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学校还好吗?
——关于学校效能改进的6大类24项核心问题

2017-03-08 12:46徐启建
教育家 2017年4期
关键词:教科院计划专业

文 | 徐启建

我们的学校还好吗?
——关于学校效能改进的6大类24项核心问题

文 | 徐启建

1981年8月,美国教育部干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时任部长特瑞尔·贝尔任命了全美优质教育委员会,并要求该委员会向新上任的里根政府和美国人民报告美国学校的教育质量。

结果,全美优质教育委员会1983年5月就拿出了重大成果——一份叫做《处在危机中的国家》的报告。报告世界末日式的言辞震惊了全美、甚至里根总统:

“我们的国家正处在危机之中,我们曾经所向披靡的贸易、工业、科学和技术发展正在被他国超越……如果一个不友好的国家试图把我国今日现存的低劣教育成绩强加于我国,我们会认为此举意味着向我们宣战……”

把“低劣教育成绩”视同“宣战”,该报告的“火药味儿”可见一斑。而给全美优质教育委员会提供“轰炸”底气的正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约翰·古德莱得教授和他的同事们,他们全身心投入了美国教育史上规模最大、最复杂的调研之一 ——“学校教育研究”,发现美国遍地都是“好心的、漫无目标的学校”,它们在教育中的众多“缺位”与“错位”正威胁着美国引以为傲的社会和经济运转体系。

当然,古德莱得“学校教育研究”的使命不是像全美优质教育委员会那样来一声“棒喝”,他们希望的是:找到学校教育危机的“成因”,并找出解决这一危机的“途径”。

正如当时的美国一样,我们现在“好心的、漫无目标的学校”似乎也遍地都是。我们的教育似乎也在迎来同样的困境。

学校无疑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存在之一,但它在我们的周围却显得既清晰又模糊,就像雨中玻璃窗外的风景,隐隐约约,既有淡淡的吸引,又有决绝的远离。我们知道它的重要,但我们却往往看不到它向我们展示这种重要。

我2009年初担任《中国教育报》校长周刊主编,后又历任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院长,属于专业跟学校和校长打交道的职业和岗位,每年大概要访问近百所中小学,跟几百名校长作交流,再加上2009年前在《中国教育报》文化周刊任主编、读书周刊任编辑时与学校的对接,我应该算是新世纪以来国内走访学校和接触各类校长比较多的人之一。在这些众多的访问和交流中,我的确发现我们的大多数学校都是“面目模糊”的,你看不到它们活泼泼的“生命迸发”,更看不到它们漫天昂扬的“精气神”,而这在一个活力十足的青少年群体集中的地方显然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的学校似乎陷在了“好心的、漫无目标的”陷阱之中不能自拔。它们只是在应试的流行浪潮中,不时地用分数“汇报”一下成绩。

但在这个时代,只拥有分数的学校还是好学校吗?炫耀“分数”早已像是土豪炫耀“金链子”一样,被人唾弃和嘲笑。而近几年一系列科学的调查也证实,家长和社会更需要的是一个智商、情商、行商皆高而不只是分数高的孩子!

可是,我们的学校似乎不知道还能用什么来证明自己。它们处在众多的教育“缺位”与“错位”中而不自知。

如果简单一点说,我们的学校到底缺了什么?——专业!

亚洲管理之父大前研一的《专业主义》风行一时,至今尚称经典;我国领导人近年屡屡提及“工匠精神”,国内媒体也不断有工匠精神类的成功案例报道。“专业主义”和“工匠精神”其实强调的都是一回事儿——专业精神!

我们的学校能不能也重振一次“工匠精神”,精雕细琢方方面面的工作?我们的学校能不能也来一次社会上喊得震天响的“品质升级”,把“过去式的好学校”变成“新时代的好学校”?

客观地说,学校教师无疑是社会上最辛苦的人群之一。早出晚归,而回到家可能还有一堆作业要批改,一群家长要联络。在这样的工作基础上再加倍,学校管理者无疑就更辛苦了。

但如果淹没在这些所谓的“常规”里,而不能去追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并思考如何完成“专业的使命”,取得“事业的成就感”,就太让人悲哀了。

我们也需要并致力于来一场美国那样的“学校教育研究”行动,我们命名它“专业学校改进计划”。

我们聚集了北师大、华东师大、中国教科院、首师大、天津教科院等等中央及地方高校、科研院所的教授,也聚集了更多在一线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名师、名校长、名专家发起这项计划,我们已经历时三年,经历种种实践验证,提炼制定了初步的“专业学校改进计划框架”,“框架”提炼了改进学校效能的文化领导力、课程设计力、课堂创新力、教师教育力、学生发展力、信息化能力等6大类以及其24项具体核心问题。我们将和国内众多学校一起围绕这些问题开展持之以恒的研究和实践,并定期以视频、音频以及文字等多种形式,通过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等多种媒体向社会传播我们“专业学校改进计划”成员的研究和实践成果。我们期望我们的这一计划能够像古德莱得的“学校教育研究”一样,历时久远,聚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实践者,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富有成效的一笔!

我们希望每一个有教育梦想的学校和它的掌舵团队加入我们的计划。

我们的学校也许从现在起就将分为两类:加入专业计划的学校和还没有加入专业计划的学校!

“学校改进计划”是由校长会倡议,《教育家》强学研究版支持,北师大、华东师大、中国教科院、首师大、天津教科院等等中央及地方高校、科研院所众多教授,以及更多在一线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名师、名校长、名专家共同发起,致力于中国学校整体改进提升的一项长期行动。欢迎您加入“计划”,与我们一起创造教育的历史!

成为公益成员将享有以下权益:

1.成为国内最专业的教育群体一员,同国内众多教育名家、教育同行一起研究教育,分享智慧;

2.获得课题指导等各类教育资源,开展学校专业化研究,认清问题本质,找到具体方法,改善学校具体工作;

3.参与中国学校年度创新大会等围绕“专业学校改进计划”开展的各种论坛交流活动,展示、交流实践成果;

4.优秀研究、实践成果结集出版,并通过媒体报道向全国推广。优秀成员作为专业“学校改进计划”大使,全国讲学,展示推广。

专业学校改进计划申请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申请加入“专业学校改进计划”,详情咨询工作人员。

猜你喜欢
教科院计划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走过十年
——深圳市教科院建设新型教育智库实践探索
An Analysis of Mobile Equipment on Merits and Demerits and Development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