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师德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

2017-03-14 23:00刘宝国
青春岁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师德育人价值观

【摘要】教师作为高等教育主体,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他们的道德修养、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加强高校师德建设,能够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确保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师德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它是社会职业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行业特殊的道德要求。高校教师的道德品质,直接影响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师德建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

1、道德素质的示范者

教师是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的群体,教师作为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程师,是学生心目中最崇高、最有权威的榜样。教师的思想、信念、道德以及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2、价值观塑造的引导者

学生来到大学,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进一步确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起点,受到社会多元化思想的冲击,在价值观问题上会遇到一些困惑或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广大教师能够在建设什么样的国家、追求什么样的社会和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公民等事关国家建设、社会进步和公民责任等重大问题上给大学生以正确的指引。

3、探索创新的促进者

当今是一个知识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适应自身工作领域的要求。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教师的这种崇尚科学的精神,终身学习的理念将会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促进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学习、总结、发现、创新,甚至将来能够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潮流。

二、当前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当前教师队伍整体的师德是好的,但随着各类社会思潮给教育和教师队伍带来的巨大冲击,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方面出现了种种问题,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

1、敬业精神不强,责任意识淡薄。受市场经济,教师待遇问题等多方面的影响,个别教师对物质金钱产生强烈的欲望,过多地考虑个人利益,缺少对教育事业的关注,仅从自身利益上衡量得失,缺乏教师应有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产生了消极懈怠的现象,从而产生教学质量的一般的后果,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更在思想上给学生带来了不良影响,容易让学生形成消极的、悲观的、甚至是扭曲的价值观。

2、学术态度不严谨,学术不规范。在高校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的压力下,部分教师缺乏科研意识,忽视科研能力的培养,做科研更多的是为职称晋升,在撰写论文时,在做学术时敷衍了事,态度不求严谨,将学术研究功利化,这样的学术风气扩散了到学生中间,在培养学生严谨治学上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3、对学生不能够做到真心关爱,育人意识淡薄。部分高校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认为只要把课讲好就行,其他与自己无关,忽视学生在学习和做人方面的指导,部分教师很少主动与学生交流、谈心并且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缺少对学生必要的人文关怀,不能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教书不育人”现象凸显。

三、加强师德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提高师德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

师德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两者的良性互动能够产生巨大的价值,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效果。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师德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只有以良好的师德建设作为基础,才能真正彰显出大学精神,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2、不断推进师德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推进师德建设,一是要从制度进行完善,首先将师德建設贯穿教师准入、发展、评价、退出等制度体系,建立学生、管理层、社会等群体对教师师德的多维化评价体系,形成一套动态的师德档案,作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一项宝贵资料;二是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崇高职业理想,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秉持学术良知,恪守学术规范,树立优良学风教风,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三是要构建崇尚师德、争创师德典型的良好舆论氛围,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尚,让大学生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滋养。如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制定实施了优秀教师评选办法,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评选10名优秀教师,在全校形成了“创文明师风,树师表形象”的良好氛围,有效地推动了教师师德建设。

3、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以及多种场合、多种教育情景的创设,结合课程特色,善于抓住课程有效资源,弘扬、传播先进观念与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的引导和教育,培育学生形成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个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更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基金项目:2015年河北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大学生心中优秀教师标准的调查与研究,课题编号:2015ZD01

【参考文献】

[1] 史晓东. 以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36):37-39.

【作者简介】

刘宝国(1971—),男,汉族,河北沧州人,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党委副书记、高级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研究。

猜你喜欢
师德育人价值观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我的价值观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致良知与师德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