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液法增产增注技术研究

2017-03-05 23:32王淑中油辽河油田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
化工管理 2017年1期
关键词:成胶工作液水剂

王淑(中油辽河油田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 辽宁 盘锦 124010)

混液法增产增注技术研究

王淑(中油辽河油田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 辽宁 盘锦 124010)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大量油井发生井漏现象。针对此类问题,研究了一种混液法封堵增产增注技术。重点介绍了此类化学药剂的封堵机理,通过SAD堵剂性能实验研究对SAD-1型、SAD-2型调堵剂成胶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为油田增产增注提供了技术支撑。

混合流;增产增注;机理

单液法和双液法是油井化学堵水和注水井化学调剖工艺常用的两种化学堵水调剖工艺技术。这两种工艺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均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单液法堵剂在地层亏空导致负压很大的时候,常会出现堵水调剖剂进入地层深部被大量稀释,从而使强度减小,甚至难以形成封堵物质。双液法所使用的两种化学堵剂只有在地层中充分接触才会反应生成封堵剂,而实际作业中两种工作也在地层中不可能全部接触,甚至接触的很少[1]。

为解决单液法和双液法在化学堵水调剖工艺技术中存在的不足,研究设计了混液法封堵调剖工艺技术:其本质也是一种双液法调剖封堵技术,与双液法工艺相比,不同的是混液法所使用的每一种工作液本身都具有封堵能力。两种药剂注入地层中,在地层推移至一定距离后,两种工作液部分接触产生封堵物质,避免了未反应的药剂继续进入地层深部被地层液体进一步稀释,而两种工作液未接触的部分或形成凝胶体或药剂膨胀,都具有自身封堵能力,提高了药剂利用率、节约了工艺措施成本,封堵效果显著,达到了增产增注的目的。

1 调剖堵水剂原理

SAD系列堵水剂主要成份由两种工作液组成,以下将两种工作液简称为A、B工作液。SAD系列堵水剂从施工工艺上来说,也属于双液法堵水工艺范畴。根据现场油井应用温度的不同,研制出SAD-1型调堵剂和SAD-2型调堵剂,分别适用于常温井和高温井。

1.1 SAD-1型调堵剂

常规双液法堵水剂主要组分是水玻璃和氯化钙。它通过水玻璃和氯化钙在地层中发生无机化学反应,产生硅酸钙沉淀物来堵塞地层中的出水孔道。本文研制的SAD-1型堵水剂中的A工作液主要组分为水玻璃,同时配有交联剂、调解剂;B工作液的组分有改性聚醚树脂、交联剂、促凝剂。A、B两种工作液在地层中均可单独发生化学反应,起到封堵效果,它们接触之后,还可以反应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封堵物质。

1.2 SAD-2型调堵剂

辽河油田稠油井一般采取注蒸汽开采方式,为高温井。为满足该类井的化学堵水调剖需求,研制了SAD-2型高温调剖堵水剂。SAD-2型调堵剂的A工作液采用无机凝胶体系堵剂,B工作液采用木质素树脂凝胶体系,其特点是A、B两种工作液进入地层后,即可发生化学反应,使其迅速形成凝胶封堵体系。

2 SAD-调剖堵水剂性能实验

SAD-调剖堵水剂性能实验研究主要是通过控制SAD-1型、SAD-2型调堵剂A、B工作液配制过程中各组分的用量,研究工作液中各组分用量不同,对工作液所形成凝胶时间的影响。

2.1 SAD-1型工作液各组分对其成胶时间的影响

实验结果证明:SAD-1型的A工作液中的主剂水玻璃及调解剂对凝胶时间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成胶时间的主要因素是交联剂,其成胶时间在5~20h之间可控;B工作液中主剂聚醚对凝胶时间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成胶时间的主要因素是交联剂和促凝剂,成胶时间在5~40h之间可控。

2.2 SAD-2型工作液各组分对其成胶时间的影响

实验结果证明:SAD-2型调堵剂A、B两种工作液都可以在地层温度下形成凝胶,成胶时间在5~20h之间可控。该调堵剂在现场应用过程中,也证实了其效果。注入的调剖剂首先进入中间的高渗透层,反应后的产物可堵塞大孔道,24小时后的封堵效果较好,其封堵效率达到90%多。蒸汽冲洗7天后,岩心的渗透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其封堵效率仍然达到80%多,说明SAD-2型调堵剂在高温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抗冲刷性,能够实现高温蒸汽封堵高渗透层的目的。

3 结语

(1)混液法封堵技术采用的两种工作液自身都能够形成凝胶,并且凝胶时间可以控制。其中两种工作液接触后迅速形成封堵体系,使封堵剂药剂的利用率和封堵效果显著提升。

(2)SAD-1型堵水调剖剂的封堵性能实验证明,其封堵性能明显高于普通双液法堵剂,将封堵率由90%提高到98.5%,突破压力由4.0MPa/m提高到10.0MPa/m以上。

(3)SAD系列调堵剂在常规化学堵水及调剖、热采井高温化学堵水及高温调剖封窜,深井(高温)堵水现场试验中,具有良好的封堵性能和封堵可靠性。

(4)SAD系列调堵剂在常规调剖和高温调剖封窜实施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化学堵水方面,堵剂的封堵可靠性高,SAD系列调堵剂经14口井的现场试验,经济效益较为明显,投入产出比达1:3.9。

[1]王浩.单液法、双液法结合堵水调剖新工艺[J].油田化学,2002,19(1):33-35.

[2]赵福麟.采油化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王淑(1984- ),女,2009年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本科学位,现从事采油工程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成胶工作液水剂
新型耐盐性堵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AM 单体缓凝调堵剂的研制与实验评价
铬冻胶缓交联体系
阳离子聚合物铬冻胶的研制与性能评价*
草铵膦水剂对柑桔园杂草的防效试验初报
HSWEDM加工中工作液性能变化及其对电极丝损耗影响的研究
影响丙烯酰胺堵水剂成胶因素
核壳型含氟硅丙烯酸酯无皂拒水剂的合成及应用
水剂法提取腰果油工艺条件研究
裂缝性致密储层工作液损害机理及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