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在外科学教学中运用的价值探讨

2017-03-09 12:44周毕军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外科学医学教育体系

周毕军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00)

形成性评价在外科学教学中运用的价值探讨

周毕军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00)

纵观我国高职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一直采取的是终结性评价方式,而教学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与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吻合。通过对形成性评价在高职外科学教学中运用的研究,深入探讨高职外科学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实施价值和意义,从而发挥形成性评价在高职医学教育中应有的作用。

形成性评价;高职教育;外科学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目前,医学教育已经进入了以培养能力为目的的阶段[1]。临床医学课程多具有逻辑性强、知识抽象、涉及学科范围广的特点。如何合理评价现代医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有效促进对现代医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适应当前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的医学教育模式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我国医学教育评价主要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一考定终身”的教育评价机制培养了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该评价模式的缺点日益突显,已经不能满足医学教育的需要。形成性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其对学生的评价更为科学、全面。王跃群[2]在护理技能教学中应用形成性评价,使学生考核的优良率明显提高;熊阳等[3]在药剂学教学中应用形成性评价,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态度,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研究通过在高职外科学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探讨形成性评价在高职外科学教学中的作用,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提升教学质量。

2 当前高职外科学教学评价现状

随着医学的发展,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主旋律,但医学教育的评价方式仍然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这种评价体系已无法适应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4]。外科学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技能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目前,很多院校采用终结性评价,仅通过一次期末考试来评定学生外科学的学习效果,这显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素质教育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对学生素质的评价也应该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改革当前不合理的评价体系,推行形成性评价势在必行,尤其对外科学教学的评价更应如此。

3 形成性评价在外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3.1 制订形成性评价方案

实施形成性评价首先要制订评价方案,然后根据方案内容落实各项措施。改革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模式,构建新的评价模式:期末总评成绩=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20%)+技能考核成绩(占20%)。这样可以避免学生考前突击、死记硬背,使学生重视学习过程,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外科技能的提高。

3.2 将学生课堂表现和课外学习成绩量化,纳入学生综合成绩

学生的综合成绩包括课堂和课外学习成绩两部分,将学生课堂表现和课外学习成绩量化,纳入学生综合成绩。也就是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听讲、讨论、提问与回答问题、作业完成情况等)和课外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情况赋予一定分值,并将量化成绩纳入学生综合成绩。

3.3 形成性评价方案的实施

首先,建立“质”和“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注重把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5];其次,摆脱以往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模式的束缚,确保教学改革和评价改革同步;第三,转变观念、“因材施评”,形成性评价相对终结性评价,教师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不同专业的学生所选用的教材不同,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侧重点也不同,我们在推进形成性评价的同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不能“一刀切”;第四,要信息化处理、科学化评价,形成性评价体系相对于总结性评价是复杂的,我们要不断收集反馈信息,进行论证分析再指导评价过程;第五,加强形成性评价管理制度建设,高效规范的评价管理制度是保证高校课程评价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因此,高校要加强相应的评价管理制度建设;第六,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既要注重过程的评定审核,也应重视阶段性测评和总结性测评,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医学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4 结语

目前的医学教育模式主要根据学生的终结性评价对其学习状况进行评估,医学生在这种终结性评价中能够及格并且不断取得好的成绩是其普遍愿望。而与终结性评价不同,形成性评价采用的是另外一种评价模式。在形成性评价中,教师可以从学生处采集到一些数据,帮助学生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反馈信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1]。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形成性评价,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建立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在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更有利于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加强对学习过程的管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均得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由此得到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6]。

[1]李井泉.医学生教育中形成性评价的运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4):285.

[2]王跃群.形成性评价在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9):70-71.

[3]熊阳,来平凡.论形成性评价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09,25(6):3l-34.

[4]方家选,刘冰,阮耀,等.以能力为导向的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3):9-11.

[5]杨新月.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6]周毕军.探索形成性评价在高职医学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6):19-20.■

G420

B

1671-1246(2017)10-0065-02

2014年河南省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WJLX2014137)

猜你喜欢
外科学医学教育体系
“顾氏外科”师承教育融于中医外科学住培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
“三维一体”创新型中医外科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PBL教学法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