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医患关系现状的分析及对策探讨

2017-03-15 06:03朱大伟
当代临床医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患方医患医务人员

朱大伟

(南通市如东县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400)



对当前医患关系现状的分析及对策探讨

朱大伟

(南通市如东县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400)

目的 对当前医患关系现状进行分析及对策探讨。方法 从医患关系的定义、现状、促进医患和谐的对策等方面入手,对医患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提出对策。结果 提出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结论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需要医患双方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

医患关系;和谐;对策

1 医患关系的定义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患者基于自身的疾病状况,为提高健康水平选择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履行职责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医患双方为达到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而形成的一重特殊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1]。

2 医患关系现状

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虽然国家做出了众多积极的努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医患关系仍然持续紧张、医疗纠纷逐年增加。

2.1 社会因素

2.1.1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目前还不够健全,部分群体自身承担医疗费用仍然过高。由于医院属于部分自负盈亏的单位,同样需要生存和发展,因此诸多较为先进的检查设备也随之配备,药物治疗方面也更加完善,但是同样伴随而来的就是高额的检查费、药品费。对于部分患者来说,虽然目前新农合制度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但是和城镇居民比起来,报销比例仍然偏低,所以当面临如此繁多的检查费、高昂的药费时,难免会出现心理上的抱怨,随时可能爆发出不满的情绪,成为医患纠纷的导火线。另外,我国的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和大医院,从而导致大医院患者多、医务人员压力大,患者到大医院就医在挂号、排队、看病、取药、住院等方面,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满意的问题;而医务人员由于负担重、压力大,有时情绪不冷静,容易造成医患关系紧张。

2.1.2 社会法律制度有待完善。我国在维护医患双方利益方面的法律还不够完善,使得一些医疗纠纷处理不当,尚没有一套完整的可以维护医护工作者的法律、法规。目前,患者属于相对弱势的群体,使得在出现辱骂、殴打,甚至是对医护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出现威胁等事件后,也仅仅是简单的赔礼道歉,或不了了之。

2.2 医方因素 (1)部分医院在行风建设方面存在违规违纪的现象,如“红包”、药品回扣等问题,医疗卫生机构在行医过程中通过过度检查、过度用药等方式变相创收。部分医护人员对待患者的态度有待改善,对患者的问题不够耐心,语言生硬,态度不好。另外,部分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亟待提高,漏诊、误诊、操作失误等都易引起医疗纠纷的发生。(2)医务人员因素导致医患纠纷还表现为①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不够扎实,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不强。不执行查对制度,给患者打错针、发错药。②不注重鉴别诊断和疗效评估,不及时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且缺乏沟通艺术和技巧。③ “告知义务”和“保护性医疗措施”掌握和把握不当。④ “心有余悸”,害怕造成纠纷的“心理障碍”导致推诿病人。⑤医院之间、科室之间、医务人员之间的矛盾或对同一病人的观点和解释口径不一致或相互贬低[2]。

2.3 患方因素

2.3.1 患者申诉和维权渠道不畅通。现在医患矛盾之所以激烈,还在于患方找不到快捷有效的解决途径。目前,一旦出现医疗纠纷,主要解决方法有3种。(1)双方协商解决,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私了。(2)方式是卫生行政部门调解,但是由于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机构的特殊关系,使人们对其公正性表示怀疑。(3)解决方式就是诉讼,患方觉得这种方式费时、费力、成本高,结果难预料。因此,患方容易采取过激行为,使医患矛盾进一步升级,通过“医闹”迫使医院作出让步,息事宁人[3]。

2.3.2 部分患者医学知识缺乏。患者将就医行为简单理解为商品买卖行为,无视医疗工作是高技术、高风险和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一项工作。有些患者对医疗期望值过高,认为是花钱看病就应该治愈,根本不听医生关于病情变化、发展的解释,产生不满情绪,在医院闹事[4]。

3 促进医患和谐的对策

3.1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多元化投资机制 首先要加强政府的财政投入,尤其是政府财政要重点放在医院管理、医疗保障、医疗服务等人民群众急需改善的方面。对于重点领域、高风险、治愈性低的疾病进行重点保障,减少医生、患者及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同时要重点保障医护人员的合理性收入及工资水平,建立多方面的筹资渠道,实现社会与政府的合作共赢[5]。

3.2 完善立法,依法处理医疗纠纷 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医疗纠纷发生后,患者及其亲属难以接受已经发生的现实,情绪会比较激动,会出现过激的言语,更有甚者会出现过激行为,此时应该有一套完整的法律程序来引导医患双方解决有争议的问题,法律是不偏袒任何一方的,它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3.3 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 良好的工作作风,耐心、细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可以很有效地防范医患纠纷的发生,多一份关心、多一句体贴的话语,少一些冷、硬、顶、气等态度,会使整个诊疗过程顺利进行。此外,医院应进一步规范医疗执业行为,杜绝诸如红包、回扣等不正之风,提高服务质量,切实加强医院管理,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组织,落实各项医疗工作制度和医疗安全措施,严防医疗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3.4 构建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还需要患方的理解和主动参与 作为患者应当有科学的就医心态。医学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达到尽善尽美,患者应当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的疾病。面对复杂多变的疾病,医务人员尽管做出最大的努力,可能依然回天无术,患者应当了解医疗工作的高风险性和不可预知性,增强对医务人员和对医疗工作的信任、理解、包容,与医生并肩战斗,共同战胜疾病。

医患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在现阶段状况不容乐观,医院应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研究解决医患矛盾问题的措施、方法、路径,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确保医疗质量;患方也应该信任医务人员,遇到问题尽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参与,为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和谐医患关系而努力。

[1] 张祚海,秦玉明.对当前医患关系的几点思考[J].卫生软科学,2011年25卷06期:399-401.

[2]马媛.新时期医患关系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首都医药,2012年10期:10-11.

[3]Fortunato Cristobal ,Paul Worley. Transforming health professionalsed'ucation[J]. Lancet,2011(377):21-24.

[4]李乐乐,张丹.新医改背景下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5年28卷06期:11-13.

[5]张一奇.上海市综合性医院医务社会工作模式的建立与评价—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为例[J].现代医院管理,2010(2):9-11.

10.3969/j.issn.2095-9559.2017.03.097

2095—9559(2017)03—3175—02

2016-05-09

猜你喜欢
患方医患医务人员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黑龙江医疗纠纷索赔超过一万元不得“私了”
患方私自录音录像能作为证据吗?
医疗纠纷不同阶段患方主要心理特征及应对策略
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
患方私自录音录像能作为证据吗?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