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字面意义的多维研究
——“语言表达蕴含研究”高端论坛综述

2017-03-09 08:14朱立霞陈家宜
外语学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反语字面语言学

朱立霞 陈家宜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 510641)

由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主办,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语言表达蕴含研究”高端论坛于2017年3月18日如期举行。论坛邀请知名学者做主旨发言,同时从提交论文学者中选取自由发言人,从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视角对蕴含表达做出充分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

1 语用学视域下的蕴含研究

语言的字面义和非字面义是语言交际研究的两大方面,其中非字面义更为复杂,也更有挑战性,因此吸引众多语用学家的关注。徐盛桓在“非字面义表达研究论纲”中,以郑和海洋观与马汉海权论的对比切入主题,阐述非字面义表达的3个构成要素与6种相关理论。冉永平围绕交际语境的隐含信息,在对前设语境、现时语境和涌现语境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分析语境作用下隐含信息的表现方式及其识解的受制因素,探寻隐含信息表现与获取的语用理据。任伟从多维度探讨女性在约会中的拒绝话语使用、怎样的拒绝策略以及这些策略体现何种礼貌原则。华鸿燕运用象征思维思想和知觉内容双重性理论,揭示汉语非字面义表达的机理。上述发言在对语言事实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初步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语言学理论,为非字面义表达研究的深化注入新的活力。

2 蕴含表达的认知动因

语言表达不仅与语境密切联系,而且通过人来实现,因此从人的认知角度对蕴含表达进行分析对揭示现象背后的动因是必不可少的。石毓智以美国CNN头条“Trump leaves the white house soon”为例介绍字面义与引入语境后的非字面义的区别,提出“蕴含”受人们推理能力和联想能力影响,继而通过汉语史上的两种现象论证“蕴含”是造成语法标记与语法范畴之间不对称的原因。邱劲从意识双重结构的角度对新“被XX”结构的生成过程进行考察,认为语言主体对事件的心理估量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3 蕴含表达的神经语言学研究

有学者运用实证方法研究汉语中的熟语、反语等蕴含表达的认知神经机制。张辉使用ERP对汉语熟语中主要的次范畴(即成语、谚语、歇后语等构式)进行研究。一方面,在语义启动范式下,探究成语的熟悉度和语境对成语的字面义和非字面义在线加工的影响和相关的脑机制;另一方面,对成语加工中语义组构性的作用和其心理现实性进行实证研究。廖巧云以汉语修辞识解模型ADRIM(内涵外延关联—传承模型)为基础,采用ERPs技术,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为被试,研究汉语反语识解机制,发现汉语母语学习者在反语话语识解过程中的可能性特征提取具有心理现实性,证实作者本人提出的理论模型。与前两项实证研究不同的是,王小潞着重从理论层面探讨汉语非字面语言的认知神经心理机制。她采取系统论的观点,强调非字面语言各子系统的关系,将规约隐喻向新颖隐喻看成一个连续统,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考察非字面语言形式的特性,并将其纳入整个非字面语言系统中与其他子系统进行关联与比较,以建构汉语非字面语言大脑加工的动态认知总模型。

今后的语言蕴含表达研究应该更着重多学科、多视角,既要深入挖掘语言事实,又要注重理论提升,更要借助实证研究方法推动相关问题的回答。

猜你喜欢
反语字面语言学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反语认知加工之主观语境
汉语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规约层级递进模型”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印地语反语的构成手段及语用功能研究
金缕衣
别误会这些英语
《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述评
别误会这些英语
社会语言学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