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方言的量词分布与生命度制约

2017-03-09 07:42张慧丽
红河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阿根之根蒙自

宁 欣,张 超,张慧丽

(鲁东大学文学院,山东烟台 264001)

蒙自方言的量词分布与生命度制约

宁 欣,张 超,张慧丽

(鲁东大学文学院,山东烟台 264001)

蒙自方言量词的分布与生命度密切相关。就有生事物来讲,适用于人的量词非常丰富,根据不同的形态、情形和感情色彩,有九个量词之多。适用于动植物的量词则相对简单,基本上根据生命度的等级来分派量词的数量。其次,通用量词“根”在指示代词“之”和“阿”后可以通指一切事物,但在数词后只能运用于有生事物和极少数无生事物,表现出指量与计量功能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可能为量词的功能和扩张路径提供有益的启示。

蒙自方言;量词; 生命度;指量;计量

蒙自市位于云南省南部,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行政中心。居住人口约为41万,其中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44.91%;各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5.09%。蒙自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西南方言。滇南方言有不同于西南官话的一些特点(路伟等2003,路伟2006)。蒙自方言的量词系统也很有特点。有生事物的量词分布与生命度有直接的关系,量词“根”的分布与生命度也有很大的关系,在指示代词后可以通指一切事物,但在数量词后基本只用于有生事物。

一 量词分布与生命度

(一)指人量词

蒙自方言中用于人的量词非常丰富,多达九个,并根据后面“人”的性状和说话人的感情因素分别选用不同的量词。

1.根

“根”是用来指人时最常用的量词,感情色彩主要表现为中性。例如:

(1)阿①根人在看啊②星星发呆个好大一哈啦。(那个人看星星看了很长时间。)

(2)之③根小娃逗我鬼火绿啊,就是根小闹包!(这个小孩的调皮让我很头疼!)

(3)你们公司招多少人哈?(你们公司招几位员工?)

我们就招一根。(我们只招收一位。)

2.坨

“坨”的使用表现出两极的感情色彩。可以用于两个不友好的个体相互称呼对方,表示辱骂、非常讨厌、看不起,或者用于两个关系非常亲密的人。例如:

(4)我家那坨(特指说话人的情人)。

(5)你家尼阿坨喃?么会不来,我将将还交几你,叫你挨他喊啊来是!(你家先生呢?为什么不来,我刚刚才跟你说,叫你叫他一起来!)

(6)唛!么会尼几臭,个是你蹬毒该?(哎呀!为什么会这么臭,是不是你放屁啊?)

说我尼说,是坐阿边尼阿坨!(怎么可能是我呢?是坐在那边的那个!)(表示嫌弃)

(7)阿坨杂种!(那个杂种!)

3.条

一般运用于正在睡觉,尤其是睡姿为平卧或扑卧,经常赖床的。此量词主要表现为中性偏贬义。

(8)孃孃,我找哈小明!(阿姨,我有事找小明!)

他还一条尼④睡在床上内,你就啊挨我跟他喊起来啦,懒米日眼尼!(他还睡在床上的,你顺便帮我把他叫起来吧!真是太懒了!)

(9)好好尼睡觉,罢横啊睡,一大条尼,占啊我尼位置了!(好好睡觉,不要横占着我的位置!)

4.[pia31]

主要用于形容正在睡觉(特指大字睡姿等睡姿难看的)或者正在做姿势完全铺开的动作的人,或者很无精打采的摊在什么地方的人。此量词主要运用于贬义。不熟悉的人是损人,熟悉的人之间是反用,表示亲密。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坨”。看个人使用情况。有的人喜欢用“坨”,有的人喜欢用[pia31]。

(10)你睡过克点,一大pia31尼,我都咪得睡处啦,你再不过克,我一脚挨你抓克床底下!(你睡过去一点,睡像这么难看,我都没有地方睡了,你如果还不睡过去点,我就一脚把你踹下床!)

(11)你这pia31人(很亲密)。

(12)阿pia31人(很嫌弃、厌恶)。

5.团

主要用于人群以某物体为中心围成一圈时,形容的是瞎凑热闹的人群。此量词主要用于中性偏贬义。

(13)阿团小学生围啊⑤老师,我都睺不见他们在阿尼⑥整些些酿啊!(那些小学生以老师为中心围成一圈,我都看不见他们在干什么了!)

(14)为啊整阿根医保,之团人已经抵得些老疯人尼朝里都夹,还有些大声嘈啊⑤“罢挤罢挤,我都遭挤尼昏头砸脑尼啦!”(为了搞定医保,这些人已经像疯了一般朝里面挤,还有一些人口里大喊“不要挤了不要挤了,我都被挤昏了!”)

6.窝

主要形容较为集中的人群。此量词主要用于中性。

如:一~人、一~土贼、一~小流氓等

(15)晚生不要出克乱疯,将将我睺见一窝小杂种在打人,害怕怕尼,拿屁股想想尼认得要有人蹬脚了!(晚上不要往外面乱跑,刚刚我回来的时候还看到一群小地痞在打人,我心里还战战兢兢的,我敢肯定还会有人员死亡!)

(16)你们之窝土贼,叫你们克瞧电影你们不克,好了嘛!现在逼得克处了,逗我孜火啦,你们各piaη噻!(你们真的是,叫你们去看电影你们不去,现在好了吧!没有去处了,现在我很生气,真受不了你们想什么呢?)

7.党

形容一群关系比较密切的人。

(17)我唉我呢啊党朋友一起出克玩。(我和我的朋友一起出去玩。)

8.个

“个”主要在年轻人群中使用,并且用法和普通话基本一致,由此推测“个”的使用主要受到普通话的影响。年轻人之间说话用“个”,跟家人说话用“根”比较多。

9. [kuan21]

在笔者的调查中,蒙自一些地区还使用一个量词kuan21,骂人的时候会用,表示很嫌弃、厌恶。

(18)阿kuan21人!(雨过铺)

(二)指动物量词

在汉语普通话中,动物的描述主要有只、头、条等,“只”用于描述较小型的动物,如家禽、狗、猫等;“头”用于描述较大型的动物,如大象、牛、老虎等;其余的个别动物也有相应的量词修饰,如一条蛇、一匹马等。在蒙自方言中,分类没有这么详细。

不分大小,基本上都使用“根”或“只”,举例如下。

(19)一根马,一根驴子,一根骆驼,一根牛,一根猪,一根狗,一根老虎,一根蛇,一根蚊子,一根蜜蜂,一根苍蝇,一根虾,一根老鼠,一根大象,一根鸡,一根毛毛虫

(20)一只马,一只驴子,一只骆驼,一只牛,一只猪,一只狗,一只老虎,一只蛇,一只蚊子,一只蜜蜂,一只苍蝇,一只虾,一只老鼠,一只大象,一只鸡,一只毛毛虫

“根”和“只”有地域分布的差异。有的地方两个量词可以自由交替使用,例如蒙自雨过铺。有的地方主要使用“只”,例如文澜镇,只有在辱骂动物时,才使用“根”。

(21)你之根杂种狗,敢咬我!

另外,长条型的动物、虫子使用“股”。例如:

(22)一股麻蛇,一股蜈蚣,一股黄鳝

(三)指植物类量词

蒙自方言中适用于植物的量词主要是“棵”和“根”,两个量词没有分布的差异。“个”也有使用,但使用频率低,可能是受到普通话影响产生的。举例如下:

(23)一根兰花,一根草,一根树,一根萝卜

一根梨,一根桃子,一根西瓜,一根枣,一根木瓜

(24)一棵植物,一颗草莓

另外,蒙自方言中还有一个小称量词“点”,用于形容动物幼崽或者小块的东西。

(25)两点小娃,两点小鸡,三点小猪,两点苹果(分成小块的),之点小娃,阿点苹果,两点土块

二 通指量词“根”的不对称分布

从前文可以看到,“根”可以形容人、动物和植物,我们可以统称为有生事物。在修饰有生事物时,“根”可以出现在数量词后,也可以出现在指示代词后。“根”还可以运用于无生事物。但在形容无生事物时,其分布受到前面成分是数词还是指示词的制约,表现出不平衡性。

(一)无生事物的量词

蒙自方言中用于无生事物的量词比较丰富,但在数词后和指示代词后表现非常不同。在数量词后各用各的量词,不能使用量词“根”,少数条状物除外,举例见(26)和(27)。但在指示代词“之”“阿”的后面统统可以使用“根”。举例见(28)。

(26)一把菜刀,一把扫帚,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把提琴,一张汽车,一张拖拉机,一张船,一张床,一张桌子,一张沙发,一根绳子,一架梯子,一支毛笔,一滴眼泪,一座工厂,一个公司,一家饭店,一阁仓库,一家学校,一个银行,一件衣服,一顶帽子,一条裙子,一只鞋子,一本书,一张报纸,一场电影,一场演出,一场雨,一条河,一座山,一朵花,一片云,一只手,一张脸,一颗牙齿,一张嘴,一只眼睛,一个国家,一个故事,一个教师,一个朋友

(27)*一根菜刀,*一根扫帚,*一根椅子,*一根扇子,*一根提琴,*一根汽车,*一根拖拉机,*一根船,*一根床,*一根桌子, *一根沙发,*一根梯子,*一根毛笔,*一根眼泪,*一根工厂,*一根公司,*一根饭店,*一根仓库,*一根学校,*一根银行,*一根房子,*一根衣服,*一根帽子,*一根裙子,*一根鞋子,*一根书,*一根报纸, *一根电影,*一根演出,*一根雨,*一根河,*一根山,*一根花,*一根云,*一根手,*一根脸,*一根牙齿,*一根嘴,*一根眼睛,*一根国家,*一根故事,*一根教师,*一根朋友

(28)之根菜刀,之根扫帚,之根椅子,阿根扇子,阿根提琴,之根汽车,之根拖拉机,阿根船,阿根床,之根桌子,之根沙发,阿根绳子,阿根梯子,之根毛笔,阿根眼泪,阿根工厂,阿根公司,之根饭店,之根仓库,阿根学校,阿根银行,之根房子,之根衣服,阿根帽子,之根裙子,之根鞋子,阿根书,之根报纸,之根电影,阿根演出,之根雨,阿根雪,之根河,阿根山,阿根花,之根云,之根手,之根脸,阿根牙齿,之根嘴,之根眼睛,阿根国家,阿根故事,之根教师,阿根朋友⑦

(二)量词“根”的分布与功能

现在总结一下量词“根”的分布。“根”在蒙自方言中是最广泛使用的量词,无论是人、动物、植物还是无生事物,都可以使用。其用法接近普通话中的“个”,可以认为是蒙自方言中的通用量词。

但不同的是,量词“根”在数量结构和指量结构中呈现不对称分布。在指示代词后,无生事物和有生事物都可以用“根”进行修饰;但是在数词后,“根”只可以修饰人、动物和植物,基本上不用于修饰汽车、茶几等无生事物(除了少数本来就用“根”做量词的事物,例如“绳子”),因生命度的高低表现出梯度性。见(29)。

(29)量词“根”的分布环境:

在指示代词“之”、“阿”后:可以修饰人、动物、植物、无生物

在数量词后:人,动物,植物>无生物

(29)中“根”的分布不平衡表现出其计量功能不突出,指示功能比较突出。这种功能特点从相关问句中得到进一步确认。例如(30)和(31)中“你看见根酿”和“你看见酿”的意思没有差别,可以任意选择“根”或者“张”来回答。

(30)你看见根酿?(你看见了什么?)

我看见根/张汽车。

(31)你看见酿?(你看见了什么?)

我看见张/根汽车。

三 结语与讨论

(一)蒙自方言的量词与生命度

量词是汉藏语系的特点之一,但每个语言/方言都有自己独特的量词系统。本文分析讨论了云南蒙自方言的名量词系统。蒙自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但其量词系统表现出与其他北方方言不同的特点。

首先,对于有生事物,蒙自方言的量词基本上是按照生命度的高低来分派:生命度高的分配的量词多,生命度低的分配的量词少。生命度最高的,指人的若干量词根据所指人的性状、说话人与听话之间的关系远近、还有说话人的感情色彩等因素使用不同的量词。但用于动植物的量词之间缺乏这种细致的区分,基本上只是频率的差异。

其次,量词“根”成为蒙自方言中的通用量词,但表现出数量与指量的不平衡。在指示代词后既可以用于有生事物,也可以用于无生事物;但是在数词后基本上只可以用于有生事物。这种分布的不平衡也与生命度直接相关。

(二)量词的功能:分类vs.计量

关于汉语量词的功能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量词是对名词进行分类,是名词范畴化的装置(Lyons 1977, Kiyomo 1992, Senft 2000,Aikhenvald 2000, 2006)。另外一种观点认为量词主要是对名词进行个体化和计量(郭锐2002,刘丹青2002a,2002b,黄正德2006,司马翎2007,李知恩2011)。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汉语量词的功能是有变化的。量词在汉代及中古早期的功能是量化,使后面的名词个体化,到了中古后期,它们有了新的功能,就是性质化和分类(贝罗贝1998,李计伟2010)。从蒙自方言的名量词系统来看,量词应该兼具计量和分类功能。

蒙自方言的量词分布与后面名词所指事物的生命度密切相关,体现了量词的分类功能。对于生命度最高的人类,使用大量的量词来细致的分类,说话人可以根据描述对象的形态、性状,自己的好恶,以及与听话人的关系亲密程度来选择不同的量词。对于生命度不高的动植物,就使用较少的量词来分类。

Aikhenvald(2000)谈到数词分类词语言一般都有一个通用的分类词,可以用于任何名词。李知恩(2011)认为这是因为数词分类词的根本功能是表示个体单位,表语义的功能是多余的。通用量词的存在确实体现了量词的计量功能。蒙自方言中的量词“根”可以广泛用来修饰所有的事物,是一个通用量词。类似的情况在汉语方言中并不罕见,例如北京话的“个”,南方方言的“隻”(万献初 2003,罗昕如2007)。但蒙自方言的通用量词“根”在表示数量时仅限于有生事物,在表示指量时可以泛指有生事物和无生事物,这种分布不平衡与生命度相关,也间接体现了量词的分类功能。

李知恩(2011)通过对数十种语言/方言量词系统的分析,绘出了各个语言/方言量词的语义地图,并总结了量词的功能扩张路径。结果认为量词的功能是计量,因而第一步扩张是数量结构,第二步扩张才是指量结构,见(32)。

(32)1.计量单位-数量转指

2.数量转指-计量单位-指量名

这个扩张路径应该考察的是各个语言中的通用量词。但是这个扩张路径不能解释蒙自方言通用量词“根”表示数量和指量的分布不平衡性。对于有生事物来讲,“根”有数量功能,也有指量功能;对于无生事物来讲,“根”只有指量功能,没有数量功能。如果我们认为量词的功能兼具计量和分类,量词向数量和指量的扩张就是同步的,可以表达为(33)。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会有三种不同的情况:只向数量名扩展,只向指量名扩张,同时向数量名和指量名扩张。这样预测力和解释力会更强一些。

(33)1.计量/分类

2.数量—计量/分类—指量

注释:

①阿:用法和意义类似于汉语普通话中的指示代词“那”,下同。

②啊:用在谓词后,表示谓词的“进行体”。参考自路伟,《云南个旧方言谓词的体范畴》,中国语文,2006,1:26-27.

③之:用法和意义类似于汉语普通话中的指示代词“这”,下同。

④尼:相当于语气助词“的”。

⑤啊:在此处“啊”为类似于汉语普通话中的“着”、“……的样子”的意思。

⑥尼:类似于汉语普通话中的“里”的意思“。阿尼”意为“那里”。

⑦指示代词“之”和“阿”后面统统都可以用“根”,也可以用原来的量词。“根”用得更多。老年人更倾向于用“根”,年轻人二者可以混用。

[1]Aikhenvald,A,Y.Classifiers a typology of Noun Categorization Device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Aikhenvald,A.Y.Classifiers and noun classes:Semantics,In Asher (ed),Th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Volume 2[M].Pergamon Press,2006:463-471.

[3]Kiyomo,S.Animateness and shape in classifiers[J].Word 1992(43):15-36.

[4]Lyons,J.Semantics 2[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5]Senft,G.What do we really know about nomin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In Gunter Senft(ed.),System of Nominal classifica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11-49.

[6]鲍江.云南方言的形成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9):195-197.

[7]贝罗贝.上古、中古汉语量词的历史发展[J].语言学论丛,1998(21):99-121.

[8]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2.

[9]黄正德.“生成语法理论和汉语研究”讲座答问记录,载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2006-6-19.

[10]李计伟.论量词“根”的形成与其认知语义的多向发展[J].语文研究,2010(03):34-38.

[11]李锦芳.汉藏语系量词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12]李知恩.量词的跨语言研究[D].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论文,2011.

[13]刘丹青.汉语类指成分的语义属性与句法属性[J].中国语文,2002(05):411-422.

[14]刘丹青.2002b所谓量词的类型学分析,载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网站.

[1 5]刘探宙,石定栩.烟台话中不带指示词或数词的量词结构[J].中国语文, 2012(01):38-49.

[1 6]路伟,郭建军,杨芳,唐娟.滇南方言的特点和范围[J].红河学院学报2003(01):34-37.

[17]路伟.云南个旧方言谓词的体范畴[J].中国语文,2006(01):26-27.

[18]罗昕如.湘语的通用量词“隻”,载汪国胜主编.汉语方言语法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18-230.

[19]孟繁杰.量词“张”的产生及其历史演变[J].中国语文,2010(05):469-476.

[20]邵敬敏.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J].中国语文,1993(03):181-188.

[21]石汝杰,刘丹青.苏州方言量词的定指用法及其变调[J].语言研究,1985(01):160-166.

[22]司马翎.北方方言和粤语中名词的可数标记[J].语言学论文,2007(35):234-245.

[23]万献初.湖北通城方言的量词“隻”[J].方言,2003(02):187-191.

[24]汪化云.黄冈方言量词的单用[J].语言研究,1996(02):75-81.

[25]吴积才.汉语方言志·云南省志卷五十八[M].昆明: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26]杨适逢.云南方言调查报告[M].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印行,1969.

[责任编辑张永杰]

The Classifier System in Mengzi Dialect

NING Xin, ZHANG Chao, ZHANG Hui-li
(College of Arts, Ludong University,YanTai 264001, China)

The classifier system in Mengzi Dialect displays some distinct features in the following ways. First, humans are assigned much more types of classifiers, while the animals, plants are assigned much less than Mandarin Chinese. Roughly speaking, Classifiers are distributed on a descending scale in light of the animacy of the referents. In addition, the classifier gen exhibits an unbalanced distribution pattern in functioning as a measure unit and a Dem-CI unit, which might be helpful in discussing the expanding path of classifiers.

Mengzi Dialect; classifier system; animacy, measure; Dem-CL

H172.3

A

:1008-9128(2017)04-0057-04

10.13963/j.cnki.hhuxb.2017.04.016

2017-01-14

宁欣(1991-),女,山东烟台人,硕士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张慧丽(1974-),女,河南郾城人,副教授,北京大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语言学、方言学、语法与语音界面。

猜你喜欢
阿根之根蒙自
照相馆
超级杂交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移栽
怪人田阿根
习作点评
红领巾守护中华文字之根
追寻乡土之根展现文化之魂——广播文化类栏目的审美追求
中华之根自在心
论奇幻小说的文化之根——以江南作品为例
云南省蒙自市陶瓷卖场分布图
记住你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