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Magnuson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治疗体会

2017-03-08 00:50刘德见黄凌云李齐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外旋肩胛复发性

刘德见,黄凌云,陈 广,李齐波

(黔南州人民医院骨一科,贵州 黔南 558000)

改良Magnuson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治疗体会

刘德见,黄凌云,陈 广,李齐波

(黔南州人民医院骨一科,贵州 黔南 558000)

目的 评价应用改良Magnuson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运用改良Magnuson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8例,8例患者中5例男性,3例女性,于颈丛或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前方入路显露肩胛下肌及关节囊,游离肩胛下肌并重建止点在肱骨大结节处,并用带线锚钉强化固定,术后按肩关节康复指南进行功能锻炼,术后随访肩关节脱位复发情况及肩关节功能。结果 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肩关节功能良好,脱位无复发。结论 应用改良Magnuson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操作简单易行,创伤小,疗效确切。

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锚钉技术;疗效

肩关节前脱位为肩关节脱位中最常见的类型,在年轻人群中,若治疗不及时,就很有可能发展为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也称为创伤性肩关节不稳定。研究表明,十几岁时第一次发生肩关节脱位的患者,有90%以上的机会发展为复发性肩关节不稳。非手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疗效不理想,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运用改良Magnuson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8例,经观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运用改良Magnuson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8例,男性5例,女性3例,其中右侧6例,左侧2例,年龄在20岁-36岁之间,初次脱位年龄在8岁-16岁,均有外伤因素。术前均有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存在肩关节不稳定,频次最高者达年均20次,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所有患者经体格检查可诱发前脱位,不合并有臂丛神经损伤,并经X线、CT、MRI检查证实为前方关节囊松弛、肩袖损伤,不合并有骨性损伤。

1.2 手术方法

手术在颈丛或全身麻醉下进行,患者仰卧位,患肩垫高,术区消毒铺巾,采用前内侧切口长约6.0 cm,沿胸大肌与三角肌肌间隙进入,并注意牵开保护头静脉,充分显露肱骨近端、肩胛下肌止点,在距肩胛下肌止点约1.0 cm处切断肩胛下肌并向内侧游离掀开,显露前方关节囊,见关节囊松弛,切开关节囊并予以叠瓦状缝合,上臂内旋后显露肱骨大结节,打入带线锚钉两枚,将肩胛下肌止点固定在肱骨大结节内侧0.5 cm处。被动活动肩关节,外旋受限不超过45°。冲洗缝合伤口,皮片引流。

1.3 术后处理

术后佩戴上肢外展架,保持上臂内旋、屈肘,肩关节制动3周,主动活动肘关节及远端关节,3周后行肩部不负重钟摆样运动,6周后逐步开始肩部外旋,3月后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

2 结 果

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根据术后体格检查、X线复查以及患者自我评估,术后获得良好的肩关节稳定性,未出现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术后无疼痛,肩关节活动7例恢复良好,无活动受限,有1例女性患者出现肩部外旋、外展稍受限,但无疼痛,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及生活。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7例为优,1例为良,优良率100%。

3 结 论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是典型的球凹关节,也是关节脱位最多发生的部位。复发性肩关节脱位是外伤性肩关节脱位的常见并发症,一般发生在初次脱位复位两年内。随着脱位的频发复发,关节越来越不稳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肩关节的稳定性机制包括静力性因素和动力性因素,取决于正常的囊内压、完整的盂肱和关节囊盂肱复合体结构、健全的肩袖复合体。肩袖附着在肱骨的大小结节,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构成。在骨性结构完整的前提下,正常的关节囊、健全的肩袖复合体是提供肩关节稳定的主要来源。

国外研究表明,复发性肩关节脱位保守治疗效果很差,优良率仅为9%,而且保守治疗后5年内再次脱位的发生率高达78%[1]。所以手术治疗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必然选择。

排除骨性结构损伤,在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手术治疗研究中,主要术式包括肩胛下肌和关节囊紧缩术、肌腱移位重建术、Bankart手术,以及近些年日益成熟的关节镜下的修复和重建,文献报道其疗效不一,且有外旋受限、损伤大、疗效不确切的缺点。

我们知道,肩胛下肌和盂肱韧带是保持肩关节前方稳定的主要结构。国内外文献报道指出,切开手术修复及重建前方稳定结构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金标准[2]。对于无骨性结构损伤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传统的Magnuson术[3]是肩胛下肌止点外移术的代表,是通过增加肩胛下肌的张力来限制肩关节外旋来,防止肩关节前脱位,增强了肩关节前方的动态及静态稳定机制。我们在术中将肩胛下肌止点重建的位置定在肱骨大结节内侧,预防张力过大导致的外旋受限。有学者认为[4],在肩关节的稳定性因素中,关节囊起关键作用,我们通过联合关节囊紧缩,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肩关节外旋受限的可能性,进一步改善了肩关节功能。锚钉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将肩胛下肌的止点直接固定在骨面上进行重建,固定牢靠、不易松动,可以获得即刻以及长久的稳定性。

在本组的8例患者,通过改良Magnuson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以及术后有序的康复训练,肩关节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终末随访未发生复发脱位,疗效满意。

[1] Liu SH,Henry MH.Anterior shoulder instability:current review.[J]. Clin Orthop Relat Res,1996,(323):327-337.

[2] Yong Girl Rhee,Nam Su Cho, Seung Hyun Cho.Traumatic Anterior Dislocation of the Shoulder: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ress of the Traumatic Anterior Dislocation.[J].Clin Orthop Surg.2009 Dec;1(4):188–193.

[3] J.V.Nepola,K.E.Newhouse.Recurrent shoulder dislocation.[J].Iowa Orthop.1993,(13):97–106.

[4] 李宏云,陈世益.肩关节不稳定研究现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24):742-745.

本文编辑:王雨辰

R687.3

B

ISSN.2095-8242.2017.033.6359.02

猜你喜欢
外旋肩胛复发性
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进展
肩胛盂的骨性解剖结构
保留外旋肌群微创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类解剖重建外旋肌群技术
少林小武功(二)
正常成年人肩胛动脉网的高频超声检查
关节镜下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的研究进展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
探讨BA,EMAb及ACA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
口炎清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