少自我约束

相比于有一定社会经历的人来说,大学生仍旧属于“学生”中的一员,而这也就使得大学生在某些方面的自制能力相对较弱。与此同时,虽然相比于未接受教育的人来说,大学生的总体道德水平较高,但是由于大学生的猎奇心理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上网的过程中忽视了对网络信息的筛选与过滤,这就导致当学生在网络上遇见不良信息时,往往不是选择自我约束而是放任自己对“刺激”的渴望,从而主动寻找某些暴力、低俗、色情甚至是反动的相关信息,更有部分大学生因为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助长这些歪风邪气而沾沾自得,却不知自身的这些行为已经构成了违规、违法甚至是犯罪,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与大学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息息相关。

1.2 大学生对网络过于依赖且对网络信息过于信任

由于网络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所以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自身能力,但有的却可能将大学生引入无尽的深渊。然而,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多数大学生在上网的过程中存在对网络信息过于信任的问題,而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伴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发展而成长的,他们对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使用有一种天生的“亲切感”,这就极容易导致他们对网络上的相关信息缺少较好的警觉能力,从这一能力的缺失就极容易导致大学生的浏览相关信息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成为了“谣言”的散布者与传播者,从而产生一些网络行为失范等问题。豍

除此之外,作为在网络环境下成长的新一代大学生,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远远超出了上一代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尽管,不可否认的是网络的确能够帮助大学生获取国内外的优质学习资源,从而给予大学生更多的自我提升的机会,但是,根据大量的调查可以得知,我国多数大学生的大部分上网时间并不是用于学习而是用于娱乐,甚至有部分大学生过于沉迷于各种网络游戏无法自拔,而这也从某一方面增加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难度。

1.3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缺乏约束性

众所周知,网络环境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并且目前我国对网络环境缺少较好的管理与约束,因此,相比于传统环境来说,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约束能力较为薄弱。与此同时,由于网络自身特点的影响,传统的道德规范往往无法对网络行为产生较好的约束作用,而在网络道德规范尚未成熟的条件下,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约束能力又进一步减弱,甚至可以等同为“零”,而这同时也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难以实行下去的主要原因之一。豎

2 高校思政工作网络化建设中的若干弊端

2.1 思政工作网络化教育团队尚未完善

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工作中,除了大学生与网络自身特点的影响之外,高校思政工作建设中的弊端也是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高校思政工作网络化教育团队尚未完善就是高校思政工作建设的主要弊端之一。

随着思政工作网络化的不断推进,部分高校忽视了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团队的建设工作,认为线下的传统道德教育能够适用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甚至有部分老师认为没有必要对学生的网络道德进行教育,也没有必要因此组建专门的团队来推动该项工作。因此,在我国多数高校中,思政工作网络化教育团队建设工作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必然会给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还会给部分大学生造成“网络道德教育不重要”的错觉。豏

2.2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平台搭建相对滞后

相比于网络上各式各样的平台,我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平台的搭建是相对滞后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网络上缺少相对成熟的校园红色网站,当然,目前我国也有部分由高校或是团委组建的红色教育网站,但由于宣传推广、更新滞后、内容单一等因素的影响,这些红色教育网站所发挥的作用往往无法达到其预期的效果;其次,我国多数高校对校园红色网站建设工作所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这就导致部分高校所建设的红色教育网站大多徒有其表,并且无法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吸引力,而部分高校由于校园红色网站点击率较低以及网站建设资金的制约,其红色教育网站在开设一段时间之后往往无法持续运营下去,从而使得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平台的搭建工作失败。

2.3 传统思政教育与新式思政教育之间存在冲突

根据相关调查可以得知,我国多数高校在对大学生网络道德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往往都是套用传统的线下思政教育的方法,然而,我国传统的思政教育方法大多与线上网络道德教育方法存在较大的出入,其主要体现在教育方法、教育过程以及教育全文等三个方面。在教育方法方面,传统的思政教育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大多数是面对面对的个人或班级教育,这种教育方法一方面能够帮助思政教育老师获得学生个人的第一手信息,另一方面也制约了思政工作的效率。在教育过程与教育权威方面,传统道德教育大多是采用较为生硬、专业的语言进行教育,这样的语言往往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学生道德教育的权威,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教育语言又拉大了学生与思政老师之间的距离,从而让学生对道德教育产生一定的抗拒心理。因此,对于新式网络思政教育来说,如果网络资源与网络环境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那么这些传统思政教育上的弊端就能够得到较好的避免,且传统思政教育上的优点则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因此,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工作上,解决传统思政教育与形势思政教育之间的冲突是非常重要的。豐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网络教育思政工作
论“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
国企企业文化和思政工作实现融合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探究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构建
探析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的挑战
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面临困境与突围路径
宣传工作对事业单位思政工作的探讨
云计算教学平台下课程协作教学设计
网络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