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及应用

2017-03-12 10:04张安强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政治传统思想

张安强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东阳 322100)

[高校德育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及应用

张安强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东阳 322100)

值此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发掘其时代价值,创新其时代含义,探索将其融入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途径,培养综合素养更高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促进和谐中国的建设。

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途径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及各种文化的冲击,为保证我国顺利应对这些挑战和冲击,早日实现中国梦,培养一群优秀的大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高素质群体,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必须拥有正确的三观(指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下同),方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自身的贡献。但当前高校在大学生三观的教育引导上或是略显偏差,或是不够重视,再加上大学生时时刻刻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导致高校所培养的部分大学生三观不正,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此情势下,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培养出高素质的大学生。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放在当前的高校中,依旧对大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有很高的教育价值。所以有必要研究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途径,挖掘其价值,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其中有很多内容与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非常适合当前学生特点及时代需求。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掘出来,并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代代相传,就是因为其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并且不断被丰富和创新。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略微下降,长期来看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且当今大学生面临的是多元化的信息化社会,每天被各种文化所冲击,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略有忽视,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所以把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非常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大学生作为知识程度较高的群体,具有较高的创造能力,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在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时代特色,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与时俱进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比如把孝文化同中国梦的实现结合起来,就赋予了孝文化更加鲜明的时代含义,对孝文化进行了传承和创新。

(二)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培育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大学生每天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所侵扰,部分信息中传递着西方的主流价值观,且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受并认可,这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内心深处的确立。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道德典范,涵盖了一大批仁人志士、文人墨客可歌可泣的行为,为大学生为人处世树立了榜样,可以引导大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道德典范在如今依旧需要宣扬,可以引导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如康有为、文天祥的爱国主义行为,也依旧有被大学生学习的价值与需要,引导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树立;[1]再如“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古语,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引导大学生树立孝意识,践行孝行为。

(三)有利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

目前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近年来,国家一直注重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的内容很丰富,涉及面也比较广,并且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也有涉及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一些内容。但可惜的是,优秀传统文化在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不够明显,地位不够突出,不能够引起老师和学生足够的重视,这样就容易导致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无法充分地发挥出来。[2]如果把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就能对大学生起到更好地教育作用,引导大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总之,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结合,不仅能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而且能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体系。如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可以把孝文化、善文化、德文化等进行专门的讲解,运用典型事例和风俗典故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更加具有针对性,也会更有教学效果。

(四)有利于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大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生活在校园之内,除了日常的上课学习之外,无时无刻不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校园文化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要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但是,一种富含文化底蕴、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并不是那么容易创建的,它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需要一代又一代学生的积累与沉淀。如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北大校训“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本身就是一种校园文化,它们影响并激励着许许多多学子的成长与成才,被一代又一代学子传承了下去。所以学校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大学教育中,提高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度,促进大学生远大理想信念的形成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基本都是95后,他们从小生活优越,拥有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应运而生,通过这些产品,新时代的大学生每天获取了大量形形色色的信息。受这些信息的影响,在大学生中出现了诸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极端主义等不好的行为习惯。[3]归其原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有一定的责任。

(一)历史原因导致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出现断层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在以各种方式有条不紊的一代一代传承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气象。但随着近代鸦片战争的爆发,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开始走向颓势。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不仅在土地上占领我国领土,还大力宣扬西方文化,遏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五四运动”以后,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和革命人士开始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但这个“旧文化”因时代原因,不分好坏,一竿子打倒,严重打击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后来的极左思潮和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全盘否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明显的断层。[4]再加上当时的相关部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够,导致高校、教师、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不足。以上种种因素叠加起来,就导致了当前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

(二)高校更加注重专业教育而轻视人文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进行着科学技术的革命。受其影响,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教育而忽视了人文教育。虽然短时间内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专业型人才,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却出现了不平衡的局面。[5]虽然后来开始重视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是由于大环境的影响,效果不佳。如一些高校也知道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实施中,依旧重专业轻人文,没给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足够的重视,没有专门的师资培训,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没有系统的宣传活动,从而导致了优秀传统文化进入高校的难度加大。

(三)文化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转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冲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文化全球化并不意味着要全盘吸收外来文化,而是要保持住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当代大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没有坚定意识的保障下,极易对西方文化产生认同感,形成西方主流价值观,进而否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转型,再加上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经济利益在很多人的脑海中占据了主要位置,产生了唯功利化的观念。在此基础上,部分大学生形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的价值观,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他们眼里与金钱脱节,得不到他们重视,他们也看不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这些情况都造成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着种种困难。

(四)大学生本身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足

很多学生上大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找一份好工作。但是他们不知道,大学的人才培养主要任务有两个:教授专业知识和培育道德品质。很多大学生迫于就业压力,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却忽视了道德品质的提高。[6]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已不仅仅是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加需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而道德品质的高度往往能决定他们以后的人生高度。更有甚者,一些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一点都不了解,没读过四大名著,不知道“仁义礼智信”的含义,对中国节日一知半解,反而对西方节日如数家珍。长期以往,十分令人担忧,所以高校十分有必要加大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根据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找到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方能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一)开设专门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无论科技怎么发展,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还是课堂。将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课堂教学,能够直接、系统的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和理念传授给学生。所以,各高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开设专门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是必修也可以是选修。此外,还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专题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专门讲解。这样通过课堂教学,就能够让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丰富他们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容量,树立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如在高校中开设讲解 《论语》《道德经》《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经典名著的课程,在讲授中传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辩论赛、竞赛、演讲等课堂实践环节,让学生自己体味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妙之处。

(二)创建和谐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基本上都在校园之内,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至关重要。高校必须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时时刻刻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由此产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意愿。如高校经常开展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并给予肯定和赞扬,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横幅、板报来宣传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优秀传统文化观念;定期召开班会,通过演讲、辩论的形式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校园电视节目,校园广播等传递优秀传统文化;发动学生把优秀传统文化拍成微电影、小品、相声等,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总之,高校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让学生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重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除了正常上课之外,当代大学生接受信息最多的渠道是网络平台,而网络平台也是最不容易被管理的,里面时时刻刻传递着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信息。故高校必须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利用,以此为载体向大学生宣传优秀传统文化,传递正确的三观。如通过QQ、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事例;在贴吧、论坛上对不良信息进行及时的纠正;制作蕴含优秀传统文化的视频上传到慕课平台供学生观看等,为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平台。

(四)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培育

在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教师占主体地位。为此高校应该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培育,培养出一批拥有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骨干教师。首先,这部分骨干教师能够在专业授课时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因素融入进去,并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对专业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其次,骨干教师会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不断去研究和创新;最后,骨干教师能够用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教学中、工作中、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起到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

(五)引导大学生践行优秀传统文化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其根本目的不是让大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而是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所以高校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勇于同破坏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作斗争。如组织大学生参加敬老院,孤儿院志愿者活动;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民俗馆等;组织大学生排练优秀传统文化节目,并进入社区表演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大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体会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总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值此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将其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提升高校培养大学生的质量。

[1]顾友仁.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34-35.

[2]陈惠玲.高职院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4):75-76.

[3]陈敏.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及其评价标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3-44.

[4]潘昊辉.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和应用[D].河南:河南大学,2014:19.

[5]张国胜.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4:23.

[6]蒋海军.网络时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5):86-87.

The Significanceand App lica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Culture in the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ZHANG An-qiang

(Zhejiang GuangshaCollege ofAppli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Dongyang Zhejiang 322100,China)

On the occasion of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critical period,the research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mustbe strengthened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the timesand the innovation erameaning,and explore into theways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ducation for cultivating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higher socialist construction,so as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construction of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culture;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integration approach

G41

A

1671-1084(2017)02-0040-04

DOI 10.16221/j.cnki.issn1671-1084.2017.02.009

2016-10-11

浙江省高职院校党建研究会2016年课题(2016B28);金华市社科联2016年度课题(Y194)

张安强,硕士,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成人教育。

猜你喜欢
政治传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