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的传统文化根由论

2017-03-10 09:17杨泽喜
关键词:中华中华民族文明

杨泽喜

(湖北理工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坚定文化自信的传统文化根由论

杨泽喜

(湖北理工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文化繁荣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强大的整合能力,并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这是坚定我们文化自信的根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的鲜明特征表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任务。

文化自信;传统文化;作用

文化繁荣是国家强盛的最重要参照指标之一。民族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都会面临一个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现实问题。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并日益显现活力的生命之源。在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大背景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一、 兼容并蓄铸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任何民族都是在承继的条件下创造自己的历史,民族文化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命力顽强的民族文化都是一个历史的连续体,是在母体文化的基础上批判吸收历史优秀文化而繁衍发展起来的。关于传统文化的内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形成的物质性和观念性事物的总和;狭义的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精神品格和审美情趣的总和,主要是观念性的东西。本文主要从狭义方面探讨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逐渐形成、积累和传承下来的观念性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文明、文化内涵不同,为关照约定俗成的习惯及论述方便,下文文明概念是在文化概念的内涵上进行论述。

综观世界主要文明发展史,将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进行比较更能说明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诞生于公元前5000年代,延续至公元前2000年代,绵延达3 000余年,虽然后期也有过在苏美尔文明基础上形成的巴比伦文明的短暂辉煌,但最终随着外族入侵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产生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兴起于公元前4000年代,经历两度分裂和三度统一,断断续续3 500年最终消亡;诞生于印度河领域的哈拉巴文明兴起于公元前3000年,约在公元前1750年前后结束,辉煌只存在了1 200多年[1]41;古希腊、古罗马文明是欧美文明的源头,但这两大文明起源比华夏文明略晚,中间经历北方蛮族人入侵而几经中断。华夏文明从公元前2100年代夏朝建立算起,绵延至今4 000余年从未断续,虽然比苏美尔文明、埃及文明、哈巴拉文明起源稍晚,但这三大文明延续时间都没有华夏文明长,而且他们现在均已消亡。现在生活在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的人们都不是这三大文明的创造者。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虽至今还在散发旺盛的生命力,但却没有华夏文明历史悠久,且因遭到蛮族入侵而几度中断。可以说,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延续时间最长且从未中断的文明。一种文明或文化延续时间如此长久,至今散发耀眼的光芒,说明这种文明或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历夏商周的雏形期、秦汉魏六朝的定型期、唐宋的繁荣期以及明清时代的转型期,历时4 000多年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表现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从文化生存的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探讨中华文化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原因,能够发现中华文化形成的独特原因;从地理位置、经济形式、社会结构等外部环境,可探询中华文化形成的独特条件。首先,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之东,东部、东南部临大海,北部、西北部接沙漠、戈壁,西南高山耸立,如此一来,将中国隔绝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大陆性地理生存单元;其次,无论是中国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促进商品流通和社会交往的商品经济很难在中国传统社会形成气候;第三,中国社会是在宗法与专制制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社会组织结构。这种生存条件决定了中国社会是一种稳定的生存系统,虽然王朝、朝代不断更迭,但社会形态大体稳定,这是华夏文化绵延久远的外部原因。

外因毕竟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顽强生命力,主要还是因为本身先天具有的包容性和融合力。中国古代社会虽然没有受到来自欧洲、西亚、南亚等强大文明的威胁,但却屡屡遭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冲击。比如,春秋以前的“南蛮”“北狄”,汉代匈奴,唐代突厥,十六国时期“五胡乱华”,宋元时期的契丹、女真、蒙古人,明末满族,这些勇猛彪悍的游牧民族在中原地区多次建立强有力的统治政权,并试图以浓烈的民族情感抵制、消融华夏文化,但终因其低势能文化无法抗拒高势能文化,最终反被华夏文化所同化。无论哪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都摆脱不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他们的制约。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同化武力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反复上演着“征服者被征服”的历史戏剧。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又大量吸收游牧民族文化中的新鲜养料,化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正是在一次次冲击、融合之下,中华文化不断增添活力,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度过艰难时期,最终发展成为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庞大文化体系。即使在近代,面对西方入侵,中华民族不断选择,最终选择在马列主义思想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过程中,又吸收西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搞改革开放。总之,中国建设取得如今的成就,得益于对其他民族有益文化的吸收能力。包容性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分,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主要原因。

二、鲜明的主体性造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整合力

中国古代社会形成的传统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这种伦理型文化有许多负面影响,使得平等民主法治观念在中国社会举步维艰,在国家从传统走向现代过程中常常形成一定阻力。但是,伦理型文化蕴含的尊师孝亲、修身齐家、务实奋进和节俭勤劳等观念,在铸造中国人品格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这些文化特质,刻画了中国人的精神品貌,也造就了国人文化品格的鲜明个性。伦理型传统文化所造成的亲和力和认同感超越地域局限,形成中华民族的文化群体归属感。身居海外的华人华侨尽管身居异国他乡生儿育女,但他们传统文化的脐带一直连着祖居之国,在他们的意识或潜意识里,不会忘记自己是中华儿女,仍然保持着中华传统文化观念,与世居母国之地的人们有着相似的价值追求。这说明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取向及行为准则具有强烈的认同感[2]160。这种伦理型的传统文化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共同性、凝聚力和强烈的民族情感,它使民族共同体成员对自己的民族、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崇高的责任感,激励人们为民族和国家强盛而努力奋斗。

这种伦理型的文化是在内外因素相互激荡中整合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主体性。相较于世界上许多民族、国家本土文化逐渐被异域文化浸润覆盖最终取代本土文化所不同,中华文化是一种本土文化,但这种本土文化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不断整合内外文化因素最终形成中华文化鲜明的主体性。远古时代,华夏祖先创造了汉字及其语音语义系统,在汉字的基础上独创了中华印记的哲学、宗教、艺术,形成了华夏民族独有的风俗习惯、典章制度、社会心理和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质。中华传统文化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是在涵化境内各地文化和境外异域文化的基础上生成的,在同质与异质文化的激烈碰撞中涵化融合、吸收借鉴,在和而不同中发展、整合、壮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多种文化造就、积淀的结果。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时呈现自觉主动性特征。吸收利用外来文化有益成分是任何有生命力文化的基本特征。从历史上看,每当某种外来文化进入中国,中华传统文化就会将其有益成分借鉴、吸收、利用,使其成为自身有机的构成部分。东汉以来,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并在隋唐达到鼎盛时期,经过近千年改造、吸收、利用,终使印度佛教中国化,这一过程很好地说明了中华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超凡能力。在中国,印度佛教形成净土宗、天台宗、华严宗以及禅宗等不同宗派,就连印度佛像经过中国文化的塑造,其形象也越来越像中国人。印度佛教成为中国化的宗教,与中国本土道教、儒教一起成为中国古代最主要的三大宗教。而在印度,本土印度佛教基本上没有影响力。不仅如此,中华传统文化在吸收印度佛教基础上形成的宋明理学,对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影响十分巨大。在其他领域,印传佛教广泛渗透到语言文字、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天文、医学、建筑,乃至民俗等中国传统文化各个领域。对印传佛教成功地吸纳,显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开放性和善于吸收的能力,表现出中华传统文化强大而鲜明的主体意识。在吸纳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既保持本体特色,又不忘根本,这在与世界其他文化比较中显示出鲜明的个性特征。

其次,中华传统文化还呈现出区域性特点。中国地理疆域极为广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不同的地理、气候、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不同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第一,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决定传统文化的多元性。北方游牧民族面对严酷生存条件,只能以迁徙和战斗来对付自然环境和异族压力;南方农耕社会重农轻商,安土乐居;东部沿海民众轻舟泛海捕鱼,扬帆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西部绿洲则以驼马开辟陆地丝绸之路。因此,中华传统文化自然呈现出多元化状态。第二,中华民族血缘成分的复杂性决定了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中华民族的产生有多种说法。一说舜帝时代在部落联盟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国家机器,这个共同体用舜的名字“重华”来指称,作为民族雏形的“华族”初步形成;“华族”之外称“夏族”,华族发端于东部,夏族蛰居于西部。后来,华夏民族居中部,周边逐渐形成“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所谓“夷夏之辨”的“夷”与“夏”是各具一定地域范围的文化地理概念,不是种族概念。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血缘的复杂性决定了文化形式的多样性。春秋以降就形成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多种文化体系。“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是中华传统文化多样性的真实写照。不同文化成分虽然内容特点有差异,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但他们都具有整合为一的价值体系。多元文化形态在相互接触中相互影响,形成多元互补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如汤因比所言:“几千年来,中国人比世界其他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上、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3]284也正是这种强大的整合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不断丰富和发展。

三、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思想共源

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单个生命体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与他人一定会发生交往,要想交往顺利,人与人之间必须存在一个思想共源,不然,交往难以发生或交往不顺利。比如,生活中张三以A思想为思想源,李四以B思想为思想源,王五以C思想为思想源,如果A、B、C思想源的核心价值相互冲突或者交集很少,则张三、李四、王五之间交往将异常困难。反之,张三、李四、王五三者共有一个思想源,则张三、李四、王五三者交往就非常顺利,作为个体,他们的生活意义也容易建构,张三、李四、王五共有的思想源就成为张三、李四、王五这个群体的思想共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功能就是成为中华民族生命个体的思想源和群体的思想共源。如果不考虑个体之间发生的交往,生命个体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思想源并不重要;如果选择要交往,则选择什么样的思想源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这将与群体中其他个体密切相关。社会生活交往是以个体生存为条件的,个体为生存而相互交往即构成社会生活全部内容。中华民族所有或大多数生命个体选择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源,则传统文化就成为中华民族的思想共源。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虽然也出现无休无止的纷争,但总体看来,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还算和谐顺畅,如果没有民族思想共源是不可能维系这种局面的。一个稳定的思想共源可以最大可能为人们提供一种稳定的利益分配观念,在这种稳定的利益分配观念指导下进行利益分配,因利益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大为减少[4]179。

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性功能的基础上派生出传统文化的直接性功能和间接性功能。传统文化的直接性功能就是在作为思想共源的基础上形成公共价值,发挥判定功能,并有效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复兴。亨廷顿为什么断言世界各文明之间必然存在冲突,那是因为“人们根据在特定的背景下用把自己区别于其他人的东西来界定自己”[5]47。传统文化一旦成为公共价值,即发挥判定行为者之行为价值属性的任务。当个体以传统文化作为自身的思想源,他就以该思想源的价值属性判定自己的行为价值;当中华民族群体以传统文化作为群体的思想共源时,优秀传统文化就成为中华民族所有或大多数成员行为价值的标准,发挥传统文化作为价值属性的判定功能。传统文化所有功能必须通过价值判定功能来实现和巩固,没有价值判定功能,传统文化其他功能都将归于无效。缺乏思想共源的民族或国家,因缺乏共同的价值判定标准,这个民族或国家必将走向解体乃至消亡。

传统文化基础性与间接性功能最终目标就是提升中华民族公共精神,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精神是行为者认可并认为是不可动摇的价值集合,如果某种精神成为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精神,则这种精神就构成公共精神;如果某种精神成为国家或民族的公共精神,则这种公共精神就成为该民族的精神家园。在一个民族群体中,怎样使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精神家园,优秀传统文化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在代际交往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作为思想共源和价值判断标准,常常成为代际间教育的现成材料。如果一个国家传统文化传承有效,那么蕴含在经典中的公共价值系统就会出现在各种形式的教育中,其中耳濡目染熏陶式的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作用更为有效。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和而不同的宽容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协调精神,这些精神共同构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在代际间不断传承。这些共同的精神价值构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

四、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为解决国内、国际矛盾提供借鉴

亨廷顿认为,世界最普遍、最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穷人与富人阶层之间的冲突,而是存在于不同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5]。亨廷顿的观点解释了国际关系纷繁复杂的混乱性。翻开世界历史,我们看到人类历史基本就是一个战乱不断的世界战争历史,各民族国家内部又何尝不是一部战争的历史。再看当今国际关系,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世界之间、伊斯兰世界内部之间战乱不断,而东方儒教社会似乎相对平静。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陈独秀一针见血地指出:“西洋诸民族,好战健斗……欧罗巴之全部文明史无一字非鲜血所书。”[6]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的为人、为政理念,为解决国内问题提供了有效帮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做人、治国最重要的两个命题是“和为贵”与“中庸之道”。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思想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它肯定世界的多样性又维护世界的和谐相容性。孔子强调“和而不同”,其目的是将不同质的事物彼此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从而达到和谐统一。“中庸之道”思想产生由来已久。传说帝尧禅位与舜时,告诫舜要“允执其中”,意即为政之道反对固执一端而失之偏颇。舜继位后依照帝尧教导行事,于是社会出现和谐局面,为此孔子高度赞赏帝舜。当帝舜传位大禹时,也以“允执其中”教导大禹。古代中国最高执政者贤良暴虐不一。暴虐者为政初衷还是希望自己名垂青史,如路易十五之流“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毕竟是少数。因此,“允执其中”几乎成为执政者的最高道德准则,随后,该法则延传至民间,成为做人的道德准则。孔子对“中庸之道”推崇备至,他甚至认为在各种处世哲学中“中庸之道”最能凸显其优越性,最能避免为政处世失之偏颇。中庸之道反对过分偏执、更反对走极端,认为“过犹不及”,强调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和谐有道。不仅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也强调“中道思想”“不争之德”,认为“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这些中庸、中道思想世代相传,对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为政处世方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另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的战争理念可以为处理当今国际关系提供解决办法。墨子的思想最能反映中华传统文化对待战争的态度。墨子主张兼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墨子·非攻》)墨子主张非攻,强烈反对“国相攻”“强执弱”的强权政治。当然,墨子并非毫无原则反对一切战争,他反对的是侵略战争,而不反对正义战争,他也主张国家应该有武备,主张以自卫战争反对侵略战争。《孙子兵法》作为早期总结战争经验的著作,其作者并不迷信暴力,认为战争是达到国家目的的手段之一,如果能够避免战争则应尽力避免,正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孙子兵法·谋略第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的顽强生命力表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国家文化自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任务。

[1] 何顺果.人类文明的历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王文章.中国先进文化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3] 池田大作,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

[4] 邓泽曦.文化复兴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赛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6] 谢庆奎,佟福玲.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陈咏梅)

Chines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Derives from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YANGZexi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Huangshi Hubei 435003)

Culture is the "root" and "soul" of a nation that cultural prosperity is an important index of a country's prosperity.And the prosperity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a premis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rejuvenating the Chinese Nation.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as very strong vitality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and great power of integration and has already become the spirit of Chinese nation,which is the solid base of Chines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Therefore,it is all Chinese people's duty to transmit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traditional culture;role

2016-10-11

杨泽喜,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历史文化。

10.3969/j.ISSN.2095-4662.2017.01.012

G122

A

2095-4662(2017)01-0069-05

猜你喜欢
中华中华民族文明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请文明演绎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漫说文明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