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运动本土化实践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影响研究

2017-03-14 07:56范娟娟
运动 2017年13期
关键词:本土化瑜伽体育

范娟娟

(盐城工学院体育教学部,江苏 盐城 225051)

瑜伽运动本土化实践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影响研究

范娟娟

(盐城工学院体育教学部,江苏 盐城 22505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了解国内外瑜伽研究现状及发展,探索我国高校瑜伽教学本土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构建具有本土化特色的高校瑜伽教学方法与内容,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出建议。

瑜伽;本土化;高校;体育教学

瑜伽发端于印度,它集哲学、科学和艺术于一身,是能量、知识的修炼。瑜伽不仅注重个体外在形体的塑造,更在意内在修为。瑜伽的冥想与中国的禅与气功极为相似,都是需要修炼人心纯净、豁达清灵、正大光明,通过正确、适度的修炼得以身、心、灵的合一。外在的身体修炼与内在的心理修行相结合,无疑是修习瑜伽最合理的方式。瑜伽不仅是一种时尚、宁静、舒缓又高雅的体育运动,中国式瑜伽更是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碰撞的产物,适时地将印度瑜伽本土化,充分挖掘与发挥本土文化的功能与价值,并且很好地融合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对瑜伽运动的发展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特别是高校瑜伽教学的改革)都有着重大的意义。瑜伽运动本土化教学的关键是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特质、教育理念定位和高校学生自身的特点,并找寻瑜伽基础理论与各阶段的体式之间的结合点,引导学生由兴趣转化成喜爱,由姿势操练转化为对文化的思想的探求,身、心、灵并修,对调整我国高校瑜伽课程设置,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本土化涵义,通俗地说就是入乡随俗,是指将外来事物进行积极正面地改造、加工、吸收,以适应当前所处的特定环境,便于事物更好发展的过程。

1 制约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瑜伽运动本土化因素分析

1.1 国内高校体育瑜伽教学课程缺乏规划、体系混乱

学校对瑜伽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人带着功利的思维方式指出,瑜伽既不是大学生运动会项目,也不是大学生体质测试的项目,所以是可有可无的。所以大部分高校瑜伽课程体系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开展课程建设的随意性较大,竞赛开展不系统,制度不完善。大纲的制订只是粗浅地加入了体式的练习,瑜伽课程内涵、历史、冥想等精神内涵的课程涉猎的太少,甚至没有。对瑜伽队的经费投入少,教师缺少进修的机会、即使培训形式与内容也略显单一,对运动员的奖励制度太少,严重制约着瑜伽运动的本土化开展。

1.2 国内高校体育教学环境设置相对滞后

国内高校除了专业体育院校有比较好的瑜伽教学环境,公共体育教学基本没有专门的瑜伽教学场所,很多都是与健美操、体育舞蹈共用教学场所。我们知道,较好的训练场馆与设施是瑜伽练习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对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瑜伽练习场所需要配备以下硬件设施:干净、通风、恒温的室内场所(或空气新鲜、安静温暖的室外环境)、丰富的瑜伽辅助器材(包括音乐、瑜伽球、瑜伽绳、瑜伽伸展带、蒲团、檀香等)。目前,大部分学校在瑜伽教学训练中达不到最基本的训练场地的要求,特别是温暖的室内环境,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瑜伽房,即使有通常也没有取暖设备,冬季时室内温度达不到20摄氏度以上,肌肉的黏滞性就会加大,一方面不容易拉伸,另一方面容易发生运动损伤,教学效果大大减弱。

1.3 高校瑜伽教学专业教师配置欠缺

师资配备比较薄弱,大部分教师专业集中在篮、排、足、体操、健美操等传统优势项目上,真正从事瑜伽专业训练的教师较少,大部分是半路出家,许多瑜伽教师基本都是通过简单的技能培训直接上岗。这类教师对瑜伽历史与文化,以及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了解比较浅显,导致瑜伽本土化课程内容缺乏创新,内容单一;不能将文化的元素贯穿到动作的编排当中;缺乏对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发掘,不能因地制宜地将瑜伽运动本土化。

1.4 学生对瑜伽运动内涵理解不清

当代的大学生对瑜伽的认识尚浅,通常只停留在体式的练习上,就功能而言,只希望通过练习瑜伽,达到塑形美体、提升气质的作用。这样的想法固然是没有错误,但却过于表浅,瑜伽运动的内涵是很宽泛的,她涉猎宗教、文化、社会等方面。在古圣贤帕坦珈利所著的《瑜伽经》中,瑜伽定义为“对心作用的控制”。瑜伽是由思想开始,到运用一定的体位进行思考,虽然真的知识只有通过身体的体悟或领会而获得,但若仅有实践没有思想,失去了呼吸法及瑜伽理念,瑜伽就失去其根本,所谓舍本求末了。这充分说明学生在练习瑜伽的体式时,不能忽视精神层面的东西,需做到表里如一,相得益彰。另外,就课堂练习而言,有些学生不懂得运动的基本规律,课前不热身、上课过程中思想不集中,不能及时地体悟,上课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 瑜伽运动本土化后高校体育课堂内容构建设想

2.1 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文化体现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是社会政治与经济的根本。印度文化具有浓烈的宗教性,目前,哲学与宗教已成为印度人生活的一部分,印度 99%以上的人都是宗教信徒,体现了印度文化对灵性思想的追求,以及求得人生的解脱。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哲学的地位与其他文化中宗教的位置是等同的。她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题等多元文化融会贯通、和谐包容的体系,也叫华夏文明、华夏文化。在现在文化大融合的时代,大学生作为知识文化的前沿代表者、改革的先驱者,更应学习事物身后潜藏的文化意义与时代背景,所以,现在大学体育课,不仅是教授一项体育项目的动作这种表面的东西,而应该深度挖掘项目的时代背景、文化内涵,内里的东西,由表及里,即所谓的还实物本源。在大学瑜伽课中,穿插教授中国茶文化的内容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中国的茶道讲求心静、和谐、清雅,可以美心修德、陶冶情操,养身、增进健康,这些与瑜伽的主旨不谋而合。

2.2 与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整合

中国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千姿百态,风格迥异,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它是增进民族精神传承发展的纽带,也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提高民族凝聚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武术、太极、五禽戏、八段锦、舞龙舞狮等。可以从瑜伽运动动作技术、动作风格等方面入手,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结合,逐步形成适合我国瑜伽体育教学练习的方式。

2.3 与我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元素结合

舞韵瑜伽是在瑜伽功法的基础上,融入音乐、舞蹈元素的一种新型的瑜伽形式,它形式新颖、风格独特、寓教于乐,深受广大瑜伽爱好者的喜爱。目前,比较流行的舞韵瑜伽大多数都是与我国古典舞蹈相结合的,如《兰花》《茶韵》《云水禅心》《荷花》等,这些作品清新脱俗、高贵典雅,具有很高的观赏与锻炼价值,舒展身体的同时,培养了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孕育了清丽、高贵、典雅的气质,建立了较高的审美审视。

2.4 与治疗、自我康复等功能相结合

瑜伽的健身、理疗的功效是被全社会所广泛认可的。研究证明,通过长期的瑜伽训练,不仅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理等方面的疾病,还可以增强练习者的身体素质。在高校瑜伽本土化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我国传统中医疗法,开设专门具有治疗功效的理疗瑜伽,在介绍瑜伽动作的同时,着重讲解动作的功效,引导学生学习生理学、运动生理学、营养健康学,丰富扩展文化知识,建立健康第一的价值理念,真正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5 与德育、美育教育结合

瑜伽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瑜伽对人的内在素质和外在形体两方面的提高与改善上,即包括形态之美、健康之美、音乐之美和意志品质之美。高校美育教育主要体现在内在素质的提升与外在形体的改善上。内在素质的提升、外在形体的改善主要表现在审美鉴赏力的提高与树立健康的健身美的意识、打造健康的体格与塑造完美的形体上。在瑜伽课堂上,增加瑜伽音乐欣赏课、瑜伽视频欣赏课,让学生在欣赏这些美的事物的过程中感悟生命的真谛,陶养情操,全面地认识瑜伽的审美价值,发现生活之美,创造生活之美,燃起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熊熊火焰。

3 结论与建议

3.1 提高认识,加强宣传

现代瑜伽虽然传入我国已经几十年了,而且流行程度也非常高,但是仍然有许多认识上的偏差存在于人们心间。例如,只适合女生练习、只有柔韧素质好的人才可以练习、只注重体式的练习等。这些误解,都是与重视程度不够、自身认识不够、瑜伽本身的自我宣传力度和深度不够有关。所以应加强高校的职能部门对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将瑜伽教学纳入体育教学改革大计划中,进行统筹安排,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并且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每个学生由好奇、有兴趣真正转化为喜爱。

3.2 组织教师进修,合理优化教材

由于大部分教师的本专业不是瑜伽,所以造成了专业知识不系统、教学方法混乱的教学现状。针对这一现状,高校应提高专业瑜伽教师的比例,瑜伽教师则要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对瑜伽各方面知识的系统学习,专注于自身专业技术的提高;参加正规的瑜伽培训,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大力做好瑜伽课教学的规划与设计工作,适时地将瑜伽运动本土化,与我国大学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因地适宜地开展瑜伽教学。瑜伽有别于其他的运动,它没有气喘吁吁,也没有汗流浃背,它只有安静地拉伸、舒展和心灵的冥想,借助于瑜珈术数千年的演进与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加入体位法及呼吸法、冥想静坐、瑜伽哲理、生理解剖等内容,向学生全面展现完整瑜珈理念与修练方法。

[ 1 ] 郁晶晶.高校谕伽教学若干问题探讨[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

[ 2 ] 室利.阿罗频多著,徐梵澄译.瑜伽的基础[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 3 ] H.F.MacNair.Dominant Ideas in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 J ].美国东方学会杂志,1946.

[ 4 ] 赵宏宇.对瑜伽美学特征的分析[ J ].科技向导,2011(21).

[ 5 ] 缪慧梅.浅析瑜伽教育与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 J ].湖北体育科技,2010(2).

G807.4

A

1674-151X(2017)13-104-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3.053

投稿日期:2017-04-27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号:2017SJB1543);2016年盐城工学院高教研究课题立项。

范娟娟(1984—),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本土化瑜伽体育
原始感瑜伽工作室
“新格义”阐释:西方文学语言学阐释的本土化问题
Hello White瑜伽馆
冬奥会背景下奥林匹克教育的本土化价值研究
迎接瑜伽日
练瑜伽,悠着点
我们的“体育梦”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
许冠文喜剧与香港电影本土化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