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

2017-03-07 08:50
山西水利 2017年1期
关键词:芙蓉荷塘荷叶

清 铭

荷塘

在荷花盛开的季节,观赏过许多地方的荷塘,名气都不小。譬如杭州的西湖,西湖又叫西子湖,湖面很大,周边景点很多,然散落在各个景点之中或周边的荷塘着实为这景点增色不少。南宋诗人杨万里这样形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又如河北的白洋淀,有着146个大小湖泊的白洋淀,荷花更是遍地开放,有“百里荷香”的美称;其中的一处荷苑,种植着十多个品种的荷花,花与叶大小不一,形状有别,颜色各异,姹紫嫣红,堪称是荷花的王国。除此以外,全国各地种植荷花的地方还很多,种植面积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号称“万亩荷塘”的不在少数,盛名远扬。但在我心目中,这些都不是最有名望的。

初冬时节,受派到清华大学研修,我终于走进了这万众学子倾心仰慕的百年校园。虽只有短短的几天,但能在这优美典雅,人文荟萃的环境里学习生活,羡慕、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抓紧利用午休时间四处浏览了百年学堂,那承载着历史与现实、古朴与时尚、传统与现代的不同建筑和景观让每个到访者都驻足仰视,流连忘返;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激励着每个学子奋发努力,那惜时如金,刻苦钻研的身影犹如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但我内心却不时涌动着深深的渴望,极想早一点看到那最有名望的地方,它就是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也抱怨自己来的不是季节,要是在荷花盛开的夏夜临近荷塘,就可以感悟先生笔意的深邃。然冬令时节,一切凋零,怕是什么也看不到了。

清华的职工俱乐部是我们上课的教室,门外有一片不大的水面,水不深,可以看到水底散乱的茎条,我以为是粗的水草的杆,内心还怪怨园林管理者的懒惰,怎么能让水里长这么多草,还长那么粗。然而老师的一句话让我惊讶错愕,羞愧自己的无知肤浅。他说这外面的水面就是荷塘,那水里的枝条是荷花的茎杆,荷叶因为枯萎已经被打捞了出去。这竟是荷塘?那个让所有读过中学语文课本的孩子都知道的荷塘?我心里久久渴望见到的地方竟是这样?它与我想像中的荷塘完全不一样。看上去貌不惊人,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水池了。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让所有国人都知晓的,在我看来天下最知名的荷塘竟是这样真真切切的展现在了我的眼前。我急切地要去探访她。走近荷塘,原来一条柏油马路横亘在中间,东西错对着各有一个水面,教室外面的是西塘,水面环绕着中间的一座小土山,形成椭圆形的水带,面积比一个标准的游泳场大不了多少。一架弯曲的小桥可以通往山上,山上有座六角亭,亭子的匾额上镌刻着四个行书大字:“荷塘月色”;土山的西侧岸边架着几间水榭,雕梁画栋,古朴雅致,供游人驻足歇息,观赏游鱼。而东塘则在一圈土包和树木的掩映之中,不走进去是绝然看不到的。塘里干枯的荷叶还浮在水面,朱自清先生的汉白玉等身雕像竖立在北岸水边,“水木清华”的匾额悬挂在一座秀雅的古建筑上,据说这匾额和古建筑有些来历,和什么皇帝有关。一东一西两个荷塘,先生笔下的荷塘写的是哪个呢?看着走着,那散文里的文字不时回闪在脑海里。眼前的荷塘,有似曾相识,也有些陌生,不免把实景与先生的文字一句句比对起来:“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已不见踪影,替代的是高低不平,错落有致的青石板路和柏油马路,走在上面,虽时而上下跳跃,时而平坦阔步,但内心终究是踏实的,全没有先生的“颇不宁静”。臆想当年,要是先生走在现在这样的路上,还会不会感慨道路的“曲折、幽僻”?而那“蓊蓊郁”的“弯弯的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如今不再是“稀疏的倩影”,却是挺拔伟岸,虽然已是初冬,树叶不再是翠绿,却依然繁盛,不曾被秋风扫落;微风下,枝条随风摇曳,像似在对我招手,欢迎我这迟来的学子;又宛如曼妙的少女在翩翩起舞,给人以遐想、神往。东塘里的荷叶倒是还在,却早已枯萎焦灰,全然不见了“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和“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白花”,嗅不到“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更是听不到“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倒是残败的荷叶依然成片,可以想见到夏日里浓绿茂盛,“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荷花盛开的景象。倒是西塘那“脉脉的流水”在微风轻抚下荡起一丝丝涟漪,清澈见底的水面上点缀着些许黄色的叶子,在阳光照耀下闪着金光,像是在弥补缺失荷叶的遗憾;没有荷叶的枝茎支支杈杈散落在水底,想是水底里生长的莲藕还没有被采莲人挖取。慕名前来观赏的人群络绎不绝,驻足浏览,拍照留念,全然忘却了冬日的寒冷。东塘西塘只是我的叫法,其实,它们有自己的称谓。东塘叫水木清华荷塘,西塘叫近春圆荷花池,清华园里的著名景观“两湖”说的就是她们。那么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是哪个呢?想你一定猜错。资料上说,不是水木清华荷塘,而是近春圆荷花池。是先生的笔误,把荷花池写作荷塘?还是后人另给起了名,把荷塘叫了荷花池?或是资料有误?这就不得而知了。倒是觉得把先生的塑像立在东塘给人以误导,以为先生当年写的荷塘就是东塘。《荷塘月色》文中始终没有土山的描述;但也没有“水木清华”及古建筑的描述。我想,先生笔下的荷塘是哪个并不重要,只要我们熟记散文的章句,感受那隽永的语词就是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荷花的原产地之一,荷花文化源远流长,浩若星河。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开始了采集莲子和藕用于食用。荷只是她诸多称谓中的一个,除此之外还有好多,譬如以花冠名的有:莲花、藕花、君子花、天仙花、芬陀利花、六月花神。以其生长习性命名的有:水芝、水华、水芸、水旦、水目、泽芝。以荷花圣洁高雅的气质命名的有:君子花、凌波仙子、玉环、水宫仙子。因生水中,莲花亭亭玉立于水面,好似仙女飘然而行,故名水宫仙子。宋代张耒赞道:“平地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轻摇柄,水宫仙子斗红妆,轻步潜波踏明镜”。宋朝之前的别称有:芙蓉、水芙蓉、日芙蓉、菡萏,<说文解字>云:“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说的是未开与开了的荷花。大诗人李白有名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诗·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菡萏。”宋欧阳修《西湖戏作示同游者》诗:“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寧復忆扬州”。这些词只是近代不多用了,芙蓉也另有它指。为了表达对荷花高洁形态的赞赏,以金芙蓉和草芙蓉比喻荷花品性的难得。溪客、静客都是强调荷花的生长环境和安静娴雅的状态。而翠钱则是新荷的雅称,红衣是荷花瓣的别称,佛座须是莲花蕊的别名,宫莲是莲花瓣的美称。清纳兰性德《清平乐·元夜月蚀》这样写道:“影蛾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另外还有:中国莲、水中芙蓉、碧环鞭蓉、玉芝、红蕖、芙蕖、鞭蕖、灵草、六月春等。历朝历代文人墨客感叹荷花冰清玉洁、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为之心系神牵,梦绕魂萦,或唱诗吟歌,填词作赋,或挥毫泼墨,书写丹青,从而给后人留下了浩若烟海、琳琅满目的诗词歌赋、书画文章,其中惊世之作不胜枚举,俯拾即是。

古之文人雅士对荷花皆情有独钟,究其缘由,语述浩繁,我想归纳出来不外乎这两个字:一个洁,一个雅。《管子·水地》说“鲜而不垢,洁也。”《乐府诗集·陌上桑》要求“为人洁白皙。”古人以操行清白,品德高尚来规范自己,“联幼清以廉洁兮。”——《楚辞·招魂》,做到“修身洁行。”——《史記.魏公子列传》。做人尤其做官就是要不贪不占,洁身自好。“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此语出自《毛诗序》。《诗经》的“六义”有风、雅、颂,赋、比、兴之说;其中的“雅”是指正声雅乐。“雅”是要人行为端庄,兴趣爱好高尚,不低级趣味。我想遵行“洁”、“雅”二字,不苟活于市井流污,不浪迹于声色犬马,乃是为人最起码的操守。人生在世,德行至重,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全在自己的一念之中。然能真正遵行“洁”、“雅”二字,做到清心寡欲,心无杂念,洁身自好,不为世俗所污,不受诱惑所动,守住底线,拒腐蚀永不沾,虽不能够流芳百世,至少可以做个吃得香、睡得着,自由自在、心安理得、安享天伦的普通人。那些曾经拥有极权、金钱,而今却身陷囹圄、家破人亡、寝食难安的权贵们何尝不想再做回这普通人?羡慕普通人的自由自在。就让我们践行习总书记教诲的“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效莲荷之风骨,秀芙蓉之芳菲,洁净坦荡,清雅作为,高德眼界,君子胸怀,做好一个普通人吧。

(作者胡庆民系山西省水资源管理中心书记)

猜你喜欢
芙蓉荷塘荷叶
小荷塘
荷叶像什么
热闹的荷塘
荷塘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我的芙蓉李树
荷塘三记
荷叶圆圆
轻嗅芙蓉妆
荷叶游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