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2017-03-14 22:44江莲清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助产分娩结局

江莲清

【摘要】 目的:分析和探讨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的方法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4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初产妇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行传统轮班制一对多分娩护理,观察组行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对两组的分娩结局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顺产率分别为7.33%、91.33%,与对照组的16.00%、80.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产程时间、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分别为(432.6±48.6)min、(169±21)ml、(357±50)ml,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9.2±65.3)min、(253±57)ml、(453±9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可显著降低剖宫产率,降低产程和出血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全程陪伴; 分娩护理; 助产; 分娩结局

doi:10.14033/j.cnki.cfmr.2017.4.0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編号 1674-6805(2017)04-0100-03

自然分娩会对孕产妇造成较大的生理、心理压力,但就本质上而言,自然分娩也只是一种生理动态反应,应对其有一个正常的认识。但受限于专业知识的欠缺,很多产妇畏惧自然分娩,害怕自然分娩的疼痛、出血等,这也是社会剖产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1]。相关的研究指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可提高顺产率,更好地维护产妇及新生儿安全[2]。为了验证上述观点,本文特以300例初产妇为例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4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初产妇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组年龄23~34岁,平均(29.2±1.3)岁;孕周37~42周,平均(38.6±1.7)周;对照组年龄24~33岁,平均(30.0±1.0)岁;孕周38~41周,平均(39.0±1.2)周。纳入标准:夫妇均无重大病史或遗传病;胎儿单胎,经超声检查及其它辅助检查,拟可阴道分娩;产妇无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且签字确认。排除标准:有阴道分娩禁忌证者;明确要求剖宫产者;既往流产次数超过4次;受教育程度低于高中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产妇进入待产室后开始助产护理,护理期间要求剖宫产及有剖宫产指证者行剖宫产。两组均无家属陪伴。在基础上,对照组行传统轮班制一对多分娩护理:传统轮班制即8 h轮班制,由当班助产士对待产、分娩、产后等整个分娩过程进行分阶段管理,1名助产士负责多名产妇,指导产妇运用好腹压,密切观察宫口的变化、宫缩的频率及强度,及时处理临床症状变化,并记录好产程进程。

观察组行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护理。从进入待产室开始至分娩结束助产士对产妇进行一对一的护理服务,包括心理支持、生理护理等,助产士均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并确保随时到岗,采用灵活的弹性上班制度。具体方法如下:(1)进入待产室后,助产士对产妇的宫缩特征、基本情况进行充分的评估,对可能的分娩风险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高分娩的安全性,尽可能避免并发症。为了避免因产妇过度紧张影响产程,对各项操作进行合理适当的解释和说明,并通过言语沟通、肢体抚慰来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多鼓励、表扬产妇,指导产妇在不同产程采用不同的体位,提高舒适度,并综合运用拉梅慈呼吸法、播放轻音乐等方法来转移对分娩痛感注意力,增强产妇的信心。对于产妇的问题及疑虑,要及时进行解答,并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确保其在分娩全程均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为了避免产妇体力透支,鼓励产妇适当适量的饮水、进食,并为其提供多种生活护理,如接大小便、协作变换体位、按摩腹部及腰部、喂食。(2)进入第二产程后,告知产妇宫缩时正常应用腹压的方法,提醒其在宫缩期间注意保持体力,适当地饮水和进食,并告知第二产程的持续时间。(3)产后在产房陪伴孕妇2 h,观察产后出血情况,了解子宫收缩情况,协作母婴早吮吸。

1.3 观察指标

剖宫产率、顺产率;产后2、24 h平均出血量;第一、二、三产程的平均时间及总产程的平均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9812,P<0.05);观察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9805,P<0.05),见表1。

2.2 两组阴道分娩产妇产程时间比较

两组第一、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

两组产后2、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为了避免母婴并发症及死亡,产科难产、高危妊娠会采用剖宫产,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条件好的初产妇盲目认为剖宫产安全,害怕阴道分娩的疼痛与风险,这使得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3]。相关的研究指出,阴道分娩才是最为安全的分娩方式,而剖宫产及其它分娩方式会增加输血、紧急子宫切除、ICU治疗、死亡的风险[4]。

传统的分娩护理采取一对多的助产模式,产科医生及助产士对产妇进行分段管理,一个人负责多名产妇,这使得护理人员承担较大的工作压力,无暇顾及对产妇进行干预,而长期的高压力也会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冷漠、僵硬,不能及时发现产妇的临床症状变化[5]。而初产妇由于分娩知识及经验的欠缺,且产房没有家属的陪伴,很快就会丧失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及阴道分娩的信心,这也是无指征剖宫产率增加的重要原因[6]。而全程陪伴的分娩护理,前期有助产士对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后期进入待产及分娩时会有一对一的心理干预、生理护理,在助产士全程的陪伴和引导下,大部分产妇会很快能正确认识宫缩疼痛,以一个自然、平稳的心态迎接阴道分娩的来临,很好地避免了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发生。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剖宫产率、顺产率分别为7.33%、91.33%,与对照组的16.00%、80.00%比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全程陪伴的分娩护理可显著减少社会剖宫产,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7]。

一對一系统的心理干预既能转移产妇对分娩疼痛的注意力,又能避免药物镇痛对母婴的不良影响。分娩的过程中助产士会对护理风险进行动态评估,并采用一系列的预防措施,避免产妇因恐惧、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而对疼痛敏感,引发宫口扩张缓慢及子宫收缩乏力,延长产程和增加出血量。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总产程时间、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分别为(432.6±48.6)min、(169±21)ml、(357±50)ml,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9.2±65.3)min、(253±57)ml、(453±9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全程陪伴的分娩护理可显著降低产程和出血量,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8]。此外,对于头位特殊等难产征象也会早识别早干预,及时行产钳助产及剖宫产,确保围产期安全,改善分娩结局,确保母婴安全。

综上所述,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可显著降低剖宫产率,降低产程和出血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立娟.全程陪伴分娩护理的临床效果及产后出血分析[J].河北医药,2015,37(14):2236-2237.

[2]史玉勤.全程护理陪伴分娩模式对于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效果探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3(3):270-271.

[3]戴英.人性化全程护理陪伴分娩模式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35-36.

[4]成晓宇.专职助产士全程陪伴孕妇分娩的临床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2):835-836.

[5]朱春燕.探讨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应用在妊娠患者分娩中的临床观察[J].医药与保健,2015,23(12):205.

[6]宋晓荣,刘彦.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对分娩影响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2):94-96.

[7]胡玉美,马美芳,牛光花,等.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模式对产妇情绪状态及产后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8):6-8.

[8]安建华.一对一全程护理陪伴分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3):125-126.

(收稿日期:2016-10-29)

猜你喜欢
助产分娩结局
分析产科助产实施心理护理促进自然分娩中的效果
延伸化助产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产妇的心理状态及产程的影响
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责任制助产护理结合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美国孕妇选择在家分娩
活跃早期人工破膜对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治疗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孕酮水平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宫颈环形电切术对CIN患者术后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