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评估

2017-02-28 19:23魏礼梅邢九冬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手法复位临床效果药物

魏礼梅+邢九冬

【摘要】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5例BPPV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单纯以Epley手法复位进行治疗;试验组43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药物氟桂利嗪和倍他司汀氯化钠。第7天治疗结束后,参考中华医学会BPPV疗效判定标准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复位后1个月随访,统计两组BPPV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治疗BPPV平均起效时间(1.72±0.46)d,对照组治疗BPPV的平均起效时间为(1.96±0.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无BPPV复发病例。结论:单纯手法复位治疗BPPV疗效显著,联合药物辅助治疗虽不会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但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早期改善,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关键词】 手法复位; 药物;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临床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0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3-0045-02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为临床常见周围性前庭眩晕,属眩晕综合征范畴中的独立疾病,是典型的源于耳内的眩晕,约占眩晕患者总数的40%,其中尤以累及后半规管的病例居多,可占BPPV病例数的85%以上[1]。手法复位是现阶段临床治疗BPPV的首选方法,配合药物使用能有效抑制前庭反应,减轻呕吐等不适感。文章现以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BPPV的临床有效性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1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5例BPPV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就诊时均主诉头部转动或明显移位情况下会有视物旋转、倾倒感,即短暂性眩晕。其中,61例(71.76%)患者发作期并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15例(17.65%)患者间歇期有头昏感。经Dix-Hallpike试验、Roll text检查等,临床判定患者病症均符合中华医学会(CMA)发布的关于BPPV的相关诊断标准[2],为后半规管BPPV。病例排除标准:(1)器质性病变所致眩晕;(2)手法复位禁忌证;(3)治疗用药及成分过敏者。随机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试验组(43例):男22例,女21例;患者年龄21~79岁,平均(56.6±8.3)岁;患者病程1~30 d,平均(8.35±4.12)d;左侧眩晕20例,右侧眩晕23例。对照组(42例):男20例,女22例;患者年龄24~76岁,平均(57.1±8.5)岁;患者病程1 h~35 d,平均(8.46±3.95)d;左侧眩晕21例,右侧眩晕21例。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BPPV诊断标准

参照CMA耳鼻咽喉分会公布标准拟定:(1)头位改变所致发作性眩晕,或伴恶心、呕吐、出汗等症;(2)眩晕间歇期可见头昏、不稳感,但无头晕、共济失调、步态障碍等;(3)影像学检查排除相关责任病灶;(4)无耳鸣、耳部闷塞感;(5)Dix-Hallpike试验呈阳性,Roll text检查呈阴性,可诱发眩晕或眼震且有疲劳性,眼震潜伏期和持续时间分别小于5 s和60 s[3]。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以Epley手法复位进行治疗,1次/d,每次重复复位步骤2次,具体复位方法如下:第一步,患者端坐于床,全程睁眼配合复位,以便于复位医生观察眼震情况;第二步,指导患者头部向患侧偏转45°,固定患者双手,在保持该头位的情况下引导患者快速向后仰,使头部呈悬垂位30°并保持。观察患者眼震,无眼震者维持体位2 min,有眼震者待眼震消失维持体位1 min;第三步,指导患者缓慢经过中度头伸展,将头部归正并再向健侧偏转45°,观察患者眼震,体位维持时间同第二步一致;第四步,患者左侧卧位,头向左侧旋转45°并固定,观察患者眼震,体位维持时间同第二步一致;第五步,患者缓慢回到坐位,指导患者头部前倾20°~30°并保持2 min。

试验组手法复位治疗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在此基础上,本组患者加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晚5 mg)和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500 ml,1次/d,静滴)。两组患者均每日连续治疗,疗程至眩晕完全消失。治疗周期内,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起效时间,第7天治疗结束后,参考中华医学会BPPV疗效判定标准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复位后1个月随访,统计两组BPPV复发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

本研究参照CMA发布的BPPV治疗标准拟定临床疗效判定标准[4],具体如下:眩晕完全消失,Dix-Hallpike试验阴性为显效;眩晕显著减轻,位置性眼震也有所改善,但未消失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Dix-Hallpike试验阳性为无效。治療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起效时间比较

试验组平均起效时间为(1.72±0.46)d,对照组治疗BPPV的平均起效时间为(1.96±0.5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2,P=0.046),两组不同时间起效情况比较详见表1。

2.2 两组疗效比较

经7 d治疗,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374,P=0.851),详见表2。1个月随访期间,两组均无病例BPPV复发,治疗效果显著。

3 讨论

BPPV是指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体位时所引起的短暂阵发性眩晕和眼震,故又称变位性眩晕。本病具有自限性特点,最早由奥地利医学家Barany提出,已于上世纪中期被详细描述和命名。目前,对于本病的发病机制,临床主要存在两种假说[5],一是半规管耳石症,即各种原因所致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当头部移动至激发位时,重力作用改变,耳石移动会引起半规管内壶腹部位毛细胞位置及放电频率的改变,继而产生眩晕和眼震;二是壶腹嵴顶结石学说,即脱离的耳石附着于壶腹嵴顶,使壶腹嵴顶和内淋巴的密度出现差异,导致壶腹嵴顶对重力感知异常,从而引发眩晕。两种假说中,前者为主流观点,临床研究发现[6],BPPV常累及后半规管,可占BPPV病例总数的85%以上,这与人体站立状态下耳石碎屑落入前庭器官后下位置有关。

手法复位是根据半规管耳石症假说发明并投入临床使用的一种BPPV治疗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有顺序的改变头位使脱落的耳石借助重力重新复位,以达到缓解甚至消除眩晕的目的。本次临床以Epley氏耳石复位手法对85例后半规管BPPV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一次治疗起效患者约占病例总数的60%,经1周治疗,超过95%的患者均能有效治愈BPPV,与邢九冬等[7]的文献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提示手法复位治疗BPPV的有效性。

氟桂利嗪为桂利嗪的二氟化衍生物,本品不仅能抑制Ca2+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引发血管扩张,也能增加耳蜗内辐射小动脉的血流量,对抑制周围性眩晕、改善前庭器官微循环具有一定功效。倍他司汀氯化钠为双胺氧化酶抑制剂,不仅可增加前庭血流量,帮助消除内耳性眩晕,也能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淋巴内水肿。本次临床研究上述两种药物辅助手法复位治疗BPPV,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李晓[8]、黄海琼[9]等的研究结论一致,但试验组患者平均起效时间比对照组短,提示单纯手法复位治疗BPPV疗效显著,联合药物辅助治疗虽不会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但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早期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新,陆晓燕,程杰,等.手法复位配合药物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分析[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8):105.

[2]袁挺艺.Epley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2):3431-3432.

[3]高亚丽,张之福,万敏,等.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观察和价值[J].中国处方药,2015,13(5):113.

[4]宁永红,曾恒,黄锐,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4):64-66,70.

[5]陈丹.Epley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57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4,22(1):62.

[6]葛利娜,韩丽雅,黄向东,等.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成功手法复位后的残余头晕[J].浙江实用医学,2015,20(5):329-331.

[7]邢九冬,魏禮梅,梅远伦,等.Epley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分析[J].右江医学,2014,42(4):427-429.

[8]李晓.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93-94.

[9]黄海琼.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9):61-63.

(收稿日期:2016-09-02)

猜你喜欢
手法复位临床效果药物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视频眼震电图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中的应用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比较
警惕药物的致癌性
同时并用几种药物需注意:药物之间有相互作用
中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