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困境及对策初探

2017-03-09 14:24重庆市求精中学熊瑜萍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23期
关键词:功利写作文高中语文

重庆市求精中学 熊瑜萍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核心素养分解为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四个维度,它是语文学科最基础最必需的修养。近年来的高考语文命题也充分体现对学生语文素养越来越高的要求:注重考察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考察力度,加大对学生阅读水平的考察,对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表达能力提出的较高的要求。

但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大多很尴尬:只讲高考必考篇目;题海漫游,十八般武艺和招式齐上阵;写作文要么没想法,要么有想法说不清说不透。平时不阅读少思考,教师告诉他一点什么,他才有点什么。原本不太世俗功利的语文也变得如此功利。

高中语文教师常常面临“腹背受敌”甚至“四面楚歌”的窘境。在考试成绩面前没有成就感,上一个120分比登天还难,还得读背那么多,不如练几个理科题,学生都懒得理你!学生高中都毕业了,写个作文溃不成篇,写几个汉字“张牙舞爪”,各种“没文化”,谁之过?语文教学啊!语文老师啊!硬生生弄得自己开始怀疑自己“上辈子杀了人,这辈子教语文”。

高考的总指挥棒在,教育的功利就必然在。没有必要否定它,其存在有相当的合理性,甚至可以说,目前暂时没有比高考更公开、公平的选才方式。我们不妨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发挥教学智慧,尝试着改变一下我们的教学策略及内容,去做一些接受教育的功利但却能直达教育本质的事情。

二、策略及实施

我所做的事情都不新鲜,也不是什么创举,各阶段做的事情也不一样。比如课前3―5分钟演讲,“红楼”杂谈,“新诗朗诵会”等。但我强调两点:一是阶段目标必须明确,二是持之以恒去落实。

下面我以高一进行的课前3-5分钟演讲为例简略地加以说明。

高中语文课时很少,我的目标是利用课前演讲间接进行任务驱动型作文(也叫时评类作文)训练。这是近几年高考作文颇受好评的热门命题形式。我特别强调学生选材的范围是时事类。

实施方面:教师先教给学生演讲词及演讲的一些基本常识,播放精彩的演讲视频,同时亲自作示范演讲。学生抽签决定出场顺序,精选自己感兴趣的时事素材,写稿并在课下多次试讲。

万事开头难,教师一定得放大学生演讲的优点大力激励和助推。万事坚持难,要有定力,谋定而后动,动之则持之!

三、我的思考

在教学的困境中,依然必须关注学生的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等核心素养,抱怨没用,改变才有出路。而怎么改,考验一个教师的教学智慧。

教学智慧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对教学困境灵活机智的应对能力。它在教学实践中集成,又反哺于新的教学实践。

学生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教师专门很正式地用一二节课讲作文,效果也有限。用演讲的方式把议论文写作训练日常化,每位同学几乎每节课都在演讲中观摩学习写作文。这样一轮两轮下来,学生完全可以弄懂时评类写作的那一套东西:述现象,亮观点,析原因,说实质,明利弊,指办法。课前的这么一点小招术,可以说是以一种不功利的形式做了一件功利的事情,学生需要这种应试能力,没办法,必须的。

古人讲,“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我强调学生演讲选材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或事件,让学生把思维的触角伸向生活,既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对生活现象的探究能力与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还积累了不同的素材、不同的思想,拓宽了眼界。事实上,学生的演讲题材涉及二次元、弹幕、标题党、共享单车等,尽显互联网背景下新一代孩子们追赶新潮,又不失自我判断的思考。

教学智慧是教师对教学规律的把握能力,是一种机智地唤醒、激发、助推学生的能力。

教师应该在教育的功利和学生的长远发展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巧妙的平衡。从功利的角度看,我们平时做的有的事情貌似无用,但庄子说,无用方为大用,此言深刻。我是这样理解的:

第一,演讲活动兼顾教育的功利并直达语文教育的本质和终极目标。它看似简单,实则困难,它是观察、思考、写作、口头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展示。新时代的学生普遍见多识广、思维活跃,但他们年纪尚小,理性思维并未建立,体现在作文或演讲中就是各种现象甚至八卦一大堆,没多少自己的看法,或不知道从哪些角度去看。通过点拨和启发,学生逐渐学会了如何去看待身边发生的事情,并按一定的逻辑写成稿子,然后鼓起勇气走上台尽可能大方得体地跟台下听众交流,这样的锻炼多来几次,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等等是会得到极大的提升的。再不济,未来在若干面试场合,孩子们的站相、说相起码会好看点、让人舒服点。对于我这个语文老师而言,我在借助不同的演讲话题不着痕迹地训练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交流技巧。没有了以往一个人搜罗话题时的辛苦,没有了以往半个月之久才写讲一次作文的时间间隔,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均互有补益。

第二,我觉得教育还是应该讲点情怀。如果仅把学生当成接收本领的机器,那未免太过功利和狭隘了。教育的艺术更在于唤醒、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唤醒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们成年人都不忘时不时刷一下存在感,每个孩子更有被他人肯定的心理需求。我读高一时的一篇作文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我铭记至今,它让我深深地爱上语文。它更让我相信用教学行动激励和唤醒孩子的作用是说教无法替代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演讲结束后,我总不忘热情地夸夸学生的优点,进一步激发他的自信,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能行的,并乐意下次做得更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以点带面,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为老师增加了人气值。

因此,我认为教学中的一些小技巧也有大智慧。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走出教学困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关键在于周密地规划实施策略并落到实处,贵在坚持,知易行难。

猜你喜欢
功利写作文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功在自己,利及他人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写作文的烦恼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写作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