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择校生适应困难的案例咨询报告

2017-03-01 22:48闫北海胡传志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自卑

闫北海+胡传志

摘要:浩然是一名寄宿初中一年级学生,因择校适应不良,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和自卑心理,同时伴有注意力下降、学习效率降低、睡眠障碍和人际交往不良等症状,心理测验结果显示求助者有轻度焦虑和抑郁。咨询师在和求助者商议后,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干预,帮助来访者识别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重新认识并接纳自己,重建自信,恢复积极的生活和交往方式。对咨询效果进行了评定,经评估认为基本达到了咨询目标,咨询效果较为良好。

关键词:适应不良;自卑;合理情绪疗法

一 、一般资料

浩然,男,13岁,汉族,初中一年级学生。从小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良,无既往重病史,无家族遗传精神病史。父母均有工作,和姥姥姥爷生活到小学毕业。

二 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诉:近期情绪低落,经常紧张不安,感觉很痛苦,学习效率下降,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持续三周有入睡困难现象。

个人陈述:我择校后这一个月来,学习效率变得很低,做事总是提不起精神,孤单失落,不愿与人交往,不敢参加集体活动。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不如其他同学,常常会觉得头疼,胸闷。晚上经常胡思乱想,影响休息,白天上课注意力也总是不集中。吃饭也没有胃口。

从上学起,自己一直都是懂事听话的好孩子,学习成绩也不错,是公认的好学生,街坊邻居也经常夸我有出息,父母要求我只管学习,成绩好就一切都好。很少和其他同学交流,也很少在公众场合发言,没什么特长。

因为父母为了让我得到更好的教育,花钱托关系帮我找到临近县城的最好的初中学校来读书。到这里以后,发现自己再也没有那么优势,首先我平时都是妈妈和姥姥帮我做好,寄宿后,我什么都不会做。别的同学懂得很多东西,生活丰富多彩,而我什么都不懂,会的很少,相比之下差距很大。常常觉得很难过,觉得来错了地方。想转回去又不敢和他们说,怕他们担心和失望。觉得自己每天都很孤独、很痛苦、很压抑、很自卑。

三 观察和心理测查结果

1咨询师观察

浩然走进咨询室的时候衣着打扮干净朴素。有些胆怯,举止拘谨,神情略显紧张不安,情绪比较低落、眉头不展。通过与浩然交流,发现他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环境转换所表现出来的适应不良,表现出来一系列紧张、焦虑、头疼、胸闷、失眠等症状及行为表现。

2心理测查结果

收集临床资料之后,根据来访者自身的特点,对其进行进行测试。

①《症状自评量表(SCL-90)》(0-4计分):总分98分,阳性项目数为46项,各因子分分别为:躯体化1.4,人际敏感1.4,抑郁2.0,焦虑2.3,其他各项均小于1。

②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57分,提示有轻度焦虑。

③抑郁自测量表(SDS):标准分54分,提示有轻度抑郁。

四 咨询问题的评估与诊断

1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评估依据:来访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在新的环境中因适应不良引起焦虑、人际交往不良和抑郁,加之缺乏相应的社会支持和帮助,长期压抑得不到疏导,进而导致出现紧张、焦虑、头疼、胸闷、失眠等症状。来访者的知、情、意等心理过程之间是协调一致的,个性是相对稳定的,有自知力,主动求助,迫切希望解除烦恼、焦虑,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是由对个体有重要意义的现实刺激引起的,尚未泛化;引起一定的情绪问题,痛苦程度不严重;生活和学习积极性降低,但尚未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能维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病程时间较短,只有一个多月的時间。其心理和行为表现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2 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人格不稳定,没有自知力,一般也不主动就医,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逻辑思维混乱及行为异常等。而该来访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主动求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神经症相鉴别:来访者虽然存在抑郁、焦虑、敏感等症状,但持续时间短,内容未泛化,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且来访者的心理冲突带有明显的现实性,与神经症性的心理冲突的变形不同,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

(3)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反应并不严重,并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五 问题原因分析

1生物原因

来访者,男,13岁,处于青春期,有自我意识发展第二高峰期,烦恼增多,孤独感及压抑感增强等特点。无明显躯体方面的原因。

2社会原因

(1)社会环境:步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学习、生活、交往都与原来有很大不同。

(2)家庭教养方式:其父母认为成绩好一切都好,没有关注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及其余各种能力的培养。

(3)社会支持系统:跟老师同学都不熟悉,没有朋友,也没有跟父母进行有效沟通,缺乏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心中的苦闷无人倾诉,形成了强烈的孤独感。

3心理原因

(1)浩然性格有些内向,到了新的环境中,适应较慢,且不能及时寻求帮助。

(2)存在明显的认知错误和不合理信念: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没有什么优点和特长,并因此不想参加班级和学校的活动,不与人交往。

(3)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遇到问题选择逃避,,自己独来独往,不知道如何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

六 咨询目标与方案的制定

1 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结合主要问题,根据咨询目标有效性的七个要素(具体、可行、积极、双方可以接受、属于心理学性质、可以评估、多层次统一),同来访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降低来访者焦虑和自卑的程度,学会情绪调节方法;改变来访者错误的认知方式,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适当积极的自我对话;改善来访者饮食、睡眠状况,学会健康有效的人际交往方式,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完善来访者的个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有效处理各种生活问题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和适应能力。恢复积极的学习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心理成长。

2 咨询方法

咨询方法与原理:合理情绪疗法

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外在表现为适应不良,同时伴随着认知偏差,再加上教养方式和学校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催化,如果不及时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加以矫正,来访者将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可能会导致焦虑症、抑郁症等神经症的形成。

合理情绪治疗(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Albert Ellis)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人格理论及心理治疗方法。这种理论及治疗方法强调认知、情绪、行为三者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及因果关系,特别强调认知在其中的作用。RET的理论要点是: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一理论又被称作ABC理论。ABC来自三个英文字的字首,在ABC理论的模型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是A引起C。RET的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起因

本案例中来访者出现情绪困扰的实质正是源于他不正确的认知,并由此产生了抑郁和焦虑情绪,导致自卑心理。咨询的重点在于改变其错误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其正确的看待自我,悦纳自我。本案例使用到的合理情绪疗法技能有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和认知家庭作业等。

3具体咨询阶段

咨询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诊断阶段:收集资料,了解基本情况,确定主要问题,建立良好咨访关系。

第二阶段:咨询阶段。改变认知方式,正确认识自我;学习和掌握人际沟通技巧,促进正常人际交往;学会情绪调节,摆脱不良情绪,适应学校生活。

第三阶段:巩固阶段。总结回顾以及对咨询效果的评估,结束咨询关系。

4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A、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B、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C、按时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A、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B、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C、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D、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E、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A、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B、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C、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A、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B、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C、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A、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B、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C、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A、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B、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C、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D、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之求助者。

5咨询时间和费用

(1)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50分钟

(2)咨询收费:每次人民币50元

(3)心理测量收费: SDS40元 SAS40元

七 具体咨询过程:

1第一次咨询(第一阶段,2015年04月05日)

(1)目的:

收集资料,与来访者初步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后面的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完成测验,对来访者状况进行评估和诊断。

(2)方法:摄入性会谈、心理测验。

(3)过程:

①咨询师通过关注、共情、理解等,令来访者感到被尊重、被接纳、被理解。

②采用摄入性会谈方式收集来访者的有关资料,了解来访者的基本情况、精神状态、行为特点,并根据来访者自身特点,指导其做相关的心理测验,作出评估和诊断。

③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以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规则。

④布置作业:写出自己的5个优点,每天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各大声朗读3遍。

2第二次咨询(第一阶段,2015年04月15日)

(1)目的:

与来访者商定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介绍咨询方法、原理及过程。解释合理情绪疗法和ABC理论,促使来访者反思自身问题。

(2)方法:

会谈、合理情绪疗法。

(3)过程:

①反馈家庭作业:浩然说刚开始让他找出自己的5个优点觉得很困难,因为之前自己一直觉得自己一个优点都没有。后来经过认真思索,以及问以前要好的朋友,突然发现自己原来也是有优点的。大声朗读刚开始很紧张,朗读5遍过后感觉很好。

②举例说明合理情绪疗法和ABC理论,使浩然认识到A、B、C三者之间的关系。

③布置家庭作业:让浩然列举自己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ABC理论,试着来思考自身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和错误认知模式。

咨询摘要:

咨询师:你知道是什么原因使你感觉这样糟吗?

浩然:我刚才说的那些,不都是原因吗?

咨询师:不。那些只是发生在你生活中的一些事,我们称之为诱发事件,但他们可能并不是直接原因。

浩然:那直接原因是什么?

咨询师:是你对这些事的一些看法。ABC理论认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起因。如果你能用合理的想法看待事件、指导行动,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使自己快乐的生活。

浩然:怎么可能,就是那些不顺利才让我心情很糟糕。怎么会是认知呢?

咨询师:这样吧,我给你举个例子来说。比如,你正站在路边,一个人突然用棍子碰了你一下,你会怎么样?

浩然:嗯……我会生气。凭什么用棍子打我呀?

咨询师:如果我告诉你他是个盲人,只是在用棍子探路呢?

浩然:呃……那就不生气了,我会给他让路,还有点可怜他了!

咨询师:你看,同一件事,你前后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个B---你前后对这件事的看法不同了。明白了吗?

浩然:有点明白了。

咨询师:通过咱们的谈话,我发现,你可能存在一些不合理认知。后面的生活和学习中,就需要我们一起努力,更多是你自己做出一些努力,去反思所存在的不合理认知,去试着分析和改变它们,让心情更快乐。

3第三次咨询(第二阶段,2015年04月22日)

(1)目的:

巩固和加深来访者对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分析其存在的深层次不合理认知和错误观念,使来访者自我审查和反省,识别自动化思维,使来访者认识到其不良情绪和行为的认知基础,并对这些体验重新加以体验和评价,使来访者发现自己的认识过程的错误根源。帮助其学会用正确的思维方式代替非逻辑的认知,促进其心理成长。

(2)方法:

会谈,合理情绪疗法

(3)过程:

①反馈家庭作业:根据浩然列举的一些自己目前所苦恼的主要问题,试着和他一起分析存在的不合理认知,以加深其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解。

②根据合理情绪疗法,对浩然自身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通过提问,引导浩然进行自我审查,使浩然自己领悟到从小形成了一种思维模式,就是周围的人都应该认同和赞赏自己,而且自己也很在意这种评价;同时,觉得在新的学校里,自己一无是处,没有价值。通过面质提问等技术进一步使浩然认识领悟到这种思维模式是错误的,在这种思维模式下所产生的一些信念是不合理的,必须做出努力,进行合理思维。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咨询师:以前你是个很优秀的小朋友,为啥转学后就突然变得自卑了呢?

浩然:我不如他们优秀呗!我没有其他特长,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咨詢师:那你认为怎样才算是优秀?

浩然:学习成绩要好,还要有特长,学习和课外活动两不误。

咨询师:那人际交往呢?

浩然:对,还要有很多朋友,班里的同学都很喜欢你。这样才是个优秀的学生。

咨询师:按你说的,学习成绩好、有额外特长、人际关系又好。这样完美的人很多吗?

浩然:不多,但是存在啊。不过我观察到一般前两者都很优秀的,人际关系反而一般,大家都觉得有距离感和他们。

咨询师:那你愿意做个让别的的同学有距离感的人吗?

浩然:不愿意,但我还是羡慕那些学习好而且有特长的同学。

咨询师:为什么羡慕?是因为他们比你懂得更多知识还是能够得到老师更多的赞扬?

浩然:能够得到更多赞扬和认同。

咨询师:也就是说你上学时为了得到更多的鼓励支持认同?学习知识重要吗?

浩然:这……,应该是获得知识更重要。其实每次掌握新知识我都有满足感。

咨询师:对啊,你是个聪明的小朋友,很爱学习,也很擅于学习,这是你之前学习好的原因之一。但也不得不承认,在之前你这个良性循环过程中,你得到了周围人更多的认同赞赏,这促使你更加热爱学习。然而,我们要认识到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难道只是为了做给别人看?

浩然:不是,为了自己吧。但是择校到外地上学我没有任何特长,感觉不如他们,好自卑。

咨询师:人无完人啊,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但一定也有每个人独一无二的长处。但是我们再最终选择职业的时候还是只能选择一条最适合我们的道路,在某一方面做到精益求精就已经非常棒了。再说,之前你并没有关注除了学习以外的特长。在认真踏实学习的基础上,留心观察生活、虚心向别人请教,也许你也会发现你的第二爱好。无论是学习还是其它方面,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只要你在做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快乐就可以了。

浩然:……看来我不应该只简单的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了,他们的多才多艺也是花长时间培养的,而且我们班很多同学其实并不喜欢自己课外学习的特长。

咨询师:嗯,其实也没什么应该不应该。我们可以希望自己完美些、优异些,但当不希望的事情发生时不能够简单逃避和自责。毕竟人都是有主动性的。发现原因后,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并坚持下去,这样周围的同学也会为你的专注和阳光所感染。

……

③布置家庭作业:让浩然学会合理评价自己,接纳自己;提高对情感的认识和合理控制;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多用积极的暗示如“我能行”,“我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 等来鼓励自己。

4第四次咨询(第二阶段,2015年04月29日)

(1)目的:

使来访者加深对自己心理问题的领悟,更好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用正确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客观环境。

(2)方法:

会谈、合理情绪疗法。

(3)过程:

①反馈家庭作业:检查评估浩然的家庭作业。经过分析,浩然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所领悟,认识到自己的紧张焦虑主要源于自己一些不合理的观念,事实上现状并非他想象的那样糟糕。认识到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喜欢自己,认同自己;并且“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就否定了自己的全部。咨询师对其进步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

②讨论来访者的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体验。咨询师在询问班里其他择校生的情况时,来访者表示,在现实生活中其它3个同样刚择校来这里的同学,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并没有自卑、离群、焦虑,并且周围的老师同学也没有看不起他们。鼓励来访者举出更多别人处理这种情况的例子。让来访者意识到落差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而不是自卑焦虑,不与周围同学老师交往。

③布置作业:观察并试着模仿别人的处理方法,并和自己的感受及行为对照,反思。

主动同路上遇到的同学打招呼,如果开始艰难的话,先微笑着点头问好,逐步开始进行语言的问候,到更热情的打招呼。

5第五次咨询(第三阶段,2015年5月06日)

(1)目的:

分析来访者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同来访者共同探讨人际沟通和人际交往水平的方式方法,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

(2)方法:会谈法

(3)过程:

①作业反馈:浩然反馈第一次向别人问好的时候感觉很艰难,鼓起好大的勇气才大声说出来,当别人回问自己好的时候觉得非常高兴,于是就更加勇敢的见人打招呼。现在已经能够很自然的路过的学问好,有时还会和同学简单聊几句。咨询师及时鼓励,作为强化。

②同浩然共同探讨促进人际沟通,提高人际交往水平的方式方法,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

③布置作业:参加至少一次集体活动,在活动中与同学一起聊天。

6第六次咨询(第三阶段,2015年5月13日)

(1)目的:巩固咨询效果,完成心理测验的后测,结束咨询。

(2)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

(3)过程:

①浩然反馈作业:与同学一起参加了一次郊游,一起聊天,觉得很快乐,发现大家没有取笑他。并和同学一起帮寝室另一位同学过生日,与寝室同学关系亲密了许多。

②在咨询师的指导下,认识到自己继续努力的方向,调整自我期望值,正确看待自己,多与同学交往,正确对待学习。

③对浩然再次进行心理测验,对照咨询开始时的情况,评估咨询效果。结束咨询。

八 咨询效果评估

1来访者的自我评估

自述心情很好,恢复自信,现在可以比较投入地听课,也积极参加一些学生活动。很乐意和同学一起相处,和室友相处也比较融洽。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能够接受自己的缺点,并尝试着改善与进步。同时认识到,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赞扬与认同。

2咨询师评估

咨询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基本实现,浩然基本缓解或消除了人际关系紧张、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变了原有的不良认知模式,增强了自信心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咨询过程较完整、有条理。

3心理测验结果

SCL-90的总分从最初的97分下降到了52分,下降率为46%,说明有效,但尚未达到显效;SAS标准分从最初的58分下降到46分,焦虑情绪得到一定程度改善;SDS标准分从最初的55分下降到38分,抑郁情绪得到明显改善。

九 总结

1需要肯定和改进的地方

在本案例的咨询中,咨询师和来访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访关系。通过咨询,来访者情绪得到调节,思维方式变得较为合理,人际交往技能等方面也有了一些领悟,提高了自我认识,而且也促使他重新認真思考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咨询过程相对完整,条理比较清楚,实现了近期目标,涉及了长期目标,收到了一定效果。

当然,有些问题不是一时就能解决的,还需要长时间的巩固,对于其长期效果,也未能进行追踪回访。咨询结束后,曾鼓励求助者参加一些自信、人际等方面的团体辅导活动,进一步巩固咨询效果,并提供了相应途径,但其因种种原因,并未参加。

2经验总结

现在,随着家长对教育重视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孩子被送往较好的学校读书,但环境转变后的心理适应问题却值得考虑。由于环境的变换,加上住校离开家庭,缺乏一个熟悉的环境和社会支持系统,他们常常产生无助感和孤独感,自我效能感降低。所以家长们在帮孩子择校的同时,应针对他们适应不良的方面,及时找出解决办法,帮助他们顺利渡过这个非常时期。作为学校,要不断加强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全面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1.

[2]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1.

[3]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1.

猜你喜欢
合理情绪疗法自卑
飞蛾
自卑的三个真相,你知道吗
自卑的梯形弟弟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一例学生厌学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体像焦虑研究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体像焦虑研究
自卑,本质上是自虐
自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