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研究

2017-03-14 23:06张京
青春岁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文化

【摘要】本文通过对滦河流域高校学生和地方群众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针对滦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及问题,结合华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实践实例,提出探索,为研究高校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以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维系着本地区、本民族独特的地域文化。

滦河是河北省第二大河流,是迁安市的母亲河,境内长54公里,流域面积262.8平方公里。迁安市长期以来注重挖掘滦河文化资源,开展滦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前,全市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深层文化和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主题的高度凝聚,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灵魂所在,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传承载体,高校肩负着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具备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能力;实践着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华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长期以来注重开展与地方的文化合作与社会实践,结合迁安本地的滦河文化特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迁安学院“爱心·传承”大学生志愿服务分队开展“探源滦河文化保护燕滦非遗”——环滦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调研活动。

一、调查问卷设计及调研过程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滦河流域高校学生和地方群众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滦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查问卷由五个部分組成,共设计32个题目。第一部分是被调查者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第二部分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宏观认识的调查;第三部分是针对迁安市境内滦河流域周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的调查;第四部分是被调查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及保护意义的调查;最后是关于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景和可行性的调查。问卷发放时间为20l6年7月,对象为华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学生和部分迁安市民,采用随机方法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89份,回收率达到96%。被调查者中女性人数为143人,男性人数为157人,分别占47.7%和52.3%,其中少年占7%、青年占52%、中年占36%、老年人占5%。

二、调查结果分析

1、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的差异性明显,宣传力度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各年龄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存在很大的层级差异。少年由于接受的文化教育程度不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较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青年(大学生)、中年阶段相对少年受教育程度较高,对广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程度较深,能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但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认识不足。老年相对其他三个阶段,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了解程度较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抱有很大期望,但受年龄、健康情况和受教育程度的限制,老年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参与程度不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以保护为主,而保护工作开展的前提则是让社会各阶层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尤为重要。但是,如前所述,各年龄层的被调查者普遍存在对当地非物质文化的认知缺失,主要表现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涉猎程度浅;使用效率低;获取途径少,需要政府、高校和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区域性明显,保护措施不当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具有很强的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当地政策扶持、人口素质、思想意识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息息相关,传承过程局限性大,外界参与程度不高。地方高校很难真正介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过程中,无法发挥自身优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另外,有些单位和部门在平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问题上处理不当,在制订发展保护策略时本末倒置,出现旅游发展过头、历史文化遗产原真性丧失等现象。

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局限性明显,传承难度极高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形式仍然以家庭或家族传承为主,传承范围小,有极强的排他性,外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接触少、理解不深、参与度不高。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另一个难题在于部分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耗时长,传承难度较大。如迁安手工造纸工艺,需要经过泡皮、合浆、打线、抄纸、压榨、晒晾、选纸等七十二道工序,传承人一般需要十年以上的认真学习和磨练才能真正掌握这门技艺。再次,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存空间小,如果得不到政策补贴,必将会自然消亡。地方高校具有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条件,却缺少适当的参与契机。

三、调查结果与探索

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针对问卷所反映出的滦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和问题与华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实践实例,提出如下探索:

1、运用先进技术,针对不同人群,加大宣传力度

人民群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不同人群因年龄差异和受教育程度不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不同。一方面,高校可以运用自身优势,利用多媒体技术,以网络为载体,与地方机构合作,建设非物质文化宣传网络阵地,调动青少年的视觉、听觉、触觉,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高校可以持续开展社会调研活动,深入中老年人群,收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丰富理论数据,加强理论研究。

2、加强思想认识,打破区域壁垒,努力发挥影响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方独特的地理、历史和民俗特色,其传承与保护也具有很强的区域性。高校需要加强与地方政府、机构的合作,借助政府、企事业单位了解地方非物质文化资源,加强思想认识,帮助相关单位整理现有资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类型、规模、特征等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另外,高校可以通过分享本身的科技和智力资源,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个人素质和思想意识,间接影响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质量和效率。再次,高校可以发挥智囊团的优势,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的制定,加强策略制定的科学性、严密性、创新性、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3、坚持尊重互信,突破传统局限,参与保护传承

如今,简单的普查和保护已经不足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在传承中才能继续发扬光大。

对以家庭或家族传承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形式,高校首先要尊重对方的传承传统,以公益性活动为主,参与项目保护。其次,将短期参与与长期合作相结合。一方面,定期组织师生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位学习实践,加强学生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性认知。另一方面,对耗时长,传承难度较大的项目展开长期合作,分阶段实现对项目的整理、汇编,引入高校课堂,实现系统教学。再次,广泛投入到非盈利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当中,运用自身人力物力资源,抢救濒危项目。

【参考文献】

[1] 牟艳林, 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23.

【作者简介】

张京(1983—),女,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华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思政教育和教育史。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ough Nut to Crack
谁远谁近?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