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国里的微教育——浅谈幼儿园大班班级管理工作

2017-03-01 20:50廖山川
关键词:大班班级管理幼儿园

廖山川

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说“管是为了不管”,其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挥幼儿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而班级是幼儿园的基层组织,是实施保教的基本单位,也是幼儿学习和游戏的主要场所。要搞好班级各项工作,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在这个小人国里,我尝试了微教育,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处处渗透微教育,以小习惯、小事情、小本领引导幼儿自主学习;三位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到微处,分工到微小,渗透教育到微妙;家长工作微微巨细,细致入微做好家长工作。三位一体,在小人国里处处渗透这样的微教育,逐渐让幼儿自我管理,自主游戏,从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微教育;幼儿园;大班;班级管理

概念界定:

微教育:是指在信息化、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下,教育者利用身边的碎片时间,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借助于互联网对受教育者进行的系统的、全面的身心影响活动。与传统教育相比具有信息化、多元化、时效性、综合性、不受时间、地点影响等特点。而本文在这里所说的微教育,是在幼儿园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班级中的三位(幼儿、教师、家长)进行“微妙,微小”的教育,将教育措施,教育意见在细化,进行细节教育,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问题提出:

在当下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孩子越来越多,家幼矛盾已成为街头巷口经常议论的话题。造成这样尖锐的原因,除了个别有损师德的教师之外,多数应该是家幼沟通出现了问题,造成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误会。因此班级管理工作已成为各个幼儿园教研活动的主流内容,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与幼儿之间,三位教师之间,与家长之间三种关系,三种人群俨然已成为班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已成为幼儿园带班教师必修课,已成为教师天天谈,日日念,可有时还会出现个性化问题的无奈的一门学问。本文通过自己在用“微教育”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让幼儿在为教育中更自主,让家幼更透明,让三位一体更有实效性。

研究对象:

大四班34名幼儿,三位教师以及幼儿的家长。

研究策略:

一、良好的氛围,是班级管理优化的前提条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有效利用教育环境,重视建设节约型社会,创设和谐人际环境,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和谐的精神环境有利于幼儿心理建立安全感,产生愉快的心理感受;有利于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还有助于发挥幼儿个性和潜能。所以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的环境和生活环境,让幼儿在温馨的环境中快乐生活,自由发展。

(一)三位教师一家亲,收获同伴的心。

在一个集体中,班级就好比是一个家庭,而三位教师就好比家庭中的爸爸和妈妈,幼儿就是家中的孩子,因此家庭稳固的前提就是爸爸妈妈和孩子们一家亲,不分彼此。班上两位教师每天相处的时间比较长,要做好班级繁杂琐碎的方方面面工作,教师之间就必须相互尊重、坦诚相待。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尊重是拉近彼此关系的纽带,两位教师要彼此互相尊重,创设一种想说,敢说,愿意说的和谐氛围,建立一种平等、宽松、自主、温馨的班级工作氛围,确保班级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爱字当头,捕获家长的心。

教育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所以教师是无私的,公正的爱每一个孩子,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幼关系,才能更合理的對幼儿实施教育。在教师心理,每个幼儿都是一朵小花,同样需要关注与浇灌,所以师幼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并没有高低之分,所以我们常说的蹲下来教育,不只是形式上的平等,应该从内心的平等才是最重要的。当教师真正这样做的时候,自然收获家长的心,家长眼中就会看到良好的班级氛围下的平等、尊重与和谐,自然赢得家长的心。

(三)良好师幼关系,收获幼儿的喜爱。

孩子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每名幼儿的合作意识,积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对幼儿的关注程度也应该随着幼儿的差异而变化。当在了解全班幼儿的基础之上,在选择近阶段主题活动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是从孩子们的兴趣入手,而不是教师的虚荣心的时候,孩子反馈回来的是惊喜与满足,孩子表现是积极与专注而不是懈怠与走神,所以无论活动的开展,环境的创设等等,听听孩子的想法,看看他们的建议,因为这个班级中真正的主人是他们,让他们生活的快乐才是有真正意义的,所以满足孩子的需求,回应他们的兴趣,方可收获他们的心。

(四)情系担当,收获领导的心。

在我们这样一个市级示范幼儿园中,当然我们的牵头人,我们的大家长就是我们的领导老师,当一个任务接一个任务而来的时候,我们眼中应该看是领导的信任与褒奖,正是他的这份信任,才使得我们有了这份担当,也正是这些人的保驾护航,才使得我们敢于大步阔途,去探索去尝试。当今不乏安于现状的教师,眼中的苟且胜过诗和远方,只需沉淀下来,找回当初初入职场的初心,不免看出身上闪耀的责任和责无旁贷,所以敢于“担当”让同伴看到我在班级中闪耀的力量,心怀担当让领导看到我的执着,正是一个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基础,也是同伴及班中幼儿可以依靠的臂弯。

二、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幼儿园工作繁琐复杂,再优秀的老师也难以独立完成。正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所以要顺利地完成班级工作,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之间一定要勤于沟通形成合力,班级工作才能更有实效。

(一)三人统一战线,协作实施。

在开学初,班中三位教师集体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细则》的要求,从本园的办学特色,以及园所资源并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工作计划,三位教师共同献计献策,要在计划中明确学期、每月、每周的工作重点以及相应的工作措施。两位老师对学期、月、周目标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幼儿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调整,以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开展,有效达成目标。

并将计划分块一一落实到每位教师的身上,责无旁贷。

(二)分工明确,共同承担。

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三位教师这个大家长应负责班级里的一切事务,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共同承担者。老师的分工由主班和配班组成。每个人都要按照教师的岗位职责,承担起自己在班级中的本职工作,这样分工明确,在各自职责的前提下,在分工的基础上,每个人都优质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才能配合默契,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小分工,大合作”。使班级工作形成一定的秩序,避免不必要的紊乱而导致工作的无序。

三、整合班中“微教育”点,幼儿利用零散时间自主学习。

幼儿一日生活处处是教育,将过渡环节,生活环节以及早来园晚离园等零散时间,统统整合出可实施教育的点,将这些微教育利用环境指示图体现出来,幼儿可根据图文并茂的形式,自主学习。

在实施过程中,三位教师意见一致,要求统一,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在活动中自主学习更多“微教育”时间自主活动,自由完成,在零散时间中习得更多本领。

(一)掌握规则是前提。

《纲要》中指出,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所以在过渡环节这样的零散时间,教师不应在组织整齐划一的集体活动,而巧妙的利用这样的时间,让幼儿进行自发的微教育,是另有一番滋味的。因此再这样的活动之前,和幼儿共同商讨规则,让每名幼儿都了解这些时间我们要遵守哪些规则,并将这些规则熟记,这样就为幼儿在这样的时间提供了保障,幼儿便可以利用零散时间自发的进行游戏和自己感兴趣的探索活动,而不是教师统一的集体行为制约着幼儿。

(二)开放各个场所、区角,让幼儿继续创造。

在这样的零散时间下,在这样微教育的模式下,幼儿可以自主的进行自己游戏,自给自足的自我教育,这也是处处是教育的闪光点。

1.合理规划出短时间游戏、探索的场地。

我们和幼儿共同商讨,在这样零散时间下,短时间里我们可以去哪些场所进行哪些游戏,孩子们通过小组讨论,自由交谈,总结出班中的各个区角以及生活准备都是可以成为短时间游戏的场地,因此结合幼儿的想法教师的合理建议,我们将班中的所有场所、玩具、材料全部对幼儿在零散时间开放。以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和学习。

2.鼓励幼儿先生活活动后,继续完成活动区任务。

在这样的开放时间里,有人说这不又等同于区角游戏了吗?其实不然,在这个区角游戏评价结束以后,我们鼓励幼儿先进行生活环节,当生活环节结束之后,孩子们进行区角游戏评价之后的相关游戏,这样他可以继续完成区角游戏遗留下的任务,提升幼儿的坚持性,可以将自己的作品根据教育评价再加改进,甚至再加工可以说是对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这不正是满足幼儿游戏评价后的再跟进嘛!

3.不想说话时,可以不说话。

在这样开放的过渡环节,有的幼儿也会感到疲劳,心情复杂,于是这个时候幼儿可以自主的进行放松或者防控,在独处的角落自行的调节自己,也就是所谓的不想说话时,可以不说话。总之,这样的微教育就是在让幼儿自主学习中,充分满足幼儿个性化需求。

(三)微教育日记,如影随形。

在幼儿进行微教育后,幼儿还可以将自己的收获和感受记在当天的日记册中,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规划下一次的微教育流程,也可以和其他教师,幼儿分享自己今天教给自己了什么本领,自己探索出了什么,自己的收获是什么,这样的微小的教育是实在的, 有实效的。

四、微教育下的家长工作,具体而细致。

《纲要》中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參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一个班级管理工作成功与否,还要看家长参与班级建设的程度,以及家长对班级工作的支持,家长工作是班级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以细致,感化家长。

在建立良好的家幼关系中,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教师要有心,这个心是对幼儿的心,只有教师给予幼儿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爱后,家长才会理解一些生活中的磕碰,一些措手不及的小事故,所以平心而论,只有教师将对幼儿的照顾和生活关爱细化,让家长听得见,摸得着,才会对教师宽容,对教师信任,对教师放手。以细致的照顾,体贴的关怀才会赢得家长的心。

(二)以“唠叨”,赢得家长。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由此不难看出,用心沟通是家园共育的良策。用心的“唠叨”不免也是一味良剂,当然这样的唠叨都是细小,细微,细处的。我们要根据孩子在一天中的表现和家长情景再现,当然叙述的过程一定要是完整,精细的,不能三言两语,要唠唠叨叨,细致入微的分析,让家长仿佛看到了孩子今天在班中发生的事情,这样,家长会更加肯定教师的关注与观察,这样的“唠叨”是有说服力的,家长爱听。从而家长才愿意配合教师的各种要求和措施。

(三)以“微教育”给家长支出教育策略。

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由于生活方式,工作环境,家庭背景,家长学历等方面的不同,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不了解,更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的对教育孩子的方式不恰当,有的祖辈教育幼儿过于溺爱,有的实施“放养式”。而老师是有一定育儿知识的专业人员,所以在与家长交流时,一定要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结合孩子的自身特点,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引导家长,让他们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更新教育观念,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以小而妙的“微教育”给家长,让家长在家庭中尝试,从而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班级工作管理,是一门学问,是每位一线教师一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它平凡可不平庸,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的前进,真真正正落实到幼儿身上。在信息化,云时代的大背景下,让我们潜下心来,静静的收集零散时间,进行“微教育”再跟上时代步伐的同时,将过程走实了,将路走坚固了,这样来的人,才会有更多,更安全的路可寻,可走。

参考文献:

北京市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细则 P113 P114,同心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大班班级管理幼儿园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大班幼儿阅读兴趣调查与培养——以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大班年段为例
区域与集体教学融合视域下的数学活动——以大班数学活动《他是谁》为例
幼儿园本土民间艺术教育实践探究——以大班艺术活动《家乡的糖塔》为例
爱“上”幼儿园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想念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