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研究

2017-03-11 02:34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不端学风研究生

潘 艳

(武汉大学 计算机学院, 武汉 430072)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研究

潘 艳

(武汉大学 计算机学院, 武汉 430072)

随着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在科研诚信和学术风气上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风浮躁、学术不端行为滋长, 高校研究生学风与学术道德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我们不仅要重视对研究生的专业培养,更要注重高校研究生良好学术道德品质与崇高学术精神与的培养,营造严谨认真、健康向上的学术氛围。

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研究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呈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研究生群体呈现许多新的特点,2010年刘延东在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在看到我国科研诚信与优良学风主流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一段时间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在科研诚信和学术风气上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风浮躁、学术不端行为滋长,正在侵蚀学术的肌体,对科技事业健康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可低估,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迫在眉睫、刻不容缓。”[1]这些不良学术风气现象反映到高校研究生培养工作上,就是当前高校出现的研究生学术不端现象。

在高校中研究生屡被披露的剽窃他人学术成果、找中介代写代发论文、一稿多投等研究生学术不端事件,已成为影响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学术研究风气、研究生培养质量乃至整个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个沉重话题,研究生的学术不端现象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研究生培养部门的警觉与重视。国家政府、高等学校都在纷纷出台政策规范学术科研领域的学术不端行为。作为培养未来学术精英的高校,要把培养研究生良好学术道德品质放在重要的位置。我们不仅要重视对研究生的专业培养,更要注重高校研究生良好学术道德品质与崇高学术精神与的培养,营造严谨认真、健康向上的学术氛围。

一、当前我国政府出台的关于学术规范的制度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2]对于“学术不端 ”现象,教育部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对下列学术不端行为,必须进行严肃处理:(一)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二)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三)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四)伪造注释;(五)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六)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七)其他学术不端行为。”为了加强高等学校学术规范建设,防治学术不端行为,我国政府相继颁布了多项相关规定,如2002年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基本要求及相应工作措施对高校的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工作提出了要求。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于2004年6月发布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对学术引文、成果、评价等方面作出了相应规定,被学术界誉为首部“学术宪章”。教育部于2005年3月颁发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提出了大学生要“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履约践诺,知行统一;遵从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不作弊,不剽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0年发布了《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规定了学位授予单位对学术不端行为负有直接责任,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学术规范建设,制定完善的学术道德标准、学术评价制度和学术惩处机制等。2011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高校学风和学术规范教育。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加强对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处理。

二、研究生学术不端的现状分析

1.研究生功利性思想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首先从读研动机方面看,研究生选择继续深造的目的,对其读研期间的学术研究品质有重要影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获得读研机会比以前更多,也使得并不是真正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同学加入了读研大军。部分大学生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的目的是为了毕业后能找到更满意的工作,还有的是为了逃避本科就业面临的压力,还有些是满足父母的意愿而攻读研究生,这些因素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了研究生的科研热情。当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出现科研任务进展不顺、研究成果不理想的情况,或是面临科研论文质量不过关,学位论文水平差,无法达到毕业要求等问题,就会出现为了达到某些要求而选择走 “捷径”,抄袭、拼凑、伪造、搭便车等学术失范行为随之产生。

2.研究生学术素养的缺失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从事科学研究需要有坚定地信念、持之以恒的毅力,甘于清贫的思想境界,虚怀若谷的健康心理,这些品质是科研工作者在学术研究道路上不断进步的必备品质。 现在的研究生基本上已经是90后一代,他们生活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普遍都比较优越,较少有在困难环境中进行磨练的机会。学术科研工作有时是比较枯燥的,甚至需要付出很多的辛勤和汗水,当碰到科研难题时,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有些研究生也许对科研工作、对自己专业比较感兴趣,但是当面临困难和挫折时往往不能坚持,会产生懈怠甚至放弃的思想,导致科学研究工作质量不高甚至出现东拼西凑、随意编造实验数据等学术失范行为。

3.部分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认识不足。我国学术诚信教育起步较晚,一些研究生不清楚学术不端行为的严重性。部分研究生对一稿多投、搭便车署名等不太严重的学术失范行为认识不足,持宽容态度。对同学中的伪造或篡改实验、调研、统计数据,论文拼凑现象,引用他人研究成果而未注明来源等行为认为情有可原,这样的态度也滋长了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

三、研究生良好学术道德品质的培养

1.完善学术规范的制度建设,创建健康有序的诚信氛围

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是各项工作得以有序开展的保障。良好的制度可促进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从研究生入学教育、课程学习、中期考核、论文写作、论文答辩等各个环节,制定科学严密的评价考核体系和规范,让学生在整个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有章可循,从而合理规划自己的奋斗方向;完善研究生评优评先制度,建立科学的奖学金激励机制,促进学生勤奋刻苦、创先争优的良好学术品质的培养;加强学术规范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研究生学术监察惩戒制度,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学术道德管理,让学生在公平公正的良性竞争环境中学习生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热情,培养他们认真踏实、诚信守纪的优秀学术品质。

2.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氛围,建设勇于进取的学术精神家园

大学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工作,引导学生批判的继承优良学术文化的精华、摈弃糟粕,自觉抵制学术不良思想的影响,培养有良好学术品质的人才是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良好学术文化的熏陶必须从学生入校之初就开始有的放矢的进行,重视入学时的专业思想与学术道德教育、进行校史校训教育,邀请学术大家做专题讲座,加强班级、寝室、实验室学术文化建设,总之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融专业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校园学术道德教育与诚信教育活动,吸引广大研究生踊跃参与,实现校园学术文化活动的强烈感召力,展现当代青年学生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学术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悠久的校园文化,感受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学术氛围,增强他们遵守学术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3.活跃学术文化,培养研究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学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研究生的专业素质、业务能力和他们未来的发展前景。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要积极组织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学术沙龙、学术大讲堂和学科竞赛等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增强研究生的专业素养,让他们感受学术探索的迷人风采,增强他们勇闯难关,致力科研事业的信心。

4.发挥导师的学术育人、言传身教作用

营造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发挥导师的学术育人、言传身教作用,能够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学生的学术修养。让学生们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之下,用知性的眼光看问题,用感性的心情去为人处事, 培养他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坚韧不拔、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使他们能够在充满诱惑的世界里少些急功近利、多些知识内涵,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导师对研究生严谨的学术道德品格的塑造作用不可替代。导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研究生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水平,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导师塑造、提升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品格,一是对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观念的正确引导,促使研究生形成正确的学术道德和学术价值观念,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二是促进学术交流,实现学术水平提升。导师定期将专业领域最新前沿技术与研究生进行交流探讨,加强导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研究生对于专业学科技术知识的研究热情,促进研究生高水平成果的产生。三是制定研究生考核规范,促进研究生良好学习态度的养成。导师在指导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学术研究规律,制定的学术研究规范以及学术研究成果的评价,能够考核研究生个人品德修养、对待学术的态度、科研成果水平,从而指导研究生导师因材施教,培养出高素质创新人才。

5.加强励志教育,培养研究生坚韧不拔的学术精神

从事科学研究需要有坚定的信念、不怕困难的精神,甘于清贫的思想境界,虚怀若谷的健康心理。励志文化,其实代表着崇高的精神理想,是对于我们心灵的培养,它应该影响和指导我们的人生、我们的生命,它是对非功利性的探求。面对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如何摆脱浮躁功利思想的侵扰,保持一颗纯净的治学之心,是研究生面临的巨大挑战。在古今中外浩瀚的历史长廊中,有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经过总结提炼可以给当代研究生以思想启迪,净化他们的心灵。通过科学家成才事迹的教育,让研究生了解成功的道路常常是曲折艰辛的,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容面对失败和挫折,抵制不良学术思想的侵蚀,打造坚强的心理素质。

[1]刘延东.在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 2010-03-30.

[2]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Z]. 2007年1月16日.

责任编辑:郑诗锋

Study on Education of Postgraduates’ Academic Ethics

PAN Yan

(School of Computer,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With the changing economic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that cannot be ignored in the research integrity and academic atmosphere, such as impetuous academic atmosphere and growing academic misconduct posing new challenges to style of study and academic morality educ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not only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graduate students, but also the cultivation of good academic moral character and high academic spirit of university graduate students to create a rigorous and healthy academic atmosphere.

postgraduate; academic ethics; education study

2017-04-05

潘 艳(1974-),女,河南信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G643

A

1674-344X(2017)5-0086-03

猜你喜欢
不端学风研究生
学术不端查询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心理辅导促进高校学风建设探讨
教育部首次以部门规章明确6种学术不端情形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9月1日起正式实施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学风就是质量
地方性本科院校学风问题及其对策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