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2017-03-14 23:12朱创新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0期
关键词:正骨腰椎间盘骨科

朱创新

(江苏省宜兴市张渚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宜兴 214231)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朱创新

(江苏省宜兴市张渚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宜兴 214231)

目的:分析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江苏省宜兴市张渚人民医院骨科于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对这32例患者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其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显效的患者有10例,为有效的患者有19例,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6%。结论: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中医正骨手法;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有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或外力因素)导致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使腰椎内的髓核向外膨出,压迫脊髓和神经根所致,可导致患者出现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及下肢麻木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1-3]。该病可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目前,西医主要采用牵引疗法、激素疗法及手术疗法等治疗该病,但效果一般。近年来,中医正骨手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显现出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笔者对江苏省宜兴市张渚人民医院骨科近年来收治的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江苏省宜兴市张渚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这32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规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且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在这3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14例;其年龄为32~65岁,平均年龄为(47.6±3.8)岁;其中,存在腰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症状的患者有32例,存在脊柱侧弯和椎旁压痛症状的患者有16例,存在肢体麻木症状的患者有9例,存在间歇性跛行症状的患者有13例,存在马尾神经痛症状的患者有8例,进行直腿抬高试验的结果呈阳性的患者有28例。

1.2 方法

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对这32例患者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1)指导患者取端坐位,医生站立在患者的背后。用双手拇指触诊患者的腰背部,对其腰椎棘突偏歪的情况进行仔细的检查。若患者腰椎的棘突向右偏歪,医生应将右手从患者的右侧腋下向前、向下伸出,用左手板住其左肩,将其身体向右旋转,旋转的角度应尽量大于45°。与此同时,医生用左手的拇指缓慢向左上方顶推患者偏歪的棘突。此时若医生的拇指下有微动感,且患者的棘突出现“喀”的一声响,即表示本次治疗完成。若患者腰椎的棘突向左偏歪,医生则采取与上述操作相反的方向对患者进行正骨治疗。2)医生应根据患者腰骶角的大小,采用合适的正骨复位手法对其进行治疗。若患者的腰骶角偏大,应让其俯卧在治疗床上,将软枕分别垫在其胸部和腹部下。对患者腰骶部的肌肉进行按揉,使其肌肉放松。让助手对患者的双下肢进行牵引,医生将双手交叉,分别按压患者S4-5和L1-4椎后突的位置。医生与助手需同时完成上述操作,并重复进行此操作4~5次。若患者的腰骶角偏小,应让其取俯卧位,在其髋下与上腹下垫软枕,使其腰骶部在两枕之间保持悬空的状态。对患者腰骶部的肌肉进行按揉,使其肌肉放松。让助手对患者的双下肢进行牵引,医生将双手交叠,按压其腰骶部。医生与助手需同时完成上述操作,并重复进行此操作4~5次。每隔2 d对患者进行1次治疗,连续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嘱患者在治疗期间禁止服用药物或采用其他的方法进行治疗,并让其尽量睡硬板床。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疗程结束后,观察并记录这32例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将这32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腰背部及下肢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且其日常活动不受限,为显效。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腰背部及下肢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且其日常活动基本不受限,为有效。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腰背部及下肢疼痛等症状未得到缓解,且其日常活动受限较严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经治疗这32例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在32例存在腰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症状的患者中,有10例患者上述症状彻底消失,有19例患者上述症状明显缓解,有3例患者上述症状未得到缓解。在28例进行直腿抬高试验呈阳性的患者中,有20例患者的试验结果转阴。在16例存在脊柱侧弯和椎旁压痛症状的患者中,有5例患者上述症状彻底消失,有10例患者上述症状明显缓解,有1例患者上述症状未得到缓解。在9例存在肢体麻木症状的患者中,有7例患者上述症状彻底消失,有2例患者上述症状明显缓解。在13例存在间歇性跛行症状的患者中,有6例患者上述症状彻底消失,有5例患者上述症状明显缓解,有2例患者上述症状未得到缓解。在8例存在马尾神经痛症状的患者中,有7例患者上述症状彻底消失,有1例患者上述症状明显缓解。

2.2 这32例患者的治疗效果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显效的患者有10例,为有效的患者有19例,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6%(29/32)。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等特点,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5]。该病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肢体麻木、间歇性跛行、马尾神经痛等临床表现。相关的研究表明,有9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出现腰痛的症状,有80%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的症状。目前,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主要分为保守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三大类。其中,对该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最佳,但同时也存在较大的风险。而采用药物保守疗法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虽然风险较小,但治疗的效果有限。有研究显示,近年来更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使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6-8]。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痹症”的范畴,其病机主要为肾气不足,劳累过度导致筋脉受损,加之寒邪入侵,在筋脉肌骨处积累不散,阻塞经络,久而成病。中医正骨手法是通过拔伸、对正、复位、按摩等手法对患者进行正骨治疗,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的目的[9-10]。在本研究中,笔者用中医正骨手法对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0.6%。

综上所述,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1] 张全杰.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6):1424-1426.

[2] 董明超,贾江波,于雪峰.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0例报告[J].光明中医,2009,24(2):305-306.

[3] 张莹.腰椎间盘突出的中医治疗进展概况[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11):60-62.

[4] 段红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和诊断[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2C):4227-4230.

[5] 谢艳艳.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理探讨[J].中医学报,2013,28(184):1388-1389.

[6] 李群康,杨权光,梁伟军.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2,4(2):92-93.

[7] 俞红,沈灿,刘艳丽.中医护理路径加中药导入熨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3):1177-1178.

[8] 张富平.中医正骨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1):155,164.

[9] 张锐诗.浅析中医正骨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77):87-88.

[10] 田华卫.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9):883-884.

R274

B

2095-7629-(2017)20-0080-03

朱创新,男,1976年9月出生,江苏宜兴人,本科学历,主治医生,研究方向:骨科临床

猜你喜欢
正骨腰椎间盘骨科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平乐正骨手法源流浅述
岳阳张氏正骨气血理论之以气为先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POSSUM系统在骨科中的应用进展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