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协同机制研究

2017-03-14 22:55王晓朴陈恺林窦志
青春岁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创业能力协同发展大学生

王晓朴+陈恺林+窦志

【摘要】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是需要全社会共同认知、共同协作、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如何从社会、家庭和高校及创业者自身几个层面探讨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如何建立校地协同机制,如何建设良好的的创业环境、制定优惠的政策措施、健全的法律保障、畅通的融资渠道、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成为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一起探索这条创业之路,如何正确引导、正确实施、优化结构需要我们一起去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协同发展;大学生;创业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京津冀三省市在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天然方向的相互融合促进、协同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的战略部署工作并且已经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其发展的速度会直接影响到河北省以及各地、市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民生等诸多层面,会给我省及周边区域带来深远的影响。同时,随着我省每年高校毕业生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加,就业问题也就随之凸显。2015—2016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约为700余万人,我省毕业生人数约为30—40万人,就业压力可想而知。我市作为河北省内高校分布相对集中的城市,每年的驻保高校及其他市属高校毕业生的规模也在持续增长中。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就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如何提升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其自身的实践水平和发展程度也就成为政府、学校和社会及家庭关心的普遍问题。2016年年初,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人社厅等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我省《2016—2020年普通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推动计划》的文件精神就明确指出,就针对如何结合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理论分析做出了部署。如何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助推力量、如何利用好我市高校的丰富资源配置,从而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和水平,成为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所以,本论文准备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大背景,结合我市驻保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情况,通过实地考察、调研相关高校进行数据分析,制定并归纳出真正适合我市驻保高校及相关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构建卓有成效的就业创业体系,提高就业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从而推动我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二、目前大学毕业生创业及创业教育现状

对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和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方面,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在项目、管理、资金、服务和教学等方面对高校的创业教育给予支持和帮助。除了开设相关创业课程外,建立了完善的创业平台,还提供给青年大量创业实践的机会。并通过建立扶持基金,开展创业培训等满足大学生的创业需求,激发大学生为社会创造财富,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新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形成。

我省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从省、市、学校等层面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各部门都相继出台了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制度和规范,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比如,河北省从2011年开始,每年组织相关专家评选省内十所左右的示范高校,作为省级创业帮扶工程的定点培训机构,提供各项项目的扶持;省内各地区结合当地高校的实际情况,创办大学生科技产业园、大学生科技孵化园、文化创新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服务工作;同时结合一些省级比赛活动,比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之星评选活动,积极鼓励和扶持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活动。在教学方面,省内高校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课件评比、微课比赛等活动,促进高校教学对于创新创业活动的理论教学。这些措施的安排和制定,为我省和各个地市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公共平台,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了保证。

三、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我省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每年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就业压力的增大,如何继续深入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体系建设、使之常态化、正常化、稳定化的运行,还需要我们继续进行思考和挖掘。

1、继续制定相关就业创业政策,真正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任何措施的实施和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和制定作为前提保障。广大高校毕业生要想在就业创业领域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身的理想和社会价值,与制定合理的就业创业政策是密不可分的。2016年,教育部先后下发了关于大学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通知等文件政策,所以我省要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大学毕业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制定并出台相关的就业创业政策,在政策扶持、政策倾斜方面给予大学生相关的优惠,尤其是在资金支持、服务支持、场地支持等方面切实加强保障。

2、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程的开展

目前,每所高校都设有大学生就业创业教研室和相关就业机构,有些高校还通过校企联合创办大学生创业基地和孵化园,通过聘请校外就业创业导师、企业走进校园、定期开展就业创业发展论坛等相关措施,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做好服务工作。相关高校的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在今后的就业创业活动中,要继续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在就业创业的课程上,加大相关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成立教师就业创业教育科研团队,在教学理论方面、实践教学层面走在前沿,汲取相关的就业创业知识;继续加强校企合作,把企业的市场需求、市场定位、创新目标与大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去有的放矢,让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提出自己的创新计划和创新观点;高校相关部门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能力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

3、大学生自身的水平提升

社会和学校的良好机制的形成作为一种外在的客观条件,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而如何找到创业的着眼点、如何提升自身就业创业能力,其内在素质的提升就取决于大学生本人了。大学生在校期间提升自身就业创业能力。一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扎实专业课程的学习。创业需要技术的支撑,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二要找准自身的定位,分析自己适合从事哪方面的创业模式;三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四要有百折不挠、勇于尝试失败的勇气和胆量。

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是需要全社会共同认知、共同协作、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如何从社会、家庭和高校及创业者自身几个层面探讨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如何建立校地协同机制,如何建设良好的的创业环境、制定优惠的政策措施、健全的法律保障、畅通的融资渠道、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成为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一起探索这条创业之路,如何正确引导、正确实施、优化结构需要我们一起去研究和探索。

本课题系2016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课题编号:JRS-2016-1001)的成果;本课题系2016年度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驻保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协同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16002)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时椿, 常建坤, 杨 怡. 大学——生创业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4:45-51.

[2] 马润生. 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与“两课”教学改革探析[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5.

[3] 李淑娟.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实践体系构建探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20).

[4] 陈伟民.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创业教育机制构建[J].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5(04).

【作者简介】

王晓朴(1982—),男,河北保定人,博士学历,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陳恺林(1987—),男,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窦志(1975—),男,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创业能力协同发展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基于TRIZ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创业实训课程体系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