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选举腐败的主要形式及成因

2017-03-10 08:36高仕银
廉政文化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计票选票选民

高仕银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监管中心纪检组,北京 100866)

美国选举腐败的主要形式及成因

高仕银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监管中心纪检组,北京 100866)

选举竞争不但勾心斗角,选举腐败也层出不穷。美国参与选举腐败的行为主体有集体性的利益团体,也有单独作案的个体选民,在腐败形式上表现为故意制造选民缺席投票、贿买选票、选举作假等。美国选举中的腐败问题是钱权交易系统化过程的表现,政治献金成为催生选举腐败的重要推手。虽然美国从立法上对选举中的政治献金作了比较严格的限制,但在司法实务中受到联邦法院判决的影响,政治献金一直未能从选举腐败中杜绝,利益的牵扯及利益集团的操控导致美国的选举腐败禁而难止。

美国;选举腐败;选票;政治献金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民主宪政制度国家,其民主精神发端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清教运动。随着反对宗教迫害和封建专制主义的大批移民从英国到达北美大陆,民主制度在那里开始逐渐形成。17世纪初在美洲定居下来的移民,从他们在欧洲旧社会所反对的一切原则中析出民主原则,并把它移植到新大陆的海岸上。在这里,民主原则得到自由成长,并在同民情的一并前进中和平地发展成为法律。[1]由于在北美大陆不存在封建社会和封建势力的阻挠,使得“美国从一诞生起就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的”[2],民主制度也在美国得到了快速稳健的发展,并成为整个美国政治的核心理念之一。选举制度作为重要的一种民主制度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美国民主制度的重要基石。[3]美国一向以“民主的灯塔”自居,而选举制度则被誉为“美国民主灯塔放射的光芒”[4]。但是,在美国的民主选举中,选民手中的选票却并不能完全代表他们真实的意愿,选举成为利益博弈和对抗的场域。黄遵宪先生在《纪事》(咏1884年美国大选)中所述:彼党讦此党,党魁乃下流①1884年是美国总统选举年,当时的清政府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黄遵宪在美国目睹了整个选举过程。选举在共和党人切斯特·阿瑟(时任总统)和民主党人格罗弗·克利夫兰之间进行。切斯特·阿瑟想争取连任,结果是后者当选。这次选举和历届美国总统选举一样,竞争异常激烈,屡有选举腐败等丑闻发生。黄遵宪把当时的见闻用诗的形式记下,并命名为《纪事》。囿于当时的思想观念,黄遵宪在《纪事》中的某些观点虽值得商榷,但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美国选举长期以来存在的种种问题。。在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希拉里·克林顿和唐拉德·特朗普诋毁互黑对方的行为,与黄遵宪先生一百多年前的描述如出一辙。在美国,一些选举过程受到利益集团和政治派别的操纵,他们以贿选等方式拉拢选票,通过政治献金来影响或左右选举结果。[5]选举竞争不但勾心斗角,选举腐败也层出不穷。

一、美国选举腐败的行为主体及表现形式

一般而言,选举腐败就是在选举过程中实施的一系列不当行为,包括通过贿赂等方式获取并填写选票、票数计算造假和控制选举结果或是对登记选民进行收买等。

(一)有组织的选举腐败及表现形式

在美国,选举腐败行为既有个人实施的,也有组织性的,其中比较常见的是由一定的组织所实施的腐败行为,比如竞选团队或政党派别等。有组织的选举腐败,特别是政党组织被称作是美国选举腐败的集中营。[6]从利益攸关性上来看,选民和政党及其候选人更有可能实施腐败行为。如上文所述,政党组织和候选人在选举中为了扩大影响和拉得选票,必须进行选举筹款和接受个人或团体的捐赠,在政治献金的利益影响下不得不考虑选举的结果。因此,政党为了获得选举的胜利以确保本党派的候选人夺得竞选职位,在选举中往往容易实施有违选举法令的腐败行为。[7]有组织的选举腐败比单个人实施的腐败要更容易且更多,主要是因为这些组织能够直接和“政治机器”相勾连,并且拥有足够的资源来承担使选举结果发生逆转的腐败行为,而一般选民通常缺乏这方面的条件和优势。有组织的选举腐败在表现形式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党、竞选团队或其他组织利用选民缺席投票来实施腐败行为,其主要做法是:实施选举腐败的团伙向选举机构索取缺席选举人票的申请表(该类申请是完全开放的,这也为腐败行为的实施提供了便利),并把伪造好的选举人的签名或通过贿赂等方式获取的选举人的真实签名填写在申请单上。选举机构收到申请表后便将缺席选举人票和选民宣誓书寄到申请表中所填写的地址,这些地址是受贿选民的真实地址或是受到选举团伙控制的地址。收到选票后,这些团伙便通过之前行贿获得的真实签名或伪造的签名来填写选票,最后将填好的选票寄往或亲自到投票处完成投票。例如2013年7月,国会议员、民主党人乔·加西亚的高级幕僚杰弗里·加西亚因在乔·加西亚参加的位于迈阿密州选举区的初选中利用缺席选举人票实施腐败行为而受到联邦指控并被判处90天监禁,随后该议员也被迫引咎辞职,丢了乌纱帽。

2.一些与利益攸关的团体组织大范围的“商业化的投票”或贿买选票。例如,通过提供钱物让选民到投票站为己方投票或者在选举过程中搞一些动作以便能让足够的选民进行多次投票。在1996年7月美国乔治亚州道奇县的行政长官选举中,出现了竞选双方都实施严重的贿买选民拉取选票的行为。当时在道奇县交叉进行着联邦和州两个层面的选举,原因是其中既有联邦众、参两院的候选人的投票,也存在道奇县地方行政长官和治安官等选举。道奇县行政长官的选举在琼斯和格雷恩之间进行角逐,其中琼斯是道奇县在任已30年的治安官。在选举过程中,琼斯及其竞选团队通过20美元买一票的方式去贿买选民,并在选举4至5天以前就将贿金全部发放到位。据琼斯竞选团队的唐纳德和马尔等人在法庭上的陈述,他们从琼斯那里拿到钱后大家都不言自明,还甚至坦言贿买选票在道奇县当地的政治生态中就是一种“潜规则”。另一方格雷恩及其竞选团队也不甘示弱,以40美元一票的方式向当地公路局的运输工人等普遍行贿,以便获得他们的选票。双方在贿买选票上都穷尽了伎俩,最终在道奇县1万1千多张的投票中,双方的得票差距仅为31张。庭审中,曾有道奇县的法官形容当时贿买选票的那种吵闹而又杂乱的情况就像是“一个成功的跳蚤市场”,另外也有在选举中出卖选票的选民在法庭上作证时谈到这种公开买卖选票的行为就恰似在搞一场“拍卖会”①United States v.McCranie,169 F.3d 723,726(1 lth Cir.1999).。

3.负责本地选举的管理方或投票站工作人员利用选举设备共谋进行选举腐败行为,比如不予计票、计票不实、销毁选票、允许不适格投票或篡改选举结果等。例如,在200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布什和戈尔两位候选人所得的票数差额为1784张,少于法定总票数的0.5%,于是根据佛罗里达州法律规定进行了再次自动计票,再次计票结果仍是布什获胜。于是,戈尔要求在该州棕榈滩县等几个属于自己阵营的选区内重新进行人工计票。棕榈滩县因布什选举委员会向州法院起诉而被判决不能继续计票,戈尔选举委员会遂将官司从州法院打到州最高法院。佛州最高法院在合并诉讼意见中把公证日期延迟到11月26日,同时命令重新计票持续进行,并判决此人工计票结果必须包括在最后公证数字当中。布什阵营则向联邦最高法院提出上诉,对佛州最高法院有利于民主党判决的合法性提出质疑。联邦最高法院撤销了佛州最高法院的判决,并发回重审。佛州最高法院以4比3表决通过同意重新计票,给了戈尔最后机会。布什阵营则再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紧急上诉,最高法院很快以5比4的表决结果发出了立即停止计票的判决,并认为佛州最高法院关于继续人工计票的决定违反了美国宪法第14修正案中的“平等保护条款”(Equal Protection Clause)。①Bush v.Gore,531 U.S.98(2000).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计票争议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虽然最后以联邦最高法院的一纸判决认定布什胜诉,但是其中并不意味着选举过程及其计票不存在腐败行为和利益交换的问题。

值得指出的是,在选举中对选票本身和票数计算等实施欺诈这种模式导致了那些曾由政党控制的选举管理方在过去实施了大量的腐败行为。事实上,当“政治机器”在20世纪初期处于强势地位并且控制了管理选举机构的时候,大多数的选举腐败都是出自选区内的公职人员之手。

(二)选民个人选举腐败及表现形式

相较于其他的西方民主国家而言,美国选举的差别之处在于选民要经历两个步骤才能参与投票。第一步是符合法定条件的选民必须使用自己的永久性家庭住址来申请选举登记。第二步是在投票申请登记成功之后,选民直接到投票点索取或通过邮政接收选举材料,然后才能进行投票。选民在行使个人选举权利的过程中,也会因为受到相关利益方的影响(如被收买或利益交换等)出现一些腐败行为,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

1.登记作假。投票人违反法定登记要求,在登记过程中谎称自己具有投票资格而获得登记,或是提交的登记材料中的人是虚无的、已亡故,亦或替有资格的人登记,但被登记的人不知道自己被利用来实施选举腐败行为。例如,美利坚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联邦选举改革与民主选举管理研究中心的主任罗伯特·帕斯特就遭遇过自己的名字被人蓄意登记而无法参与选举的情况。他在2006年的联邦选举中,未能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因为在他去投票点进行投票之前早已有人使用他的名字投过票了。作为专门研究选举改革和选举民主管理的专家,当时在投票站发生的事情把他也给搞懵了,他在投票点既不能找出为何发生此事的缘由,更无法从投票站那里得到任何关于被人代替投票的记录。再如,在2007年新泽西州霍博肯(Hoboken)市于当年7月份举行的市议会选举中,该市一个区的前任区长特伦格注意到在离他不远的投票点处有一小撮人由两个人带着在分发选举使用的指引卡,然后其中一个人行色匆匆、鬼头鬼脑地走到投票点进行投票,这引起了特伦格的怀疑。后经询问才得知原来这几个人是在用别人的名字投票,并且被用名字的人早就不住在该地了。冒名顶替投票的几个人后来被查明是来自流浪人收容所的一帮乞丐,他们被人收买,以每投一张票就给10美元的报酬来用他人的名义投票。[8]

2.投票作弊。投票人在选举过程中使用他人或多人的名字重复投票,而同意投票人以自己的名义投票主要是因为其收受了对方的物质利益等好处。[9]例如,在2006年俄亥俄州的一次选举中,一个名为克劳德·吉尔伯特的选民就受人指使实施了多次投票的行为。克劳德·吉尔伯特是来自海地的移民,他在选举期间通过篡改自己的家庭住址等方式向当地选举部门申请得到两个选民登记卡,并通过邮递获得了两个不同地址(其中一个是伪造)的选举票,并在选举日向两个不同的地点进行意向性的投票。同时,克劳德·吉尔伯特还鼓动周围的四个朋友通过同样的方式将这些人的配偶及亲属的永久居住地址进行了篡改,以此来骗取更多的选举票。后来克劳德·吉尔伯特等人在选举中的腐败行为因为其他选民的告发而受到起诉并追责。个人型的选举腐败之所以发生,主要是因为投票人登记的欺诈行为和一些选民私下通过钱权交易来让渡自己的投票权。

二、政治献金:美国选举腐败的推手

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钱权交易,而美国的选举就是钱权交易的系统化过程。这一钱权交易的主要实现方式是政治捐款,其成为滋生选举腐败的重要温床。[10]据《华盛顿邮报》2010年10月26日报道,在美国国会中期选举中,参议院和众议院议员候选人募集的资金创历史新高,首次超过了15亿美元。2010年11月举行的美国中期选举共花费39.8亿美元,是美国历史上花费最多的一次选举。此次选举中许多利益集团纷纷捐赠。据统计,利益集团为民主党和共和党共筹集到8000万美元资金,远远高出2006年的1600万美元。[11]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募集资金量更是再创新高,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募集资金1亿3千多万美元,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作为超级土豪也筹了2千5百多万美元。①US election 2016:Who’s funding Trump,Sanders and the rest See,http://www.bbc.com/news/election-us-2016-35713168.金钱政治下的选举,为腐败敞开了大门。

1787年,美国在联邦宪法中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三权分立”从国家的制度架构上对权力进行了分解和制约。美国在民主化进程中实行这一制度的初衷就是为了防止权力集中,避免因权力滥用而带来腐败。虽然“三权分立”分解弱化了权力,但却未能防止在民主选举中出现金钱政治和由此引发的腐败问题。早在19世纪初的安德鲁·杰克逊时期,公司和银行就首次使用金钱影响政客和选举结果。随后金钱对政治的影响力不断上升,直至今日金钱早已成为美国政治的血液。金钱背后代表的特殊利益集团对选举施加不成比例的影响,不但淹没了美国普通民众的利益诉求,而且助长了美国政治的腐败现象。层出不穷的政治献金丑闻严重损害了美国民主选举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也给美国的民主制度抹上了灰色阴影。例如,1972年美国大选期间的“水门事件”出现了严重的筹款腐败现象,成为美国200多年来最大的政治弊案;后来发生的“安然公司事件”也引起了轰动,卷入“安然门”腐败的政客在国会中就有188人,他们都曾收受过安然公司的好处。以至于有学者叹言:“如果每个议员都要因为接受过捐赠而回避‘安然案’的话,那么国会就将不复存在了”[12]。根据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在2013年发布的《全球腐败状况》中的调查显示,60%的美国民众认为在过去的两年内美国腐败现象有所增加,超过四分之三的美国人认为政党是最为腐败的组织。由于选举在美国受到不同政党的影响和控制,政党腐败直接催生了选举腐败。

长期以来,政党组织(特别是地方政党)在选举腐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地方政党组织控制着当地政治及行政资源,他们利用这些优势通过向选民提供工作机会等方式来拉拢选民,从而控制大量选票,使得本政党支持的候选人能够在选举中获得优势甚至顺利当选。这些政党组织常常被称作“政治机器”(Political Machine)。[13]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处于腐败的高发阶段,而这一时期的“政治机器”成为腐败的重要源头。这些政党组织在选举中实施腐败行为的主要动机就是要为提供巨额利益的资助人获得政党竞选的胜利,从而实现资助人所期望的利益。各政党组织在选举期间对选民进行争夺并通过资助人来控制选举,当选举完全控制在政党之手后,选票就很容易被做手脚,如贿赂选民博得投票支持、人为地篡改、计数不实、伪造选票等,选民也很容易受到资助政党的财团老板或地方精英的影响(被金钱收买或获得其他好处)而有选择性的投票。一些典型的选举腐败案件都是由具有政党背景的负责选举的公职人员、政党领袖或职业政客所实施,较少是选民所为。[14]

现今,随着美国政治生态的变化,政党组织在选举的操控上逐渐式微。但是在美国的许多州里面,一些重要的选举官员是公开的政党成员,他们也会在所属政党的政治选举中充当重要的角色,其中的利益冲突也会导致政党在选举中出现集体性的腐败。政党组织在选举中的影响和控制虽然逐渐衰退,但是其保留下来的筹资和接受外部捐赠的陋俗依然导致政党在选举中存在腐败行为。

政党在选举中筹集资金和接受利益团体的资助在美国是被允许的行为。但是这种许可经历了从限制到宽松直至现今完全放开的过程。190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个限制筹资的法案——提尔曼法(the Tillman Act),该法规定:禁止公司和全国性的银行向竞选公职的候选人提供捐款。这一限制的理由认为从企业或有钱人那里筹资来搞选举容易导致政党、候选人及在职者产生腐败。[15]随着美国联邦选举法案的修正,对于政党及个人在选举中筹集选举资金和接受捐赠的规定开始有所放松。在2010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开竞选经费限制之门,允许政党和竞选人及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企业等外部团体无上限募集匿名资金。这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公民联盟诉联邦选举委员会”一案(Citizens U-nited v.Federal Election Commission)中作出的判决。其基本案情是:公民联盟是非盈利性社团,但其一部分资金来源于一家盈利性社团的资助。公民联盟制作了一部关于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的电影记录短片,该片名为《希拉里的光影》(Hillary:The Movie)。公民联盟打算在民主党总统提名选举期间将该电影短片在有线电视上适时播出和在广播电视的黄金时段打几个宣传该片的广告,一共播放三十天。公民联盟提请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方法院实施“临时禁令”①临时禁令(preliminary injunction)在美国是指起诉后、判决前由法院签发的禁令,禁止被告实施或继续某项已进行的行为。,以此来约束被告方(联邦选举委员会)适用《两党竞选改革法案》(Bipartisan Campaign Reform Act)中的有关规定:禁止其在有线电视播放短片和在广播电视上打广告的行为。当时希拉里·克林顿正在准备竞选总统,而《希拉里的光影》所表达的就是希拉里不适合担任美国总统的种种理由。在美国,如果是为了竞选联邦公职而在大选60天以前或是在初选30天以前所进行的自我鼓吹或者对竞选对手予以抨击的行为被称作是助选吹风(electioneering communications)。根据《两党竞选改革法案》第203条的规定:禁止社团(包括公司等)使用自有资金捐款给公开支持或反对某位候选人的事务广告,并禁止其在初选前30天内播放。联邦选举委员会以公民联盟违犯《两党竞选改革法案》为由禁止影片的播放。然而,公民联盟认为该片是超越党派的,并不是联邦选举委员会认定的以诋毁希拉里候选人为目的的选举宣传事务广告。公民联盟认为:一方面《两党竞选改革法案》第203条不适用于《希拉里的光影》播放及广告行为,另一方面该条还违反了宪法第一修正案关于言论自由的原则。2008年1月,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方法院驳回了公民联盟关于“临时禁令”的请求,判决公民联盟败诉,该院认为宣传片的功能就是进行竞选鼓吹和诋毁,因此,《两党竞选改革法案》第203条可以适用。公民联盟不服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方法院的判决,最后将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2010年1月21日,联邦最高法院在历时一年多并经过两次口头辩论后最终以5比4的微弱多数作出了对公民联盟有利的判决,认为《希拉里的光影》的播放和广告不属于选举交流,也没有直接的例证能够表明竞选的结果因为公民联盟投钱制作《希拉里的光影》宣传片而受到改变,同时对“腐败”的定义进行了狭义解释。因此,以保护公司等团体的言论自由权利为由推翻了存在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有关限制公司为选举捐款的选举筹款法。同时美国联邦法院还在该案的判决基础上进一步认为政党和竞选人在选举期间可以不受限制地募集资金和接受他人的匿名捐款。②Citizens United v.Fed.Election Comm'n,130 S.Ct.876(2010).

美国联邦法院的这一判决使得政党组织和竞选人可以更加肆无忌惮地获取政治献金,大量的“软钱”(soft money)③“软钱”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与“硬钱”(hard money)相对而言。所谓“软钱”就是指政党从公司、工会、个人及其它团体筹集到有各种目的、无限量的、并非直接用来影响选举结果的钱,这些钱在联邦选举法中没有相应的规定。进入到选举活动中,使得选举活动成为金钱角逐的场域。这一判决也遭致诸多质疑,ABC和华盛顿邮报在2010年2月4日至8日所做的民意调查显示,80%的受访者反对法院判决,其中65%强烈反对。[16]在最高法院宣布判决数小时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严厉谴责最高法院为新一轮的特殊利益集团资金的蜂拥而至开了绿灯,认为该判决是大石油公司、华尔街银行、医疗保险公司和其他强大利益集团的重大胜利,这些大财团每天在华盛顿施加影响,淹没了美国公众的声音,它让华盛顿的特殊利益集团和为他们服务的游说者更加强大,削弱了为选举作出小额捐款的普通公众的影响力。有学者认为,美国最高法院的这一判决使得“在选举过程中,候选人之间以及政党之间因机构和个人在利益与诱惑上的弱点会导致代议制民主的基本观念受到腐化而堕落”[17]。同时,“这也使得政治献金被更加肆无忌惮地在选举中使用,一些见不得人的影响和交易也被从中操控”。这种政治献金的背后往往交织着利益交换和腐败行为。

三、结语

美国的选举腐败与美国的民主制度始终相伴而行。虽然美利坚是一个伟大的民主共和制国家,但也很不幸地存在着历史长久的选举腐败。[18]在规制选举腐败方面,美国联邦及各州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和规定,早期的有诸如提尔曼法案(Tillman Act)、竞选经费公开法(Publicity Act);晚近以来颁布的《两党竞选改革法》(Bipartisan Campaign Reform Act)、《巩固拨款法》(Consolidated Appropriations Act)、《廉洁领导和透明政府法》(Honest Leadership and Open Government Act)等等。但是这些让美国人引以为傲的选举制度始终无法将腐败驱逐出选举场域。除了完善法律制度外,美国还通过使用科技手段来遏制选举腐败行为,比如将选举中的投票行为电子化,利用计算机系统来控制选举和进行计票等措施来确保选举过程公正公开,但还是难以有效排除选举腐败这一痼疾。[19]在选举中的腐败行为极大地破坏了美国“民主灯塔”的形象,也使得美国民主选举在公众中产生了信任危机。在金钱政治的美国选举环境下,一张张本来是代表着美国民主至高无上理念的纯洁选票却因金钱的侵蚀而改变了颜色,让选举变成了政客们的交易。

正如《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的记者大卫·奈恩(David Nyhan)在1982年芝加哥市的选举腐败案①在1982年芝加哥市选举中,约10万张投出来的选票有问题(占了总投票数的10%),其中包含了贿买选票、虚假登记、不实缺席选举票等。这成为美国司法部曾经指控过的最为严重的选举腐败案件之一,有65人被控犯有联邦选举罪行。发后所言“中国的毛主席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而芝加哥市市长理查德·戴尔却讲:“选票拉拢出政权。”可见,处处标榜民主自由的美国,在决定民主自由最关键一环的选举中,始终无法摆脱选举腐败的困扰,使得民主被大打折扣,民意也无法从选举中真正彰显。金钱政治成为美国选举的重要特色,选举中的利益交换也成为选举腐败滋生的主要诱因。美国选举在各方利益牵扯和利益集团的博弈操控下,将应然意义上的民主选举蜕变成实然状态下的金钱兑换选票的腐败交易,而底层一般选民在候选人“政治正确”的选举诺言或宣言中成为了交易的见证者甚至参与者,这也是对美国民主的尖锐讽刺。

[1](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25.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47.

[3]Joseph Fred Benson.The Election Law,Ballot Fraud and the“Great Divorce”of 1876[J].ST.Louis Bar Journal,1985(31):58.

[4]Tracy Campbell.Deliver The Vote:A History Of Election Fraud,An American Political Tradition-1742-2004[M].New York:Basic Books,2006:27.

[5]Richard L.Hasen:Vote Buying[J].California Law Review,2000(88):1323.

[6]Margaret Beare.Corruption and Organized Crime:Lessons from History[J].Crime,Law&Social Change,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7(6):161.

[7]Andrew Gumbel.Steal This Vote[M].New York:Nation Books,2005:127.

[8]Madeline Friedman.Anatomy of Voter Fraud:Will Officials Follow Up on Alleged$10 Vote Payoff?[N].Hudson Reporter,2007-07-01.

[9]Henry T C Hu,Bernard Black.The New Vote Buying:Empty Voting and Hidden(Morphable)Ownership[J].South California Law Review,2006(79):818.

[10]Cheol Liu,John L.Mikesell.The Impact of Public Officials’Corruption on the Size and Allocation of U.S.State Spending [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14(74):348.

[11]Dan Eggen.House and Senate Shatter Fundraising Records for Midterm Election and May Exceed$2 Billion[N].The Washington Post,2010-10-26(17).

[12]Stephen V Arbogast.Resisting Corporate Corruption:Lessons in Practical Ethics from the Enron Wreckage[M].New York:M&MScrivener Press,2008:132.

[13]Eben Moglen,Pamela S Karlan.The Soul of a New Political Machine:the Online,the Color Line and Electronic Democracy[J].Loyola of Los Angeles Law Review,2001(34):1091.

[14]Dayna Cunningham.Who Are to Be Electors?A Reflection on the History of Voter Registration in the U.S.[J].Yale Law and Policy Review1991(9):383.

[15]Tracy Campbell.Deliver The Vote:A History Of Election Fraud,An American Political Tradition-1742-2004[M].New York:Basic Books,2006:64.

[16]Dan Eggen.Poll:Large Majority Opposes Supreme Court's Decision on Campaign Financing[N].The Washington Post,2010-10-17.

[17]Zephyr Teachout.Facts in Exile:Corruption and Abstraction inCitizens United v.Federal Election Commission[J].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 Law Journal,2011(42):318.

[18]Tracy Campbell.Deliver The Vote:A History Of Election Fraud,An American Political Tradition-1742-2004[M].New York:Basic Books,2006:14.

[19]Stephanie Philips.Risks of Computerized Election Fraud[J].Alabama Law Review,2006(57):1120-1128.

责任编校 陈 瑶

Major Forms and Causes of Election Fraud in the US

GAO Shiyin (Supervising Team for Disciplines,State Administration of Press,Publication,Radio,Film and Television of the PRC,Beijing 100866,Beijing,China)

Election campaigns involve nasty schemes against each other as well as prevalent corruptions.Subjects involved in election-fraud include organized interest groups and individual voters as well.Corruption takes many forms:absentee ballot, vote buying,and election rigging etc.Election fraud in the US is the progress of systemization of exchanges between money and power,with political donations contributing a large portion to corruption.Legislatively restricted to a great extent as it is, political donations are influenced by the Federal Court in judiciary practices,making it impossible to uproot them from elections.Prohibited as they are,manipulations from interest groups can’t be removed.

the US;election-fraud;ballots;political donations

D712.24

A

1674-9170(2017)02-0056-07

2016-12-01

高仕银(1981-),男,贵州遵义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纪检组干部,博士。

猜你喜欢
计票选票选民
另辟蹊径的《选民登记》
听奶奶讲当“选民”的事儿
奥斯卡奖的偏好投票制
不负当初对选民的承诺
建立选民测评代表机制
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选举计票人名单
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副主席选举计票人名单
美国现在的选举投票方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