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斯特《爱之梦》的音乐风格、演奏特点及影响

2017-03-09 14:24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通红甸彝族苗族乡通红甸小学谢伟赢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23期
关键词:大调李斯特乐句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通红甸彝族苗族乡通红甸小学 谢伟赢

弗朗茨·李斯特是19世纪上半叶欧洲音乐文化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在李斯特的钢琴音乐作品中,钢琴改编曲占有重要的地位。《爱之梦》是李斯特优秀的改编曲作品之一,作于1850年,是李斯特根据自己所写的三首艺术歌曲《崇高的爱》《幸福的死》《爱如朝露》改编成钢琴曲,并一起提名为《爱之梦》。在这首作品中李斯特很好的将诗意和音乐结合在一起,用音乐更深刻的诠释了诗中的内涵,深刻的表达出最纯真的爱情。本人结合自身演奏体会,结合平时老师教学中所教的钢琴演奏技巧,作为理论依据,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完成论文写作。

一、《爱之梦》作品简介

随着浪漫主义音乐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钢琴音乐的欣赏在听觉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追求表面眼花缭乱的炫技曲,而更多的关注作品的“内涵”。

李斯特在同时代音乐家肖邦的影响下,将纯粹的钢琴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作品,创作了大量的钢琴改编曲,这些作品摆脱了单纯炫技的单调,更好的将音乐诗情画意和内心深化的“内涵”体现出来。

1847年李斯特在俄国进行巡回演出时,认识了波兰的卡洛琳·冯·赛因——维根斯坦公主,极富才智和修养的维根斯坦公主与李斯特在不断的接触中相爱,这让李斯特欣喜不已。正是同年,李斯特选用德国著名诗人弗莱里格拉特的著名抒情诗《尽情的爱》为歌词,创作了同名艺术歌曲。在成为魏玛宫廷乐长之后,1850年李斯特又将曾经写的三首艺术歌曲《崇高的爱》《幸福的死》《爱吧!》一并改编为三首抒情的钢琴曲,取名为《爱之梦》。可以说,李斯特的这首《爱之梦》也是他自身的生活写照。

二、《爱之梦》的演奏特点

1.主题

此曲为优雅的快板,降A大调,6/4拍。乐句1—6小节音乐由音区出现一个轻声吟颂、情意绵绵的旋律开始,宽广而平稳。在1—22小节进行中,固定节奏和固定音型只发生了少许变化,这一段形象地表现出一位帅气的男士在他心爱的女人深情表白、倾诉衷肠,非常的浪漫,给听众带来了浓浓的审美情趣。一直到23小节,出现了一个平缓、舒展的下行音阶,然后进入一长串急速、优美的“华彩”。这是一个较长的双音华彩乐句,富于流动感和起伏感,以二至三度音的微弱变化,造成一种朦胧的梦幻般的感觉。

2.中段

中段的和声与织体基本使用了第一段的框架。但织体比前段更密集和复杂了。从第26小节开始传入B大调。主题旋律以转调的形式在高音区第二次出现。和声更加丰富、音色更加明亮,人物形象也有所变化,中段的音色与第一段中音声部形成了对比,此段表现出好似一位清纯柔美的少女用她甜美的语言来抚慰心爱的人炙热的感情。从32小节开始,有一个较长的渐强变化,要注意此处的力度设计和练习。

3.高潮

从第37小节起,音乐始终进入了情感的高潮,音乐由B大调转为C大调,这是高潮段落的开始,左手的分解和弦织体变为宽广的下行进行。第41小节音乐转入了E大调,主题旋律第三次出现,力度达到ff(很强),这是整首作品中最高亢嘹亮和激动人心的陈述。第55小节开始,情绪越来越激烈,一层比一层更激烈,一直冲向最高点58小节,之后进过一段华彩乐句,从开头部分带着高潮后的余热,而后渐渐地冷却下来,逐渐平静。

4.再现部

第61小节音乐逐渐平静下来,调性又开始回到降A调,这时旋律在高声部,它与第一段虽然都具备柔美的歌声的抒情性,但是从细腻的情感上是有所不同的,再现部主题旋律比第一段主题高了一个八度,并且旋律在高声部则更显示明亮、飘逸的抒情特征,这时高声部又多了一个左手在高声部区交叉演奏的和弦音型,表现出一种回声,很遥远的声音,使音乐增添了一份梦的意境,音乐犹如飘在了空中,给人非常优美舒适的浪漫的感觉。

5.尾声

在第77—85小节起,以和弦的形式重复爱的主题,音乐缓缓向前流动,轻轻点缀,使人感到余音未尽,中声部和次中音声部出现了一条平行六度的补充式短句,它似乎给明朗的大调色彩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云,揭示了一种忧郁的矛盾心态,具有伤感特点,这种结局具有一种复杂的思想感情,但音乐终归平静,在梦一般的感觉中,恋恋不舍地结束全曲。

三、从《爱之梦》看李斯特对钢琴艺术发展的贡献

双手八度交错进行、准确的大跳、快速的三六度半音阶、高音区快速装饰奏法等都成为李斯特在钢琴方面一套成熟特有的技巧,成为“炫技派”钢琴代表人物,他把钢琴当作乐队,形成热情、诗意、辉煌、奔放的风格。李斯特为了将自己的演奏理想决心在钢琴上体现出来,他成功的把帕格尼尼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的终曲改编为钢琴曲《钟》,突破了过去钢琴演奏的规整,创造了钢琴演奏的新的技巧,探索新的指法,充分发挥了钢琴宽广的音域和丰富多彩的音色,使钢琴的音响效果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拓展看钢琴音响表现力的可能性,这样的创新为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李斯特的钢琴交响化处理,首先发挥钢琴音域宽广的绝对优势,将音乐材料合理分布到整个键盘上,使得钢琴音乐和声饱满、音响浓厚,他采用的音阶式乐句和多样的演奏技法,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运用最多的音符,他挥手之间扫过整个键盘,使音符快如闪电、行如流水一般。对于三六度颤音和八度和弦的形式在他大量的技术创新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双手八度和弦交替出现,大大增强了音响力度和乐句力度,表现得非常优美,气氛热烈,技巧艰深,人们把它称为“李斯特八度”。

综上所述,李斯特丰富而独特的表现手法使钢琴音乐获得了交响乐般的效果,大大扩展了钢琴音乐表现力,创造出热情、宏伟的气势而又具有富于诗意的演奏风格。李斯特粉碎了有关钢琴的缺点于不足,他将钢琴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文从《爱之梦》的音乐风格、演奏特点、演奏技巧这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特别是从演奏技巧上进行了归纳总结。李斯特用他非凡的才能在钢琴创作中不断的大胆尝试与突破,成功的拓展了钢琴演奏的表现力,丰富了钢琴的音响效果,使钢琴音乐交响化;对作品演绎方面的革新,扩大了钢琴艺术的表现范围;在钢琴演奏技术方面的革新,促使了演奏技巧的多元化。

猜你喜欢
大调李斯特乐句
安东尼奥·罗塞蒂圆号作品《降E大调协奏曲》的演奏技巧分析
G大调随想曲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钢琴演奏中划分乐句的方法及表现乐句的策略
我国传统琴乐句尾叠音手法的运用及其美学意蕴
板式变奏原型结构解析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和声结构分析
保持肃静
爱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