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美术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7-03-02 18:29周佰胜
艺海 2017年1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培养

周佰胜

〔摘 要〕创新是创造的前提基础和事先准备。我们美术教师应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创新机会和良好学习环境,重视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促进儿童创新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 儿童美术 创新思维 培养

一、现代美术教育中儿童创新思维能力的特点及培养的必要性

(一)美术是什么。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张、颜料、画布、木条、金属、石头等占据一定空间、具有可塑性的平面或立体的形象,以反映画家客观及主观世界感受的艺术形式。美术的范围非常广,总的可以分为:观赏性美术和实用性美术。美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不同,是因为其具有自身的基本特征。

(二)儿童美术创意的特点。儿童美术虽属于美术范畴,可是儿童的年龄的特定属性决定了儿童美术创意的独特特征。创造力是人类区别于动物最根本的特性之一。而创意是通过具体的创造活动和作品来表现的。美国的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Victor Lowenfeld)指出:“创造性是人类所具有的本能,是一项天生的直觉,它是我们解决和表现生活困难的主要直觉,儿童尚未学习如何去使用它以前,就懂得使用。”任何艺术的学习首先应该是模仿,创新思维是指在艺术劳动中,发现一种新的方式处理对客观事物反映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能力就是通过这样的思维过程和活动,创造出超越或高于原型的艺术作品。它的根本特征也就是在原有的事物活动中,产生新的想法,从而在对事物处理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进步和超越。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新形势下人才观念的更新,培养儿童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使命显得更为迫切。

(三)培养儿童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性。美术是一门讲究个性和特点的学科,它的显著特征就是创新。一件美术作品的最大价值就是它的艺术成就,而艺术成就是不可复制和模仿的,就像蒙娜丽莎的微笑,世界上只有一个蒙娜丽莎,无论你模仿得多么逼真,它的成就也只属于达芬奇。作为艺术家要想达到一定高度,就必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除了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技术技巧,还要有自己个性和新的思维、主张。只有将技巧和创新能力两者完美结合来完成的作品,才具有艺术价值。由此看出,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儿童掌握描绘事物的理论和技术能力,更要重视培养儿童的实践、创新思维能力。在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儿童的美术活动大多是建立在以培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上的,故形成娱学结合的学习模式。作为我国发展态势良好的儿童美术教育形式,是有必要向国外借鉴及学习的。

二、传统美术教育中阻碍儿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问题

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美术课堂教学,如儿童的主体意识增强,但是,受长久传统教学的影响,我国目前的美术教育仍然是根据自己的专业和条件,对儿童传授不同的绘画技能训练和美术理论知识。在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能力方面还做得不够,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教师缺乏创新,抑制了儿童创新思维的发展。我国目前大部分美术教育工作者已经习惯了传统的照本宣科和“一言堂”的灌输式教育方法,依照教材或是给儿童一幅画或一个素材,来教儿童如何画,为了使儿童更好的掌握某一绘画技巧,不断在课堂上进行重复演练。这样单一枯燥与儿童缺乏互动的教学模式,没有考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受传统教育影响,我国的教学课堂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上面讲,儿童在下面听,教师处在教学的主体位置,儿童的思路需要跟着教师走,且教师所说的话一般是不容儿童质疑的。主要的授课形式就是教师画什么,儿童跟着画什么,而且必须要画的和教师一样或接近,否则就被认为是教学 “失败”。另外儿童所画的作品评价也是根据教师一个人的标准和眼光来评判,这种专制型教学模式,极大地阻碍了儿童用自己的行动去发现知识、质疑知识,缺乏探索和求异精神,不利于儿童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我国目前的美术教学中大部分是在教室中进行,让儿童画一些静物、道具,或者按老师要求依葫芦画瓢临摹一些作品。这些传统的绘画表现形式,已经滞后于当今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跟不上新的美术思想和潮流。且美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如果只是局限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不贴近大自然,儿童的思维也好像被带上了枷锁,很难创作出有自己个性、独特、新颖的作品,也会僵化儿童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现代美术教育中对儿童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从而激活儿童创新思维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儿童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他才会全身心投入,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和探索新的知识。那么首先在教学的内容上,应该选择有利于激发儿童求知欲、触动儿童好奇心和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内容,然后运用科学合理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儿童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也就是说,美术教师在教学时不要照本宣科,而是对整堂课进行设计,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让每位儿童都参与进来。基础绘画教育固然重要,但是让每位儿童都画出同样的画就显得毫无意义。比如:老师在给儿童上欣赏课或是介绍新的作品时,可以采取用视频介绍作品、放一些合适背景音乐,介绍完后让每位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将刚介绍的作品与自己最了解的一个流派做比较,给儿童营造一个良好教学情景,在这样的情景中,儿童不但调动了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还会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培养儿童的探索求异精神。一个人的艺术成就是不可以复制的,同样,儿童的创新思维也不是老师能“手把手”教出来的,有时候,创意就在某一环境或某一个点上突然出现。这种出现需要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来滋生,所以只有老师与儿童达到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的激发儿童大胆的去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个性。艺术就要不断创新和张扬自己的个性,有时候还要突破权威,培养儿童大胆求异的精神。对知识提出质疑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是一个新的探索的过程。只有不断质疑,不断探索,儿童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不断得到发展。另外,在作品评价方面要进行拓展,比如,先让儿童介绍自己作品的创作意图和意境,在实践过程中所作的努力,然后給自己的创作成果打分。再让同学们用儿童自己的眼光,对各位同学的作品作出评价。最后老师再作出全面评价,从学习态度、能力、绘画技巧、创新等各方面积极挖掘儿童的闪光点。适当、正确的评价方式可以让儿童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对以后作品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扩大儿童的欣赏范围,开阔儿童的视野。扩大儿童的欣赏范围,开阔儿童的视野是培养儿童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只有不断学习和了解更多艺术形式、风格和流派,才能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从不同角度去考虑作品,创新作品。不但要学习国内古典绘画,也要接受国外新的艺术思想和流派,只有这样,才能在艺术的海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并从中找到自己的方位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美术学科不仅仅是一门普通的学科,而且是一门体现艺术、涉及多门课程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美术教育不但要学好美术理论知识,还要研究和学习其它各门学科给美术领域带来的影响,为自己创新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国家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这样的形式,我国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儿童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从我国现代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我们在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能力方面还有欠缺。对于这些棘手问题,美术教育界已正在寻找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我们不能用一时之法解决所有问题,而应该随着事情的不断发展,用发展的眼光跟上潮流变化,用创新意识去解决美术教育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责任编辑:冯显荣)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魏勇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3]王世琴.浅谈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2(24).

[4]陈鹃.浅谈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3(7).

[5]徐亮节.在美术教育中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建议和措施[J].美术教育研究,2011(2).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培养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