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之主要表现手法

2017-03-06 17:28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6年39期
关键词:伏笔第三人称表现手法

小说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主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狭义的表现手法和情节安排的技法等。

高考命题一般不会单独考查小说的表现手法,而是常常和小说“三要素”联系起来,考查表现手法对人物塑造、环境营造、情节推动所起的作用。阅读、解答这类题时,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其一,从选材组材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其二,从表达方式角度,看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今、象征、联想与想象,《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以及常见的双关(语义或谐音)、反语、通感等。

其三,从狭义的表现手法角度,体现在小说对故事发展的叙述上,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等;体现在叙述的人称上,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称的区别;体现在小说营造环境、安排情节、塑造人物、表达主题等方面,有铺垫、衬托、渲染、伏笔、照应、悬念、突转、抑扬、对比以及各种描写方式[多视角描写(远近高低)、多感官描写(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相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其四,从情节结构角度,看开头结尾是否各有特色,如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等;结构是否严谨、完整、匀称,如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曲折有致、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等,并了解它们对塑造形象和表现主题所起的作用。

其五,从语言运用角度,看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各种修辞手法创造出了怎样的意境及表达效果如何等。

常見题型: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及其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文中所用的表达方式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作品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色?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能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考生答题时可采用三段式,即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收到了什么效果。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只一个,所起的作用(收到的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的,考生应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以求答得更全面,更详尽。

此外,考生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以及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譬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等。

猜你喜欢
伏笔第三人称表现手法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谈谈英语教学中 第三人称单数及其后面动词的用法
浅析低碳园林营造原则及表现手法
室内园林绿化装饰布置原则及主要表现手法
用第三人称和自己说话能减压
It’s Your Turn, Roger! (I)
设置伏笔,增加细节描写
退路
微澜尽处是狂涛——《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伏笔手法漫谈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谈《斑羚飞渡》中的伏笔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