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探究

2017-03-14 23:12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0期
关键词:癌灶浅表性电切术

杨 菲

(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江苏 海门 226100)

· 临床医学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探究

杨 菲

(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江苏 海门 226100)

目的:探讨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取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对其治疗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这50例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这5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的用时、术中的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的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后,这50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00%(41/50),其手术的用时为(44.96±11.75)min,其术中的出血量为(43.29±8.59)ml,其术后引流管留置的时间为(3.16±1.18)d,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00%(3例)。结论: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具有疗效好、手术的用时短、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少、在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时间短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等优点。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浅表性膀胱癌

浅表性膀胱癌是一种致死率高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调查资料显示,此病在我国45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075‰[1]。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主要探讨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择取的对象为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这50例患者的病情均经病理检查得到确诊。他们均不存在癌灶转移的情况,均未患有严重的心、肝功能障碍,且均了解本次研究的内容,并签署了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在这50例患者中,有男35例(70.00%),女15例(30.00%);其年龄为45~85岁,中位年龄为(55.8±4.30)岁。他们中有36例(72.00%)患者的癌灶为单发病灶,有14例(28.00%)患者的癌灶为多发病灶。

1.2 方法

使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这50例患者进行治疗。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使用的电切镜其型号为STORZ F25.6号,将其电凝功率设为60 W,将其气化功率设为180~200 W。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方法是:患者取平卧位或膀胱截石位,对其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膀胱进行冲洗。将金属探子探入患者的尿道,探查其尿道内的情况。向患者的尿道内注入适量的润滑剂,然后将电切镜置入其尿道。先用电切镜观察患者癌灶的位置、范围、形状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然后对其进行切除。在切除癌灶时,切除的深度应控制在浅肌层,切除的范围应超出癌灶边缘1.0 cm。患者的癌灶若存在蒂部,且蒂部的直径超过3.0 cm,可在切除其癌灶时先从癌灶的蒂部切起。在切除癌灶后,使用甘露醇溶液冲洗膀胱,然后对切除面进行检查,确保切除面上无癌组织残留。在手术结束后,给患者留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结束后,观察这5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的用时、术中的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的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疗效评定标准为[2]:1)完全缓解。经治疗,患者膀胱内的癌灶完全消失,且在手术后的30天内未出现病情复发的情况;2)明显缓解。经治疗,患者膀胱内的癌灶缩小50%以上;3)病情稳定。经治疗,患者膀胱内的癌灶缩小10%~50%;4)病情进展。经治疗,患者膀胱内的癌灶缩小不足10%。总有效率=(完全缓解例数+明显缓解)/总例数×100%。

2 结果

治疗结束后,这50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完全缓解者有21例(42.00%),为明显缓解者有20例(40.00%),为病情稳定者有6例(12.00%),为病情进展者有3例(6.00%),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00%(41/50)。手术结束后,这50例患者手术的用时为(44.96±11.75)min;其术中的出血量为(43.29±8.59)ml,其术后引流管留置的时间为(3.16±1.18)d。手术结束后,这50例患者中有1例(2.00%)患者发生了术后出血,有1例(2.00%)患者发生了膀胱出血,有1例(2.00%)患者发生了膀胱痉挛,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00%(3例)。

3 讨论

李焕雄[3]等的研究发现,浅表性膀胱癌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而且患者主要为中、老年男性。此病患者可出现血尿、尿潴留和小便淋漓不尽等症状。由于浅表性膀胱癌的恶性程度较高,病情进展较快,故此病患者一经确诊,就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癌灶发生转移。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一种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新方法。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具有以下优点:1)该手术是在电镜的观察下对癌灶进行切除,因此对癌灶切除得较为彻底,从而可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病情的复发率。2)该手术只会切除癌灶本身,不会严重破坏患者正常的尿道组织和膀胱组织,因此可有效地保留患者尿道和膀胱的功能。3)该手术的切口小,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少,发生术后出血、膀胱穿孔和膀胱痉挛等并发症的几率低[4]。不过,为了有效地提高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效果,临床医生在进行该手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术前一定要对患者的尿道和膀胱进行彻底的冲洗,以便增加手术时视野的清晰度。2)在切除癌灶的过程中,应遵循“先难后易”、“先小后大”的原则[5]。3)在对癌灶进行切除时,要尽量避免损伤正常的膀胱组织。4)在遇到癌灶范围不明确的情况时,应尽可能地扩大切除的范围。5)对于癌灶中存在乳头状瘤、且乳头状瘤未发生浸润的患者,应分次对其乳头状瘤进行切除;对于乳头状瘤已经发生浸润的患者,应一次性对其乳头状瘤进行切除[6]。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这50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00%(41/50),其手术的用时为(44.96±11.75)min,其术中的出血量为(43.29±8.59)ml,其术后引流管留置的时间为(3.16±1.18)d,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00%(3例)。这与郁华亮等[7]的研究结果相似。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具有疗效好、手术的用时短、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少、在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时间短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等优点。

[1] 王胜,李绍成.肌层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应用化疗联合根治性经尿道 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7):1331-1332.

[2] 尹三省.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浅表性膀 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6,22(18):143-144.

[3] 李焕雄,何利华,戴旭辉,等.膀胱部分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分析和安全性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3):3074-3075.

[4] 刘文政,谢群,蒋善福,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不同药物膀胱灌注化疗对5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疗效及生存预后的影响[J].上海医药,2016,37(23):32-35,38.

[5] 薛斌,何秉勋,康厚彬,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预后及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6):1027-1029.

[6] 周敬敏,毛全宗,荣石,等.经尿道1.9μm激光切除术与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6,43(9):594-597.

[7] 郁华亮,杨勇,朱晓应,等.经尿道2μm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T1G3膀胱癌的疗效比较[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5,36(3):251-254.

R737.14

B

2095-7629-(2017)20-0037-02

杨菲,男,1979年10月出生,江苏省海门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

猜你喜欢
癌灶浅表性电切术
MRI-DWI对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复发微小癌灶的诊断价值
探讨CT对乙肝肝硬化相关性小肝癌(SHCC)的诊断价值
乳腺癌多发性癌灶的相关因素分析与临床研究
超声评分法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
高危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部分电切术治疗体会(附43例报道)
蒙医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3例疗效观察
蒙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