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夯实教学管理积极构建高效课堂

2017-03-07 06:48武汉市第十九初级中学范国强
成才 2017年2期
关键词:教导处教学管理学校

■武汉市第十九初级中学 范国强 彭 琳

努力夯实教学管理积极构建高效课堂

■武汉市第十九初级中学 范国强 彭 琳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而高质量的科学管理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作为一所具有优良办学传统和丰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武汉市第十九初级中学始终坚持狠抓教学常规管理,积极推进课程改革,重视高效课堂建设,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校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努力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一、更新教育观念,引领教师素养新发展

建设高效课堂,提升办学质量,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基础。为此,学校特别重视打造一支想做事、能成事的教师队伍。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组织教师开展业务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具体举措有如下四个。

1.走出去

学校组织教师走出去认真学习山东杜郎口中学和江苏洋思中学、武汉二桥中学等教改先进学校的教学经验,以开阔眼界、更新观念。部分教师参加了国家、省、市各级课程培训活动,他们在学校高效课堂建设中起到了带头和辐射作用。

2.请进来

学校邀请专家、学者来校,通过专题讲座或听课评课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市教科院专家王一凡、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张汉强、信息技术教研员吕军、英语特级教师区教研室钟主任、语文特级教师彭修继、责任督学龚红安、虞继平、吴孝志和市区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等都多次莅临学校指导教学管理和高效课堂建设工作。

3.校本研修

学校经常组织教师集体学习有关高效课堂的材料,进一步强化业务培训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着力打造一支态度严谨、业务过硬的教师团队,逐渐形成了“博学、诚信、求是、合作”的良好教风。

4.以赛促课

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比赛。每当有教师参加教学比赛,学校就会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参赛学科所有老师一起研讨。这种备赛方式既有利于提高参赛教师的竞争力,同时也促进了同学科所有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近三年来,多位教师参加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比赛及全国优质课比赛,连年获得全国一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以赛促课的结果,更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可喜成果。

二、落实细节管理,实现教学管理新常态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校更加注重教学管理,在细节的落实上体现常抓常新,突出“严、细、实”三个特点,实现教学管理新常态。

1.“严”——常规管理严格

每学期在期初、期中和期末三个节点,教导处针对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制度落实情况认真检查,逐一落实,并做好记载,及时反馈。如教学常规检查后在全校教师大会向大家反馈,检查情况归纳为表格,内容详尽,亮点及问题一目了然。

2.“细”——过程管理细致

通过教导处统筹安排,包括校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都深入到课堂、到组,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作业批改方面,逐一细查各年级及各学科、各班的教辅资料使用情况和作业批改情况,并将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反馈给教师。为加强集体备课管理,学校设置了教师集体备课室,所有集体备课都在教导处报备,并由教导处工作人员拍照作资料留存。鉴于学校一校两点的实际情况,每次集体备课和学科活动的照片都会发在学校教师交流群“春雨”里面供所有教师交流分享。

3.“实”——评价管理讲实效

每次月考和期中、期末考试后,教导处都认真做好质量分析,认真汇总各科教师提供的相应数据,列出各科各班前十名和后十名学生成绩,与上次考试对比,看变化情况;与上次考试进行对比,列出各科进步学生名单和退步名单;列出班级总分排序名单,分别找出上升幅度大和下降幅度大的学生名单进行分析;与上次考试相比,分析各科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的变化情况。教导处充分利用统计数据进行质量分析,看班级各科在年级的排名情况;看尖子生在年段数量的变化情况;看学困生在年级的数量变化情况;看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在年级的排名情况。对于每次考试后教师交上来的质量分析材料,教学管理人员都逐一认真阅读,将质量分析中反应出的问题与老师们探讨、沟通,并进行纵向比较,看看以前暴露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

三、推进教学改革,构建“三自三导”(自信)高效课堂新模式

老师们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三自三导”(自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我校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新尝试,已被评为江汉区先进课堂教学模式。“三自”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指自然分材、自信学习、自主发展;“三导”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指预习先导、学案导学、教师主导。“三自三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本质在于体现“主导”与“主体”的有机统一,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共振。“三自三导”(自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一个目标”

一个目标就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2.“两翼齐飞”

教师根据学情和三维目标要求,从指导预习到课后练习,逐步完成教学流程(以学定标→指导探究→引导达标→互动展示→小结强化→反馈矫正);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完成学习流程(预习定标→自主探究→合作达标→展示交流→巩固训练→整合提高)。通过师生的交互,形成相互契合的教与学的完整流程。

3.“三为主”

“三为主”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训练为主、以能力为主”的原则。

4.“六个环节”

课堂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六个主要环节,即预习定标、激趣导入、合作达标、互动展示、小结强化、反馈矫正。

“三自三导”(自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来自于教学实践,也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去检验和完善。学校规定全体教师每人上一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讨课,在此基础上,组织大家认真研究,实现了三个“进一步”:第一,以教研组为单位,对授课者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评议,促其进一步提高;第二,研究适合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课型特点且操作性强的教学流程,进一步细化“三自三导”(自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第三,发挥集体智慧,认真打磨展示课,进一步推广“三自三导”(自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四、建设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新高度

学校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推广应用为抓手,努力夯实教学管理,积极开展高效课堂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1.建设高效课堂,为学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自三导”(自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全程听”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既关注了学生学习结果,又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学生在预习基础上,提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己努力和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逐步形成自主研究、自主创新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市、区各学科教研员来学校听课后,对学生自信学习、自主发展的状况赞不绝口,对孩子们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2.建设高效课堂,为学校发展赢得了社会赞誉

通过高效课堂建设工程,全体教师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研究,注重学法指导;同学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树立了学习的自信,为可持续的自主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教学实际效果来看,近两年中考,全区前500名、全区前1000名和普高上线三项指标都超额完成教育局下达的目标任务,所有学科均被评为优秀学科。

扎实的过程管理使各项工作处处见过程,事事有实效;高效课堂建设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奠定了基础,学校由此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责任编辑 廖林

猜你喜欢
教导处教学管理学校
对“慢孩子”,评价更应柔情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对“慢孩子”,评价更应柔情
教导处在哪儿
加强教导处建设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学校推介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