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

2017-03-06 17:26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6年39期
关键词:诗句意象诗歌

【解题技巧】

一、炼字题

1.数量词。经过精心选择的数量词,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意。如李商隐的《锦瑟》,开篇就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五十弦”“一弦”“一柱”这些数量词产生了一种朦胧之美与多义之美。

2.名词。考生可以通过一些意象名词理解作者的思想或感情,尤其是多个意象名词连用时,会营造出一定的意境。特别是表达送别相思之情的诗歌常常会出现柳、酒、月、雁、楼等意象。

3.动词。鉴赏诗歌时,考生要重点关注动词,尤其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同时诗歌中也会出现动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结合文言文中动词的用法,考生可以快速分析出诗歌中动词的“潜台词”。如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和“惊”这两个动词在这里都是使动用法。春来了,鸟语花香,本来应该欢笑愉快;现在由于国家遭逢丧乱,一家流离分散,花香鸟语只能使作者溅泪惊心罢了。

4.形容词。形容词具有形象性、富有表现力的特性,所以诗歌中的形容词往往在摹写情态的同时,增强意象的气氛感,很好地塑造人物形象以及反映思想感情。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字展现出一种挺拔坚毅之美;落日之“圆”,在万里戈壁背景之上,给人以苍茫之感。二字将直线之美与浑圆之美融为一体,甚为壮观。

5.“诗眼”。“眼”就是诗句的关键处。在诗词的关键之处,一个妙煞的字眼,可以有声有色,极致入微,状难状之景,表难表之情,甚至可以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鉴赏诗歌的“诗眼”,既要从字眼的表层含义上去理解,更要结合诗歌的上下文从深层的内涵上去揣摩;既要从字眼所用的技巧手法上去分析,更要从该字眼所在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上去探究。

常见题型: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炼句题

在古代诗句中,有一些特殊结构形式的句子,在运用时能表现出特殊的表达效果。

1.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组叠音词,形象地勾画出作者晚境凄凉、内心悲凉的特点。

2.倒装。一般起突出强调作用。如辛弃疾的《西江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正常表述应为“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通过倒装突出了星之稀少,雨之小。

3.意象名词罗列。使描写更像特写镜头,能营造出特定的意境。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作者将六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名词巧妙地拼合联结起来,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一小桥一流水一人家,三样景物写出了家庭的温暖和作者对家的思念。

常见题型:诗句“……”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分析这一句诗为人们赞颂传诵的原因。“……”一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题步骤:第一步,解读诗句的内涵。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解读其内涵,结合具体语境概括诗句的内容。第二步,抓住其中的一点(写法或内容)简析。第三步,点出该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同步突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小孤山①

□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代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旋涡。

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答: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能真切表现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题龙阳县青草湖①

□唐 珙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②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庭湖”。②湘君: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为湘水女神。

1.请对首句中的“老”字進行赏析。

答:

2.后人评说这首诗极有“太白遗风”。请指出唐温如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答: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宿甘露僧舍[注]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甘露僧舍: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唐文宗大和年间,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1.诗评家说,本诗中“放入”二字显得很有气魄,你同意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2.怎样理解“开窗放入大江来”一句诗?

答:

3.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很有特点,请选择其中的一点作出评论。

答: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阳关曲 中秋月

□苏 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①无声转玉盘②。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①银汉:银河。由无数星星组成,夜间像银白色的光带,故称银河。②玉盘:指月亮。中秋的月亮最圆。

1.本诗题目是“中秋月”,但作者却从“暮云”提笔,有什么好处?

答:

2.“银汉”原本是无声的,作者说“银汉无声”是不是多此一笔?谈谈你的理由。

答: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长安晚秋

□赵 嘏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①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②。

[注]①“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②“南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楚国攻打郑国,战败,楚人钟仪沦为战俘并被送往晋国关押,虽然做了阶下囚,他依然戴着南方楚国的帽子以示不忘家乡故国。

1.这首诗歌的颔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记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称赵嘏为“赵倚楼”。请你就颔联某一方面的艺术特点做简要分析。

答:

2.请赏析颈联“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答:

3.请结合全诗分析“凄清”二字的作用。

答: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秋 怀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注]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注]鹿车:佛家所谓“三车”之一,小乘如羊车,中乘如鹿车,大乘如牛车。此处借指归隐山林。欧阳修,北宋文坛领袖,居位时边境受侵,朝内统治严酷。

1.赏析颔联“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答:

2.名家云:“欧阳公文字好者,实而有条理。即章法严谨,丝成茧成。”请你就本诗的“章法结构”上的特点作一具體分析。

答:

猜你喜欢
诗句意象诗歌
六一来了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诗歌岛·八面来风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
巧用诗句育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