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课信息化教学设计运用
——以“消费和消费观”为例

2017-03-11 03:58林广婷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消费观德育课重难点

林广婷

(玉林市卫生学校,广西 玉林 537000)

中职德育课信息化教学设计运用
——以“消费和消费观”为例

林广婷

(玉林市卫生学校,广西 玉林 537000)

将信息化技术运用于中职德育课中,有助于学生掌握德育理论,提高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效率。主要阐述中职德育课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提出中职德育课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基于实践案例,总结运用效果和启示。

中职德育课;信息化教学设计;“消费和消费观”

在中职德育课中引入信息化教学,是改变传统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手段。围绕中职德育课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情况,在综合把握现代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从而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的质量。笔者依据中职德育课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以“消费和消费观”内容为例,对中职德育课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了实践运用尝试,现介绍如下。

1 中职德育课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提出的,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其开发模式设计内容主要有教学目标分析、学习问题与学习情景设计、学习环境与学习资源的设计、教学活动/学习活动过程的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成果的形式、教学设计单元内容[1]。

中职德育课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和平台,在现代教学理念和德育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根据德育课程的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分析研究教学中的重难点,选择教学方法,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情境,运用相应的信息化技术去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对教学结果做出分析、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

2 中职德育课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2.1 德育课的特性需要融入信息化教学设计

中职德育课既是一门理论性、思想性、指导性、时效性很强的学科,又是一门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法律、哲学、职业规划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就其学科性质和课程内容而言,与专业课有很大不同,且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文化课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德育课教学包括各个知识点的抽象概念、定义、特征和哲理性原理,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德育课教师需要在现代教学理念和德育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把微课、视频、新闻报道、纪录片、图形、图像、声音、动画、数据资料、案例等引进德育课堂,让事实说话,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2.2 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需要融入信息化教学设计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德育课教师需与时俱进,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教学媒体和手段进行改革。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师素质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2.3 学生学习状况需要融入信息化教学设计

在中职德育课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参与性不高。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存在差异,中职德育课教学形式和内容缺少新鲜、生动的要素,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而有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融入,教学内容会显得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充满趣味性。

3 中职德育课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践运用

教学设计是一堂课的核心部分,而信息技术则是优化教学设计的辅助手段。所以,信息化教学设计首先应重视顶层教学设计,然后采用最优化的信息化教学方案实施课堂教学。

下面笔者以“消费和消费观”内容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中职德育课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践运用。

3.1 教学设计依据

笔者针对德育课理论性较强、枯燥乏味的情况,结合当前学生的思想特点、知识结构,坚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运用手机、微课、视频、PPT、QQ、图像、声音、动画、文字等多种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消费并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最终增强教学效果。

3.2 教学分析

3.2.1 教材分析 主要分析教学设计者选用哪一类教材、所选章节在全书中所占的地位。笔者在教学设计中选用的内容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三版)的内容“消费和消费观”。该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消费和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它是“价格和价值规律”内容的延伸,同时为讲解“个人的收入与理财”做铺垫,在整个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第一课的教学重点。

3.2.2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笔者在教学设计中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教学目标。根据大纲及教材,结合学情,确立本课三维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了解消费方式、不同的消费心理和树立科学的消费观。②能力目标:能用科学的消费观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③情感态度与价值: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2)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为不同的消费心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同时引导学生做理智的消费者。

3.2.3 教学对象分析 主要分析学生所具有的学习基础、学习特点、学习能力等,以便因材施教。笔者在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对象为2014级护理专业的学生,他们具有以下特征:(1)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2)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思想开放,追求时尚,同时也存在着虚荣、攀比等问题;(3)根据课前做的月开支情况调查和消费情况调查统计,80%的学生的消费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因此,引导学生认识哪些消费是科学的,从而用科学的消费观指导学生消费。

3.2.4 教学策略设计 笔者在尊重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根据课程设计中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学生学习的具体特点,运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教学过程的设计

3.3.1 教学环节及内容设计 设计整个教学环节,包括课前、课中、课后3个部分,让学生通过该节课的学习,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内容。教学环节为“引出主题→探求知新→升华主题→延伸提高”,三大内容为“透视消费现象、透析消费心理、树立消费观念”。

3.3.2 师生课堂双边活动设计 在师生互动环节中,教师创设小品情境,启发学生学习新知识,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学生则利用智能手机的QQ群“群话题”功能发起话题讨论、交流,发布讨论结果,实现资源共享。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图片和新闻时事,采用合作学习、分组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3.3.3 信息化手段的选择与应用设计(1)课前通过QQ群、微信群等即时通讯技术提前发布课前预习的任务。利用手机APP软件———“问卷星”制作调查问卷,提前调查学生的消费情况。(2)课中利用手机、微课、视频、音频、图片、PPT等信息技术来讲解课程内容。教学设计中多层次设计多种讨论问题,并利用班级QQ群“群话题”功能发起话题讨论,把讨论问题的结果发布在智能手机上,实现资源共享。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网络资源充分应用到教学中,解决教学的重难点。(3)课后通过微信扫一扫、班级QQ群“群作业”功能发布作业,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3.4 学习评价设计

笔者设计了《学习过程评价表》和《学习体会评价表》。师生按照评价标准,分别完成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此环节可以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为教师调控教学提供了客观依据。

3.5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每次课的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本次课教学的思考。笔者认为,本次课借助微课、视频、QQ、微信等信息技术平台,设计了融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教学于一体的教学过程来促进学生学习。

4 中职德育课信息化教学设计运用的效果和启示

4.1 效果

笔者发现信息化教学比传统教学的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较高。对本堂课教学满意度和学生知识吸收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很喜欢信息化教学,80%的学生已经理解掌握了知识点。

4.2 启示

(1)中职德育课信息化教学设计中要以德育教学内容为本,学生为主,信息化技术为辅。要根据教学大纲、学生认知规律和实际学习情况,对教材做适当处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每个环节恰到好处地使用手机、微课、视频、PPT、QQ、图像、声音、动画、文字等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重难点,才能发挥其在德育教学中的作用。

(2)在中职德育课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三贴近”的原则,根据每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最佳教学方法,恰当把握师生在课堂中的角色,以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情境,通过“找点、埋雷”,巧妙引出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2]。

(3)中职德育课信息化教学设计要求德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中职德育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地学习、掌握和熟练使用各种相关信息教育技术、方法,积极参加相关培训。

[1]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学校信息化教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G424.1

B

1671-1246(2017)22-0069-03

猜你喜欢
消费观德育课重难点
正确认识消费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消费观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基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消费观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运用对话教学增强德育实效——浅谈对话教学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
对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标准的探索
不同笔记本用户的鼠标消费观我的街头采访奇遇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