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美术与云南高校美术教育的关系

2017-03-11 17:59张君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30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少数民族云南

张君霞 薛 彬

(1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2 玉溪师范学院,云南玉溪 653100)

1 云南少数民族美术的特征

云南省地处西南,地域宽广,地貌多样、险峻,大多数少数民族聚居地交通不便,社会历史发展极不均衡,地处深山的民族与外界交流甚少,保留着原始的生活习惯和风俗面貌,少数民族美术的面貌也呈现出原生状态。空间维度的隔绝造就了面貌多样、时空层次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他们如同“活化石”兼具历史与艺术价值。云南的少数民族美术,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综合反映,因此,它在具备少数民族美术的普遍特性的同时,又拥有云南地区特有的文化内涵。

1.1 民族美术因地域而呈现巨大差距

云南的原始民族美术的发生与其他地方的原始美术一样,是直接关系到当时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相关的,如祭祀、鬼神等,但在这个基础上呈现出地域差异化。因为相对封闭,云南只有少数几个民族进入了封建社会,他们的民族美术受外来美术影响较大,而大多数的少数民族仍处于氏族社会的状况下,与外界几乎没有往来,他们完好的保存了原始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民族美术样式。受外界影响大的,例如傣族的佛教绘画明显受到东南亚文化影响,丽江纳西族的壁画受藏传文化、中原文化和周围白族文化影响,白族绘画带有明显的中原绘画风格。对比明显的,是交通不便地区民族的艺术,他们更具民族特色,比如沧源佤族用于祖先灵魂崇拜的寨桩,木桩上雕刻出花纹,涂以黑白,雕刻或画出简单的五官。整体形象颇似男性生殖器,这种集灵魂崇拜、生殖崇拜为一体的木桩是原始民族求得祖先庇护的方式,时至今日,寨子里仍可以见这些高大的寨桩;另有独龙族仍保留了黥面遗俗,其服饰、祭祀过程仍保留了原始面貌。

1.2 造型特征夸张、洗练、简洁,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指向性

提及云南民族美术的造型,最具代表的是沧源崖画,绘画内容主要是生产生活和与祭祀有关的舞蹈,如采集、放牧、狩猎等。人物造型都概括为几何形体,头概括为圆形,躯干概括为三角形,四肢为细长的线条,双腿呈现交叉的行路或是舞蹈状,男性女性分别有象征性别的乳房和男性生殖器出现。重要的人物明显大于普通人,头上有代表祭祀装饰物的圆圈或者羽毛形象,身上绘有涡轮状的纹身图案。动物形象生动、特征明显,比如牛角、猴子尖尖的下巴和细长的尾巴、鹿角等,轮廓极其概括形象。沧源崖画中,造型上的简练不排除绘画工具材料的匮乏简陋、绘画时间的宝贵、技能训练不充分等原因,但更应该可能的是,崖画的创造者出发点无非是想表明其实用价值而非欣赏价值,岩画能达到祭祀、记录某个大事件或者实施巫术的指向性目的即可。同样的,瓦猫、“甲马纸”民族织绣纹样都有类似的特点。

1.3 色彩构成面貌多样化,崇尚单一色彩和崇尚多样色彩共存

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省份,各民族对色彩所象征的意义不同使得色彩习惯呈现多样化。如白族尚白,服饰多为白色,建筑刷成白色,白色的动植物是吉祥动物;姑娘的陪嫁箱子四角放白云石以期婚姻完美。彝族尚黑、红和黄,传统的彝族服饰都以这三种颜色作为基础色调。对黑的崇拜,来源与对于黑土地的崇拜,并以此来代表血统和阶层;红色则代表生命、血液、去除邪恶,在彝族的门板上会经常看到红布条;黄色代表太阳这一万物赖以生存的基本。对色彩的崇尚,代表了本民族对于生命平安延续、生产顺遂、生活幸福的渴望与追求。

1.4 表现形式遵循已有的程式规则

云南的少数民族美术因地域与文化的相对闭塞,形成了各自的程式。首先,少数民族美术是集体创作的结晶,传承方式是民族内部师徒之间的“口口相传”、画谱、“纹样”等直观原始的方法,人们不约而同的遵循着祖先留下来的样式及样式代表的含义,如藏族的唐卡,纳西族的东巴画谱,少数民族服装纹样纹饰等;其次,民族美术大多与祭祀、宗教、节日等民俗活动相关,这些活动具有固定的传统,所以相关的美术作品也会遵循古老的样式,如“甲马纸”、祭祀面具、佤族寨桩等;最后,在少数民族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出现的样式变化会被纠正,保证寓意不被改变、对神明的敬仰及祭祀活动的正确性。

1.5 保存体系完整

云南的少数民族更容易保持本民族的美术面貌。首先,交通不便使得外来文化很难长驱直入,缓慢的生活节奏和固有的民族观念使得对外来文化的接受时间拉长;其次,文化交流多为民族内部交流,各民族的民族美术多代表了民族身份和民族崇拜,在不同民族交流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对本民族美术所代表的身份的认可,不会相互借鉴,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各民族美术的完整性;最后,云南的少数民族对自己的民族感情非常浓厚,归属感也很强烈,在坚守民族文化和民族美术的完整性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2 云南少数民族美术对云南高校的影响

云南省丰富的少数民族美术资源是云南高校美术教育的沃土,为当地的美术教育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研究课题,为高校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提供选择和方向。

2.1 云南省高校的美术教育课程中设置了大量的与民族美术相关的课程,如云南艺术学院的《民族民间美术》、《云南民族工艺基础》、云南师范大学的《中国民族民间美术》,这些课程都基于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另有艺术实践的课程,大多都是去少数民族地区,直观直接进行民族民间美术的体验。

2.2 民族民间美术的造型、色彩、人文精神与内涵、民族美术与教育的关系等为高校科研提供了丰富的课题方向。如闫春鹏的《云南民间民族美术与校本课程开发》、《城镇化背景下的云南民族活态传承机制研究》;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纳西族东巴画艺术百年展》等科研项目均建立在云南肥沃的民族民间美术的土壤里。

2.3 高校在寻找办学方向与探索教育特色方面,从本地的民族民间美术资源探索道路、挖掘亮点是有效途径;受本地文化熏陶感染的教师、学生和科研人员对云南的民间民族美术有着专业持久的研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是学科建设和特色课程推进的中坚力量;丰富的民间民族美术资源丰富了学生的社团活动,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了解民族民间美术的途径和方式。

3 高校对云南少数民族美术的反哺作用

首先,高校美术教育中对少数民族美术的重视程度与科研力度,直接影响当地少数民族美术的发展水平与传承面貌,以大理白族扎染为例,随着高校扎染课程的开设、相关创意项目的展开、衍生品的丰富使得,这一古老的手工艺品的关注度立升,从而创造了更宽阔的发展空间;其次,高校培育出来的美术人才会形成当地少数民族美术发展的新生力量,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会着力于民族民间美术的传承方法和理念,用更科学、更有效的观念对本民族的民族美术进行传承与发展;最后,无论是科研成果还是民族美术传承队伍的建设都将为当地少数民族美术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传承框架。

综上所述,云南少数民族美术有及其独特的特征,它与云南高校美术教育之间是互相依存、共生共荣的,双方持续的交流和促进会使得云南的少数民族美术和云南高校美术教育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崭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李伟卿.云南民族美术全集:云南民族美术史[M].云南美术出版社,2006.

[2]尹少淳.中小学美术教学论[M].湖南美术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汤海涛.云南民族美术学[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12.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少数民族云南
民族民间音乐之于民族声乐演唱及教学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高职音乐教育发展与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研究
云南邀您来“吸氧”
新时期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策略探究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