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质拓展训练对小学生的影响

2017-03-11 10:51王国顺
辽宁教育 2017年16期
关键词:身心素质教育素质

◎王国顺

论素质拓展训练对小学生的影响

◎王国顺

素质拓展训练源于拓展运动,现已成为小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作为一种兼具体能与实践的新兴教学模式,素质拓展训练以运动为依托,通过精心设置的一系列新颖、刺激的情景,激发学生个人潜能和思想感悟,达到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在小学教育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将能有效开发小学生的自身体能,培养小学生积极、乐观、进取、合作的精神品质,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素质拓展训练;小学教育;身心素质;影响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尊重个体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提高全体国民身心基本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注重智慧潜能的开发,强调健全个性行为的形成。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素质教育现已成为我国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在小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将能提升儿童、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身心实现健康、全面、主动发展。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兼具体能与实践的新兴教学模式,在小学生素质教育中,日益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

素质拓展以运动为依托,以体验为学习方式,注重开发小学生的体能,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并能引导其在实践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体验与感悟,对推动义务阶段的素质教育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当前,我国一些地区的小学,对素质拓展训练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更好地使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素质教育,本文选择素质拓展训练对小学生身心素质的影响之课题进行研究,希冀能为提升小学素质教育效果与质量提供参考。

一、素质拓展训练的内涵

素质拓展是一种体验式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体能训练、心理训练、挑战训练、团队合作训练四种。它以运动为依托,以培训为方式,以提高身心素质、增强感悟为目的,具有创新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等特点。素质拓展源于拓展训练,集成了心理学、教育学、行为科学以及运动生理学等学科,符合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其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需求,通过特殊的环境来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与素质,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潜意识”冰山,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知识与经验等,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升。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有效的体验训练,不是一种简单的户外游戏方式,具有积极的人文色彩和创新创造性,其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流、协调合作,能使学生在训练中获得深刻的心灵感悟,升华其思想情感。与传统的知识培训和技能训练相比,素质拓展训练少了一些说教和灌输,以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让学生主动去体会、去解决问题,同时在参与和体验过程中,得到心理的历练和思想的启迪,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经验、体验社会教化、完善自我、形成健康人际关系和正确社会性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素质拓展训练有效丰富了小学素质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使其能不断完善自我,学会以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培养相互沟通、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

二、素质拓展训练与小学生身心素质的相关性

(一)小学生身心特点分析

小学生年龄一般在6~13岁左右,身心正处于发育阶段,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尚未形成,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教师要给予更好的引导和教育,以促进其健康成长。另外,由于学校、社会及家长都非常重视学生的成绩和文化素养,将智育放在首位,对于体能、体质、心理健康等开发与教育则重视不足。再加上小学生课业负担太重,尤其一些家长出于“望子成龙”的目的,为小学生报了很多辅导班、特长等,导致小学生疲于在做作业、参加辅导班与特长班中奔波,大多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而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也缺少创新性,体育运动设施不全,导致体育教学比较低效,这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小学生耐力、速度、爆发力等身体素质指标,也制约了小学生体魄与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

(二)素质拓展训练对小学生身心素质的影响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我国小学素质教育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实践表明,素质拓展训练的应用原理与途径,契合我国小学素质教育要求,作为对传统教育的有益补充,对提升小学生的身心素质起到了积极的正向作用。调查研究发现,素质拓展训练以新颖的教学内容和寓教于乐、充满悬念的教学形式以及充分肯定自我、激励团结的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给其身心发展带来很大的裨益。

1.能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从素质拓展训练内容来看,这是一项兼顾身体和心理的运动,不管是越野类、攀爬类还是集体协助类项目,都伴随着身体的运动。而在任何训练项目中,身体各部位都会得到锻炼。例如,被称为“峭壁上的艺术体操”的攀岩项目,就能调动全身的各小肌肉群积极参与;而在越野项目中,人体的心肺功能和耐力将会得到极大的锻炼和强化;其他诸如智力挑战、知识记忆、团队合作项目中,都能从不同的层面,提高人体的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及反应力等。小学生的神经系统正处于快速发展状态,通过素质拓展训练持续重复的神经活动后,其各神经细胞也得到锻炼,有利于促进其大脑和神经系统健康发育。

2.能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第一,素质拓展训练能使小学生学习到丰富多彩的自然地理地貌知识,形成绿色、环保、生态发展观,提高审美情趣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养成心胸豁达、思维开放、乐观向上的精神品格。

第二,能健全小学生人格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素质拓展训练为小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平台,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形象、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习惯。在素质拓展训练中,小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成功、失败和挫折,在种种不同心理体验下,小学生会初步学会从辨证的角度积极调整心态,冷静、妥善地处理各种问题,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健全人格和心理素质。

第三,能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适应能力。素质拓展训练以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生活能力及生存能力为目的,丛林探宝、登山攀岩、攀绳网、扎伐、陷阱、野炊、绳结技能、救伤护理、自我保护等项目,都需要小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团队协作来完成。在努力的过程中,小学生会克服胆怯情绪和性格懦弱面,学会忍耐、坚韧和自我调节,从而培养起良好的自信心和积极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理念和集体主义观,增强抗挫折和生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在信任背摔训练项目中,小学生要站在1.5米的半空向后倒。此时,站在背摔台边缘的小学生一般都会产生恐惧和犹疑的心理,担心倒下去没有人接住。但在队友、老师的鼓励下,小学生会战胜自己,相信队友,勇敢地倒下去。落在同伴怀抱时,小学生都会有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台下的队员尽管承受着巨大的冲击力,但会自觉地将责任和安全放在首位,坚定地接住摔下的队友,体现出一种责任和奉献精神。

素质拓展融入小学素质教育,是推进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途径,将能促进小学生身心素质健康发展,为其以后的学习与成长夯实基础。调查研究发现,绝大部分小学生都能通过素质拓展训练来发展自己,并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提升。在小学素质拓展训练实践中,教师应坚持生本位的原则,深度挖掘课程资源,优化配置各项拓展训练资源,同时,创新引入模式,合理安排素质拓展训练内容与形式,构建一套有计划、有目的课程训练体系,以便将素质拓展训练的功用发挥至最优。另外,还要优化评价体系,在尊重小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制定分层评价体系,以保护小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其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1]左慰慰.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应用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5):77+79.

[2]凌柳雄.素质拓展训练引入体育课堂对学生心理健康及运动素质的影响研究[J].运动,2016(15): 86-87.

[3]夏光祥,张歌,尹伟,郑晓梅.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应用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16): 20-21.

[4]殷昌伟.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5(9):104-104.

[5]赵宁.淄博市淄川区中学拓展训练的开展现状[J].科技经济导刊,2016(24):101-102.

[6]张大鼎.小学生成长素质拓展训练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31):25+27.

(作者单位:铁岭市昌图县老城镇佟韦小学)

(责任编辑:李晶)

猜你喜欢
身心素质教育素质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给身心降个温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